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绍兴沈园游记(皖浙沪旅游128)
刘福新
沈园位于绍兴市越城区春波弄,宋代著名园林,国家5A景区。公元1151年,陆游与唐婉在沈园重逢,并作《钗头凤》。
游览绍兴沈园是我的一个夙愿,2017年04月28日下午终于完成了。
前文已对沈园稍作介绍,这一集我想先介绍一个女导游。
女导游姓刘名蒸燕,是绍兴沈园四星级中文导游。
进入沈园不大会儿,远远地看到一群游客紧紧围裹着一位女导游,我听到了一种十分悦耳的导游词。悦耳当然得凭个人听觉,而我听到的不仅是生动的叙述,最重要的是富含深情的诉说,即是说,刘蒸燕女士已经对于历史人物了然于胸,对沈园真实故事主人公陆游和唐婉的理解和爱怜早就印在了脑子里。她那稍带抑郁的声调和略带悲伤的眼神,让我明显地受到了感染。我是很少跟导游走的,我怕耽误了我的拍摄时间,这一次却大不同,我被刘蒸燕导游完全吸引过去了,于是,跟了很长的一段儿。给导游刘蒸燕多拍几幅照片也在情理之中。
参观完景区,我依然很激动(虚岁七十了,这样的激情很少了),进入游客中心,打开相机荧屏,翻出了我给刘蒸燕(当时不知道名字)拍的照片,对景区工作人员说了一句:“你们这儿的这位导游素质气质都很好!我被深深感动了。”蓦然里看到办公室壁上有刘蒸燕导游的照片,高兴地拍了下来。
下边是进园后的细节:
进了沈园大门,沈氏园的石牌坊小水池旁有一方“断云石”,“断云石”寓意着陆游“断云幽梦事茫茫”的心事,断云和“断缘”谐音,象征着陆游和唐婉鸾凤和鸣的婚姻断裂和破灭,依依不离的悲剧。
沈园三大园区分为十个景点,分别是:“断云悲歌、诗景爱意、春波惊鸿、残壁遗恨、孤鹤哀鸣、碧荷映日、宫墙怨柳、踏雪问梅、诗书飘香、鹊桥传情”等十个景观。
沈园园门粉墙黛瓦朴实无华,具有江南小家碧玉的园林特色。自然没有皇家园林气势恢宏的气派。古典乡野式的黛瓦门楼上,一款黄杨木板上携刻着绿色的“沈氏园”三个楷体字。沈园的粉墙黛瓦遮掩不住满园翠绿透碧、婀娜窈窕、随风蹁跹起舞、宫墙烟柳的春色。
如今旧貌已改的葫芦形的水池景观,还是当年的景物吗?可惜的是在陆游如“东风恶”的家母棒打鸳鸯之下,而像古时的《孔雀东南飞》诗歌中焦仲卿和刘兰芝这般“劳燕分飞”悲情的结局,让人进入到沈园时发出由衷的一感三叹。人走在小石桥上望着满池飘着绿萍的碧水,探下身子照见水中自己满头沧桑白发孤单的身影,未免让人情不自禁的想起:“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和“感伤人来沈园中,孤鸳野游复何圆?”的叹息诗句来。这真是“自古伤情多离别”的写照啊。
园内一面粉砖灰墙黛瓦风化了的墙面上镌刻着,陆游当年在沈园内偶然邂逅唐婉与丈夫赵士程一同来游园时,积淀在心头十几年和唐婉离别后郁闷伤感的、一吐为快的词句《钗头凤》来。陆游和唐婉结婚时年仅20岁左右。他俩伉俪恩爱,琴瑟和谐。没想到被陆游的母亲,自己的姑母横加拆散,造成千古遗恨。唐婉见词后闷闷不乐,郁闷而病,不久离世。
我听到年轻的女导游刘蒸燕恰好说到了这一情节。我分明看到导游刘蒸燕的泪珠在眼眶里打转,刘蒸燕的确已经进入角色了……
封建社会被活活拆散的爱情,酿成悲剧而屡见不鲜。陆游和唐婉的悲情故事就是最好的佐证。唐婉被陆游母亲逼迫离婚后嫁给了赵士程,虽然赵士程对唐婉恩爱不薄,但总难以得到到唐婉的欢心。十几年后那次偶然在沈园中陆游和唐婉的邂逅,心中为情魔折磨得苦不堪言的唐婉征得丈夫赵士程的同意,给陆游送去了酒菜,但是陆游不堪苦情,酒后在壁上填词后郁郁郁寡欢地离去。唐婉见到陆游在沈园墙上的题词,回家后悲伤欲绝,和了一首词说:“病魂常似秋千索”,“怕人询问,咽泪装欢,瞒,瞒,瞒!”,不久唐婉郁闷病逝。
