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拍下了黎家村清工部尚书阎循琦老宅遗存

(2017-09-27 14:14:48)
标签:

营丘镇黎家村采风图片

村支部书记阎庚智介绍

清朝工部尚书阎循琦

唯一的老宅遗存

图片

分类: 昌乐村影

我拍下了黎家村清工部尚书阎循琦老宅遗存



    我拍下了黎家村清工部尚书阎循琦老宅遗存


                  刘福新


张振海先生八十寿辰暨故事汇首发式和午餐之后,按照我的既定计划,要到黎家村访问。本人访问黎家村,不仅张振海先生是黎家村人,更重要的是这个黎家村是清朝昌乐官宦名族阎氏的栖息地。

我与阎氏家族早就建立了不解之缘。

譬如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具体是1971年春天)认识的阎其昌。

阎其昌那时候在南郝公社任武装部副部长,我们相识于“军训”活动的方山庙中,一篇碑文让我流利读出,彼此便有了惺惺相惜之意。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具体是1982年),我刚进昌乐五中,阎其昌又陪同当时的县志办公室主任赵启云找我谈话,大意是调我去县志办公室,当即被校长耿建巨阻止了。耿建巨校长很生气地对他们说:“我刚调了个历史教师来,还安排了文科毕业班班主任,你们就别来干扰了?”

1982年调进五中,也是很滑稽的,记得那一天,教育局负责高中教学的副局长吕兆德与我谈话,说调我到昌乐一中任地理课,我不服从这一调动,我的唯一理由是,我已经答应昌乐三中校长张有义了。把吕兆德副局长气得了不得,朝我大声吼:“你刘福新的工作调动是教育局党组的意见,不是我老吕说了算,更不是张有义说了算!”但我就是不答应。过了12点了,吕兆德副局长把我晒起来了,不大会儿,听到办公室外边有动静。再一会儿,吕兆德副局长进了办公室,对我说:“你这个刘福新还真是个刺儿头,你不去一中就不去吧,昌乐五中缺个历史教师,反正你的地理和历史都能教,你去五中吧,你的自行车让刘明勋书记和耿建巨校长推走了,今晌午我也不管你饭了,五中与教育局就一墙之隔,刘书记和耿校长今中午伺候你。”当时,我也不知道是什么滋味,因为我这人太厚道太守信也太执拗,觉得暑假里被邀请到了三中(昌乐十三中老同事徐丰南牵线),酒宴上已经答应了三中校长张有义,岂能再到别学校?就在这样的背景下,我进了昌乐五中,耿建巨校长能放我走吗?

去昌乐县县志办公室没去成,但我对阎其昌的大力推荐是感恩的。我们一直保持着联系,前不几年,阎其昌老兄要撰一部《阎氏家族家谱》类的书,找到了我,在我家的小书房一干就到半夜,我们二人精力都特旺盛,都是属夜猫子的。当时的封面都设计好了,其中有“刘福新 句读”,也就是说,由我在古文中添加了标点。因为从小挚爱古文,在昌乐一中当了三年语文课代表,在益都师范(文革)专案组任过组长(一直到毕业分配),毕业后在故乡南郝的小学、联中、高中得到不少磨炼,几乎所有中小学教师集会,都是我自己撰稿自己播音(播音室)。这些经历,我在古文句读中还是轻车熟路的。可不知这件事儿为何突然中断了?

对于现代阎氏家族的人,我的确接触不少。

阎敬禹,一位很有学问的人。我与他都是《宝石城文艺》的顾问,他分管封面与插图,我分管筛选稿件与修改。《宝石城文艺》是昌乐县最早的也是最重要的刊物。我与这位老兄的接触很多,特别是2014年编撰《姜太公与营丘》,每逢编辑部开会、协调进度、工作餐,我都会给他打手机。在编纂《姜太公与营丘》期间,我去过他家好几次,每次都拍摄几幅图片。

阎红伟,一位阎氏家族的后起之秀,我与其接触是在编辑《昌乐蓝宝石》期间,在昌乐开发区一家酒店相遇(不是一个酒宴),酒宴后应邀到他的开发区税务局办公室喝茶,他那是担任昌乐县开发区税务局局长,那次会晤,我惊喜地看到了他从潍坊市“淘宝”的《刘氏支谱》。后来一直电话来往,有了酒局彼此都打声招呼。

阎继国,我的新浪博客好友,他的网名叫“昌乐阎”。

阎继国是我任教的昌乐二中“首届高中生”(1989年入校。1989年“改制”后的第一届高一学生)。因为有了网络密切接触,彼此更加深入地了解了。

十分感谢这位阎氏家族的学生,在互联网(新浪博客形式)发了一篇《昌乐名人刘福新》,让我的名字在网络点击率骤增。

2017924又认识了黎家村支部书记阎庚智。在张振海先生八十寿辰暨故事汇首发式上,我荣幸地认识了黎家村支部书记阎庚智,并倾听了阎庚智同志(因为我也是老党员,此处称呼一声“同志”)代表黎家村支部、村委的发言,让我心内一震,这样高水平的发言出于阎氏家族,那是非常必然的。

