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刘福新
刘福新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001,278
  • 关注人气:59,07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陪老伴领社会保障卡的故事(2017·12·05)

(2017-12-08 19:19:07)
标签:

社会保障卡

老伴写不上字

步行街刻手戳

余江昌王星营

图片

分类: 流年碎影
陪老伴领社会保障卡的故事(2017·12·05)


         陪老伴领社会保障卡的故事(2017·12·05)

                               刘福新

时间:2017年12月5日上午
地点:昌乐县城利民街。之后又到步行街。昌乐县摄影协会。
人物:昌乐县工商银行女工作人员、余江昌、王星营
故事大概:陪同老伴到利民街工商银行领社会保障卡,在二楼领取后,在一楼“激活”。可老伴怎么也写不上她的名字,我在旁边拿着她的手,也无济于事。占着一台电脑,人越来越多。银行工作人员建议刻个手戳,就不用在电脑荧屏写字了。可步行街那家刻手戳的店里无人,按着提供的手机号打过去,回话“在医院里给小孩打针。”老伴说:“咱朝北走走吧,看看有没有刻手戳的?”我知道北边没有,但也同意。走一走拍一拍有何不可?我一年里总是来步行街拍几次片子,今年拍得太少了。到了步行街北边的小广场,看了看2014年我在这儿编撰《姜太公与营丘》的地方,锁还是那把锁,钥匙早让我丢了,所以也就没有上交。这个编辑部正对着“昌乐县摄影协会”(不是“昌乐县摄影家协会”),好久没过来了,想念老朋友高茂生和余江昌了。高茂生老弟不在办公室,只有余江昌老弟在。恰好《宝石城文艺》的执行主编王星营也在这儿。余江昌、王星营两位老弟可是昌乐县赫赫有名的才子,一见面必有收获,这不,脑子一转,给我设计了不少“奇招”,让我一鼓作气拍了不少有趣的片片。要问是什么有趣的片子,请看图片。


陪老伴领社会保障卡的故事(2017·12·05)            1、我与老伴就在我住的楼下对面坐车。是昌乐公交6路车。
拍于2017年12月05日09点42分。



陪老伴领社会保障卡的故事(2017·12·05)             2、我记得昌乐工商银行实在“县府”下车,其实“过杠”了,在“步行街”下车离得工商银行最近。见上图。



陪老伴领社会保障卡的故事(2017·12·05)           3、下车后,往回走。边走边拍。这是昌乐县委县府办公大楼。


陪老伴领社会保障卡的故事(2017·12·05)                    4、高楼东侧有一座二层楼。


陪老伴领社会保障卡的故事(2017·12·05)                  5、二层楼东边的一座四层楼房。


陪老伴领社会保障卡的故事(2017·12·05)                  6、我站在故城街朝西拍。



陪老伴领社会保障卡的故事(2017·12·05)                  7、故城街东侧的新建大楼。



陪老伴领社会保障卡的故事(2017·12·05)                   8


陪老伴领社会保障卡的故事(2017·12·05)             9、故城街的南半部分。



陪老伴领社会保障卡的故事(2017·12·05)                   10


陪老伴领社会保障卡的故事(2017·12·05)             11、原来故城街北半部分路东的楼房区叫“荣和·泉印名门”。里边的楼房是原司法局宿舍楼,还有原广播电视局的办公楼等等。再往前,就是昌乐县政府的办公区了。


陪老伴领社会保障卡的故事(2017·12·05)                 12、这里有一个休闲小广场。
清朝时期,这儿是“知县大堂”,民国时期,这里是县政府,两个政权交替之后,这儿是县政府大门,后来成为武装部,再后来是“节庆办”办公的地方。


陪老伴领社会保障卡的故事(2017·12·05)                13、原先的“昌乐知县大堂”,如今新建起一座高楼。



陪老伴领社会保障卡的故事(2017·12·05)        14、原来的昌乐县税务局,如今是“昌乐县委员会宝都街道工作委员会”。



陪老伴领社会保障卡的故事(2017·12·05)           15、进里边拍照。以前曾在这儿参加“编辑会议”,我也拍过。



陪老伴领社会保障卡的故事(2017·12·05)                16、这条很窄的南北街以前叫“府前”,它位于“宝都街道党工委”以东,工商银行以西。别看现在很不起眼,可在以前这儿十分显赫。城里的老人都叫“府前”,那当然显赫了。这块现在看着不大的地方正冲着“闫家巷子”,因为现在没有名,也被叫成闫家巷子了。


陪老伴领社会保障卡的故事(2017·12·05)                   17、利民街路北的新建楼房。



陪老伴领社会保障卡的故事(2017·12·05)                    18


陪老伴领社会保障卡的故事(2017·12·05)              19、到了目的地了——中国工商银行。老伴到这儿领“社会保障卡”。



陪老伴领社会保障卡的故事(2017·12·05)             20、手续非常简单,拿出身份证就可以。
我与这位工作人员说:“拍一幅照片可以吗?”这位女士答应了。“北边是窗子”,是“逆光拍照”。
可能许多外省网友感到很奇怪,“你为什么能到处拍照呢?”我2010年开始任过“市民记者”,虽然后来不干了,可大家还是认可我。



