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交流)侃一侃“书香”与“书香门第”
标签:
什么是书香芸香草什么叫书香门第明代王守仁文化 |
分类: 文辛随笔 |
“书香”是中华传统文化特有的一个典雅的词汇。何谓“书香”呢?
古人为防止书蛀虫(也称“衣鱼”)咬坏书籍,遂于书中放置“芸香草”,因为它有一股幽幽的清香,“书香”之名由此而得。
芸香草也叫芸草,根部木质,故也称“芸香树”,为多年生草本植物,产于我国西部诸省。著名的宁波天一阁藏书楼历来享有无蛀书的美誉,皆因该藏书楼每书都夹有芸香草之故。2017年5月1日上午,本人专访了宁波天一阁,获取了第一手资料。对于芸香草有了直接的认识。
“书香”之典因出于芸草之香,又与书籍结了缘,所以被人们广泛地引申,凡与图书典籍有关的物事,都冠以芸草之名。譬如“芸帙”、“芸编”都喻指书卷。“芸签”原为书签,后也指图书。“芸香吏”则指“校书郎”。书斋也常被指为“芸窗”。而“芸署”、“芸阁”、“芸省”、“兰台”均指宫廷中的藏书处。其中“芸阁”和“芸省”也指秘书省,即掌管图书的官署。
由“书香”发展而来的“书香门第”比较复杂。
书香门第是一个成语,(删除一句)旧时指出自读书人家庭,泛指好的家庭背景。本人认为:至少得有三代以上文字的熏陶濡染,才能配得起的。
在古代,什么人可以称得上“出身书香门第”?没有把握的我绝对不能说,就说一个百分之百的吧。说谁呢?就说王守仁吧。
(删除了好几个大段)
当然了,古代的“书香门第”不能完全取决于科考制度,更不能取决于官职大小。一般来说,先前的三代人都拥有大量书籍,知书达理,在当地有一定影响,就算是“出身书香门第”了。
(这儿删除一段,不是复制的,是我自己一个字一个字敲的)
现代社会,有许多自称“书香门第”的人,其实是根本不够格的。记得1995年秋天,我的小儿子结婚典礼上,司仪(主持人)萧寿杰的主持稿里出现了“出身书香门第”一语,我一愣,当时真后悔没有预先看看他写的“主持人讲话稿”。
若说我营陵黄村刘氏家族呢,的确是昌乐县境内一个名门望族,可到了现代,这个书香门第就很少有人称得起了。因为老祖宗离得太远了,怎么贴也贴不上了。
按我家的情况,我祖父是一个“有齿德者”,这是不容置疑的,我父亲和叔父也有文化,我叔父还在建国初教过夜校,到我这一辈,的确是教书一辈子,可在我小儿子婚礼上,“书香门第”显然是不够格的。
可以这么说吧,我退休前,是昌乐二中高级教师。我的大儿子和大儿媳妇的工作也与文字有关,我的孙子现在滨州行知中学任高中教师,到了我重孙这一辈结婚的时候就勉强可以说是“出身书香门第”了。我孙子刘梦溪1994年3月生,眼看就24周岁了,看到重孙问题不大,可看到重孙结婚那就绝对不可能了,“出身书香门第”这句“结婚典礼”上的话,我是听不到了。
书香门第,旧时指出自读书人家庭,泛指好的家庭背景,在电视剧中往往很多古人自称书香门第,那么怎样的家世才能称得上书香门第呢?
书
香
指的是家里有祠堂家庙,家谱。家谱:又称族谱、宗谱等。是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家族的世系繁衍及重要人物事迹的书。皇帝的家谱称玉牒,如新朝玉牒、皇宋玉牒。它以记载父系家族世系、人物为中心,由正史中的帝王本纪及王侯列传、年表等演变而来。家谱是一种特殊的文献,就其内容而言,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中具有平民特色的文献,记载的是同宗共祖血缘集团世系人物和事迹等方面情况的历史图籍。所以,你家的族谱要详细,祖上的读书人有哪些,出过什么文人墨客都有记录。
门
第
指的是家里每100年,就出一个对社会有重大责任的人。你们家族族谱记载多少年了?每一百年内出了什么名流人物?这种人一般才华横溢,要么就德高望重,或者位居高位。这样的家族可以称得上是书香门第。
附三:【部分相关博文链接】
寻找“天一阁”(皖浙沪旅游144) (2017-09-30 08:42:20)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94bc60102xb92.html
今年“五·一节”圆梦“天一阁”(2017-10-07 20:55:04)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94bc60102xbhd.html
今年“五·一节”圆梦“天一阁”(2017-10-08 15:25:53)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94bc60102xbhx.html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