很幸运,去黎家村时,我进了黎家村支部书记阎庚智的车。

更幸运的是,黎家村支部书记阎庚智向我介绍了清工部尚书阎循琦老宅遗存,也就是仅存的一段砖墙。我毅然决然地将此篇博文的题目定为我拍下了黎家村清工部尚书阎循琦老宅遗存》。

下边简介清工部尚书阎循琦:

阎循琦(17111776),字景韩,号玮庭,清乾隆时期大臣,昌乐县河头乡黎家村人。出身官宦世家,自幼随父宦居各地,读书能见其大,为文亮拔至深。1738(乾隆三年)举人,1742(乾隆七年)进士。任翰林院庶吉士,3年后授工部营缮清吏司主事,迁京畿道监察御史,后历任吏部掌印给事中兼吏部文选司掌印郎中、内阁侍学士、刑部右侍郎;工部尚书等职。任间勤于国事,敢于谏疏,务实恤民,有政绩。曾改造京西门头沟煤窑,倡开渠凿洞排水,淤去煤畅,官不费而民不扰。督修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筹划详明,皇帝称其“才可用”。上奏救灾银封实施办法,切中时弊,深得皇帝赞赏。诰授资政大夫。1775(乾隆四十年),于京城病殁,赠太子太保,谥“恭定公”。

 必须补充的有二:第一,9月24日赴会,是我居住的上海花园小区南大门东侧的“立信测绘仪器”朋友赵世栋拉我去拉我回的。第二,回返的路上,途经河头,我请“立信测绘仪器”的朋友赵世栋停车,拜访了我的一位非常要好的年轻朋友刘锡周。一个人一辈子究竟有多少特别知心的朋友?反正不多,而刘锡周就是我大半辈子遇到的一个。


                          (一)黎家村采风图片


我拍下了黎家村清工部尚书阎循琦老宅遗存           1、在张振海先生八十寿辰暨故事汇首发式上,我荣幸地认识了黎家村支部书记阎庚智,并倾听了阎庚智同志(因为我也是老党员,此处称呼一声“同志”)代表黎家村支部、村委的发言,让我心内一震,这样高水平的发言出于阎氏家族,那是非常必然的。

很幸运,到黎家村时,我进了黎家村支部书记阎庚智的车。



我拍下了黎家村清工部尚书阎循琦老宅遗存       2、看到这条东西街道有玉米有人,下车后举起相机就拍,听得一声吆喝:“不准拍!”当然了,这个人的话还要不客气。可惜车里的两人都说“没听到”。我想,你这村支书下了车,那人当然就不敢如此放肆了。
     我的博客素来不隐瞒,更不撒谎,这个“采风花絮”必须写出来。
     既然“写实”是我博客的风格,因此,我也希望村支书阎庚智不要追究。



我拍下了黎家村清工部尚书阎循琦老宅遗存                    3、有一个词汇闪进了我的大脑:“金秋”!



我拍下了黎家村清工部尚书阎循琦老宅遗存                      4


我拍下了黎家村清工部尚书阎循琦老宅遗存        5、我拍到了一只鸟,就在枝头,与叶子融为一体,试一试朋友们的眼力。



我拍下了黎家村清工部尚书阎循琦老宅遗存                        6


我拍下了黎家村清工部尚书阎循琦老宅遗存              7、过不了多少年,这个门牌就成为一个历史古迹了。从“河头乡”到营丘镇,经历了多少行政归属?



我拍下了黎家村清工部尚书阎循琦老宅遗存                     8、拍过往车辆和行人。



我拍下了黎家村清工部尚书阎循琦老宅遗存                       9


我拍下了黎家村清工部尚书阎循琦老宅遗存                        10


我拍下了黎家村清工部尚书阎循琦老宅遗存          11、黎家村支部书记阎庚智向我介绍了清工部尚书阎循琦老宅遗存,也就是仅存的一段砖墙。我毅然决然地将此篇博文的题目定为我拍下了黎家村清工部尚书阎循琦老宅遗存》。



我拍下了黎家村清工部尚书阎循琦老宅遗存                       12


我拍下了黎家村清工部尚书阎循琦老宅遗存                     13、我建议在这儿拍几幅合影。



我拍下了黎家村清工部尚书阎循琦老宅遗存               14、左三是黎家村支部书记阎庚智,左四是张振海先生,右一是赵世栋,拉我参加此次活动的年轻朋友。