陪老伴领社会保障卡的故事(2017·12·05)

陪老伴领社会保障卡的故事(2017·12·05)            21、在二楼领取后,在一楼“激活”。可老伴怎么也写不上她的名字,我在旁边拿着她的手,也无济于事。占着一台电脑,人越来越多。银行工作人员建议刻个手戳,就不用在电脑荧屏写字了。可步行街那家刻手戳的店里无人,按着提供的手机号打过去,回话“在医院里给小孩打针。”
诸位可能要说了,为什么写不上字?她的名字不也是三个字吗?可她没有上过学,在纸上划拉划拉还可以,不受时间限制,电脑荧屏是受时间限制的。


陪老伴领社会保障卡的故事(2017·12·05)           22、拍利民街北边的步行街。



陪老伴领社会保障卡的故事(2017·12·05)                    23、拍利民街南边的步行街。



陪老伴领社会保障卡的故事(2017·12·05)            24、老伴说:“朝北走走看看有没有刻手戳的?”我知道北边没有,但也同意。走一走拍一拍有何不可?我一年里总是来步行街拍几次片子,今年拍得太少了。


陪老伴领社会保障卡的故事(2017·12·05)                25、步行街的秩序比以前好多了。当然也包括卫生。



陪老伴领社会保障卡的故事(2017·12·05)                     26


陪老伴领社会保障卡的故事(2017·12·05)                     27


陪老伴领社会保障卡的故事(2017·12·05)                     28



陪老伴领社会保障卡的故事(2017·12·05)                      29



陪老伴领社会保障卡的故事(2017·12·05)                    30



陪老伴领社会保障卡的故事(2017·12·05)        31、到了步行街北边的小广场,看了看2014年我在这儿编撰《姜太公与营丘》的地方,锁还是那把锁,钥匙早让我丢了,所以也就没有上交(没法子上交)。


陪老伴领社会保障卡的故事(2017·12·05)                         32


陪老伴领社会保障卡的故事(2017·12·05)              33、这个编辑部正对着“昌乐县摄影协会”(不是“昌乐县摄影家协会”),好久没过来了,想念老朋友高茂生(画家)和余江昌(摄影家、镌刻家)了。



陪老伴领社会保障卡的故事(2017·12·05)           34、恰好《宝石城文艺》的执行主编王星营也在。余江昌和王星营这两位老弟可是昌乐县赫赫有名的才子,给我设计了不少“奇招”,让我一鼓作气拍了不少有趣的片片。要问是什么有趣的片子,请看图片。



陪老伴领社会保障卡的故事(2017·12·05)                  35、我的恩师曹一民先生“书法作品”。



陪老伴领社会保障卡的故事(2017·12·05)                 36、王星营主编给我设计的样品。


陪老伴领社会保障卡的故事(2017·12·05)                     37


陪老伴领社会保障卡的故事(2017·12·05)                       38、拍出来看着平常,细细地看,却有雅意。


陪老伴领社会保障卡的故事(2017·12·05)                   39


陪老伴领社会保障卡的故事(2017·12·05)                  40、这个设计怎么样?



陪老伴领社会保障卡的故事(2017·12·05)                      41


陪老伴领社会保障卡的故事(2017·12·05)                     42


陪老伴领社会保障卡的故事(2017·12·05)                     43


陪老伴领社会保障卡的故事(2017·12·05)            44、余江昌秘书长(多个艺术文化组织的秘书长)拿出了他的宝贝——蟋蟀(俗称“蛐蛐儿”),让我拍照。



陪老伴领社会保障卡的故事(2017·12·05)                   45


陪老伴领社会保障卡的故事(2017·12·05)                     46


陪老伴领社会保障卡的故事(2017·12·05)                47、拍摄期间有一错误操作——改换的功能项(用“微距”),结果,不仅耽误了时间,还没有拍好。



陪老伴领社会保障卡的故事(2017·12·05)            48、将“微距”在换成“风光”就行了,可那一会儿,大脑成了真空,就是不知道缓过来。换过来以后,镜头不好使了。



陪老伴领社会保障卡的故事(2017·12·05)                   49


陪老伴领社会保障卡的故事(2017·12·05)            50、我刚进门的时候,余江昌老弟正在用剪子修剪这盆草。艺术人培植的草也不一般。



陪老伴领社会保障卡的故事(2017·12·05)             51、画家高茂生不在,但我每一次过去,都要拍他的画作。



陪老伴领社会保障卡的故事(2017·12·05)                      52


陪老伴领社会保障卡的故事(2017·12·05)                 53、大门和窗户也布置得韵味十足。



陪老伴领社会保障卡的故事(2017·12·05)                     54、就用这幅作“压题图片”了。


【编后】
      昨夜打字匆忙,错别字甚多,今天上午已纠正。(2017·12·09,15:5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