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乐县朱刘街道王金家庄采风小记
刘福新
2017年9月13日下午,在好心司机师傅姜维涛的帮助下,我到达了真正的“王金庄”。因急于给欧普照明的朋友发博,这篇博文推后了。很不愿意延迟发布,更不愿意将两篇联系紧密的博文断开,可也没办法。
昌乐县朱刘街道王金家庄,曾用名王金家。行政原属朱刘镇,今归朱刘街道,管理机构只不过换了个名而已。清顺治年间,王姓由东山王迁此立村,以立村人名字作村名,是为“王金家”。1958年,改称王金庄。
再说一说101路公交车那个“王金家庄”停车点,那是极端不负责任的!应追究单位领导和直接当事人的责任!即使这儿有个“小王家庄”,不过附属于其它村庄而已。《昌乐县志》上找不到。
读我的新浪好友卜祥山博文,录下三个自然段:
王金村我去过多次,虽说我老家是寿光,王金村是昌乐,但村子位于两县交界处,离我老家也就七八里路,当然亲戚、朋友也不分寿光、昌乐,本来,寿光,昌乐就是一家人嘛!
这次去王金村采风,是我儿子要求去的,他看了我去年拍的照片,特别是对王金村的小楼很感兴趣,于是他开车拉着我,来了一次雨中的王金之行。
拍摄小楼期间,遇到了小楼女主人,非常不友好。想给她拍张照片,不让!想去她家看看小楼的内部结构,不让!拍小楼的照片,要我给她钱。直到我跟她说,我是省文物局的文物普查员【忽悠她】她才作罢。采风多年,我是第一次遇到这种油盐不进的人。
很明显了吧?这就是离着“老潍县”近的昌乐朱刘人。别地方的昌乐人根本不可能这么刻薄吝啬。
(这儿删掉两段)
每逢写到这个街道,不可避免地要说几句,但都是实事求是,从未夸大过——千方百计地隐瞒还瞒不住,我又何必夸大?
不过,本人此次采风,遇到的还算友好,可能看到我是“谢顶”老头,满脸流汗怪可怜的吧?
1、电子地图翻拍。好心司机师傅姜维涛拉我到了真正的王金庄路线图。309国道也叫“荣兰线”,昌乐县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戏称“王濰路”。“王濰路”在那个年代是个“特殊贬义词”,恕我不能具体地叙述了。
2、“王金全羊馆”。拍于2017年09月13日15点33分。
3、秋天的景象。
4、这儿有个“金鑫达物流”
5、我站在大门口拍,没进去。
6、过去了一辆拉玉米的三轮车。
7、老村村南口的柿子树。
8、往北拍。拍南北大街(主街道)。
9、往东拍。
10
11、中老年村民。
12、虽有喇叭,但不是村委所在地段。
13、这条东西街道很宽,但已经废了,大街长草了。
14
15
16、也算得上一口老屋吧?这样的建筑模式起码是民国时期的。
17、这儿有个用黑网线网起来的小超市。
18、很短的东西胡同。
19
20、朝南拍这条南北街。属于回拍。
21、这是南北街的北端。这儿岔出了一条东西街道。

22、看到东边的楼了。
23、拍王金庄东北面的土路和宅院。
24、紫色的扁豆花真艳丽!
25、同23.
26、这座楼不算高,也不算宽。据67岁村民王辉宗反映,这座楼是为了“防匪”建的。建于民国十七年。我立即补充了一句“啊,是1928年。”这位村民稍稍有点儿惊讶,因为他不知道我是教历史课的。
这里,我将“民国换算法”告诉读者,民国是从公元1911“双十节”开始算起,不是从1912年元旦算起。1911加“民国X年”就是公元年代的换算法。
27、用这幅作“压题图片”了。
28
29
30
31、楼西侧的南北胡同。
32
33
34
35
36、村东头的一家。
37、树影斑驳。
38
39、村民说,那边(东边)有个小刘庄。
40、沿着村东头朝南走。
41
42
43、回拍村东的土路。
44、村东边。
45
46
47、像个“领导机构”了。
48、
49、功德碑可以知道村民的姓氏(包括嫁进来的女人)
50
51
52、我拐进了这条南北胡同。
53、废弃的宅院。这个大门坐东朝西。
54
55
56
57
58
59、这就是67岁的村民王辉宗。见图26.
60
61
62
63
64
65、回到了村南口。
66
67、我等公交车。
68、停车点有个卖葡萄的妇女。
69、村北侧有一个企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