我拍下了黎家村清工部尚书阎循琦老宅遗存                15、在清朝工部尚书阎循琦老宅遗存西侧合影。



我拍下了黎家村清工部尚书阎循琦老宅遗存                 16、这一幅选做“压题图片”了。



我拍下了黎家村清工部尚书阎循琦老宅遗存            17、我提议:“这一次,黎家村支部书记阎庚智站在中间”。当时,我没有说原因,现在可以说了:第一,这个遗存是阎庚智告诉我的;第二,这个遗存是“阎氏家族”的,不是其他姓氏的。



我拍下了黎家村清工部尚书阎循琦老宅遗存                        18


我拍下了黎家村清工部尚书阎循琦老宅遗存                        19



                    (二)到黎家村前的两幅图片


我拍下了黎家村清工部尚书阎循琦老宅遗存                             1


我拍下了黎家村清工部尚书阎循琦老宅遗存                           2


                (三)离开黎家村返城途中,会晤挚友刘锡周

                          
我拍下了黎家村清工部尚书阎循琦老宅遗存                  1、回返途中,拍于14点45分。



我拍下了黎家村清工部尚书阎循琦老宅遗存                     2、一路上,我时刻注意着刘锡周的“鑫星婚庆店”。



我拍下了黎家村清工部尚书阎循琦老宅遗存          3、我请“立信测绘仪器”的朋友赵世栋停车,拜访了我的一位非常要好的年轻朋友刘锡周。一个人一辈子究竟有多少特别知心的朋友?反正不多,而刘锡周就是我大半辈子遇到的一个。
   这幅照片是我让他坐下拍的。


我拍下了黎家村清工部尚书阎循琦老宅遗存                          4


我拍下了黎家村清工部尚书阎循琦老宅遗存                        5、左起:赵世栋、刘锡周



我拍下了黎家村清工部尚书阎循琦老宅遗存                         6


我拍下了黎家村清工部尚书阎循琦老宅遗存             7、刘锡周这位老弟是一位热心公益事业的人。


我拍下了黎家村清工部尚书阎循琦老宅遗存                         8


我拍下了黎家村清工部尚书阎循琦老宅遗存                      9、途中拍到的景儿。



我拍下了黎家村清工部尚书阎循琦老宅遗存                       10


 【部分相关博文网址链接】

说明:用360浏览器是绝对不能复制粘贴的,这得用“搜狗浏览器”,我现在没办法,荧屏桌面上有三个浏览器,360是“设定的主页”,没有360不行,还有一个“QQ浏览器”,虽然我不用,但也挂着,一旦卸载,QQ就不能上了。第三个是“搜狗浏览器”,这个网速最快,也是唯一的能够顺利复制粘贴的浏览器(没有底符色),用“复制为纯文本”,但360一直阻挡不让下载,只得临时用一用。

 

(图片日记)编辑部故事日记选登   (2010-07-20 16:39:42)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94bc60100kddk.html

(闫红伟)

 

拍阎家巷子顺访阎敬禹先生府上   (2014-06-11 17:57:42)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94bc60102en5d.html

 

阎敬禹先生宅院里的柿子树(20141113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94bc60102vfgz.html

 

山东昌乐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书画摄影展   (2016-11-09 18:53:47)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94bc60102wvuv.html

 

乙未(2015)春天的昌乐昌明花园小区匆拍   (2015-04-02 13:18:55)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94bc60102vqhi.html

(图片《姜太公与营丘》编辑部(昌乐部分)最后一次工作餐。)

 

《宝石城文艺》2010年第1期掠影   (2010-05-15 11:41:16)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94bc60100iowx.html

(本人是刊物顾问,阎敬禹是刊物编辑委员会委员)

 

 郎潜纪闻四笔·卷二·阎循琦与工部相始终 (2011-06-25 12:24:43)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f1c0590100tyu7.html

 

 阎氏列传(一)进士举人传 (2011-03-30 14:19:43)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f1c0590100q4op.html

(昌乐阎——工作在德州的新浪博客好友闫继国)

 

行走阎家巷   (2017-04-03 16:00:13)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f1c0590102wr3v.html

(昌乐阎——工作在德州的新浪博客好友闫继国)

 

阎氏“家族文化”(板块)

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425129561_2_1.html

 

清代著名诗人阎循观与潍县麓台书院 (2011-05-13 16:17:42)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f1c0590100rjt1.html

(闫继国转载,原作者闫红伟)

 

近年来文友赠书备忘录(下)   (2016-08-10 08:58:52)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94bc60102wrav.html

 

婶婶刘翠萍·帅哥公安员·老兄张振海   (2017-09-20 19:59:28)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94bc60102xaxz.html

 

 2017921纪事·924遇到一个直呼我名的(2017-09-24 22:08:01)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94bc60102xb29.html

 

营丘镇黎家村的特殊对联(营丘行之十五) (2014-06-07 12:11:52)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94bc60102en13.html

 

东吉阿访阎其昌、赵锡栋小记(2014-07-04 23:14:09)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94bc60102uwdn.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