胜利路—民德路—新洲路(江西之旅第廿四篇)

标签:
南昌市胜利路步行街主要拍民德路民德桥与新洲路图书馆博物馆旅游 |
分类: 旅迹苔痕 |
原来的题目拟为《南昌民德路及其它》,因为我的“街拍”绝对地是以民德路为主的,当时拍摄的时候就拟定了这个题目,直到刚才要发稿,才改为现在的题目《步行街—民德路—新洲路》,只有这样才反映了我的行进路线,也不至于将前边的几幅图片放于“附图”里。
我在山东昌乐擅长的就是“扫街片”(大街小巷无主题的随拍),即使在外旅行也没有丢下这个嗜好(可以称为“嗜好”了)。
参观完(大略看一看拍一拍)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之后,我与老伴返回宾馆,寻找公交车不容易,实际上也乐意徒步而行,凡是逛大街,老伴比参观景点的情绪要高许多,慢慢逛荡着,料想也累不着身体欠佳的老伴。
先拍了南昌胜利路步行街,沿街北行,又看到了“胜利路地下商场街”,这本是一条南北向的大街,只不过前者在地上后者在地下,我们没有下去看地下商场,而是在地面缓缓而行,可能“地下”争夺了顾客,地面几乎看不到人影,显得非常冷清。
不大会儿,又到了那条已经熟悉的街道——“民德路”。直到这时,我心里怦然一动,在南昌就选这条街道比较认真地细心地拍一拍吧。但有一个问题:民德路比较长(之后在网上搜索获知),我充其量也就拍了一半甚至一小半,即“民德西路”。
凡是我能瞥到的与民德路相交的街巷,我是绝对不能放过的,重点有“子固路”、下凤凰坡巷、榕门路、石场街、抚河北路、民德桥。
过桥后,又折往南行,拍图书馆;迅即返回,拍博物馆。
原来这条南北走向的路叫“新洲路”。叫“新洲路”好啊,昔日这儿可能是河床,逐年累月沉积为“小洲”了。这个“新洲”具体位置在抚河(赣江支流)与赣江之间,是一处十分舒适的风景区。但据我观察,几处楼馆规模偏大,与这个小景区不怎么相称。这么瘦小的腰肢头上顶了三个大帽子,不失调吗?
行进中拍的图片不能逐一介绍,请看我打的图片注脚吧。
但有一个问题:民德路比较长(之后在网上搜索获知),我充其量也就拍了一半甚至一小半,即“民德西路”。
另,画面里的滕王阁很可能是某个朝代的旧址。我未曾过去,不敢肯定。
就选这一幅作“压题图片”了。
原来这条南北走向的路叫“新洲路”。叫“新洲路”好啊,昔日这儿可能是河床,逐年累月沉积为“小洲”了。这个“新洲”具体位置在抚河(赣江支流)与赣江之间,是一处十分舒适的风景区。但据我观察,几处楼馆规模偏大,与这个小景区不怎么相称。这么瘦小的腰肢头上顶了三个大帽子,不失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