晚年的陆游居住在鉴湖三山,每次进城都会来沈园,重游故地。以诗赋抒怀情感。他在68岁时的一首诗题中写道:“禹迹寺南有沈氏小园,40年前,尝题小阕壁间,偶复一到,而园已易主,刻小阕于石,读之怅然。”
陆游八十一岁时经常夜梦沈园、唐婉,他在去世前的一年所作《春游》诗一首曰:沈家园里花似锦,半是当年识放翁。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
八百多年前陆游和唐婉的爱情经典故事和六朝古井的轶事,显示着历史的沧桑。
沈园在不断扩充修复,以重现宋时“池台极盛”的风采。成为以情侣爱情为主题的公园。
2017年08月26日深夜打字结束
2017年08月27日下午发布
第一部分
沈园内外
导游刘蒸燕
1、绍兴沈园图示。我对于绍兴的文化理念有意见,鲁迅不就是个近代或现代文人吗?他的名望能高过陆游?动辄加标签“鲁迅故里”,感到很不理解。小看了中国人了,知道鲁迅的就一定知道陆游。
2、绍兴越国文化博物馆大门。
3、这是不是乌篷船?不大像。
4、翻拍宣传栏图片
5、图5到图14为“沈园十景”
6
7
8、这就是“断云悲歌”了。
9
10、八百多年前陆游和唐婉的爱情经典故事和六朝古井的轶事,显示着历史的沧桑。
11
12
13
14
15、“马圈弄”的主题酒店“大越小院”。
16
17、水、桥、船——南方美丽风景线。
18、乌篷船码头导览图
19、白天票价40元。
20、我与老伴虚岁70,还不是周岁,所以打半票,每人20元。一进浙江省,所有证件不要拿出来,人家不会理睬的。“干磨嘴皮子”,不值得。再说,半价20元也便宜。
21、景区参观指南
22、绍兴古城地图
23、沈园大门
24、大门内有“诗境”。也就是说:开始进入诗的境界。
25、主要景点指示牌。
26、沈园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初成时规模很大,占地七十亩之多。沈园为南宋时一位沈姓富商的私家花园,故有"沈氏园"之名。
27
28
29、沈园北边进门处还有假山石和茅草屋的仿古建筑,体现了“茅屋低小溪上青青草”的农家乐休闲的快乐时光。
30
31
32、沈园拥有古迹区、东苑和南苑三处相对独立、各具特色的园林。古迹区内葫芦池与小山仍是宋代原物遗存,其余大多为在考古挖掘的基础上修复的;东苑,面积达6000多平方米,位于古迹区东侧,又被称为情侣园,尽显江南造园特色;南苑,面积达6000多平方米,位于古迹区南首,主要由沈园之夜演艺剧场和陆游纪念馆组成。沈园植物,包括了乔木、灌木、藤本和水生植物各个类别。
33
34
35
36、现代人的诗作吧?
37
38
39
40、同学或情侣。
41、孤鹤轩
42
43
44、钗头凤这首千古绝唱,唱尽了人世间生离死别的爱情,因母干预恩爱夫妻就此生离,多年后沈园重游旧日恩爱似在眼前,婉已嫁人妇抑郁多病,今日重遇多年谜底知晓。离别后黯然撒手归西。莫莫莫,错错错,瞒瞒瞒,难难难。道不尽这江南才女的满腹辛酸。
45
46、明池
47
48、一九八五年发现唐代亭阁和明代假山鱼池遗址。
49
50、柱子上的楹联。这是上联。
“宫墙柳一片柔情付于东风飞白絮”
51、这是下联。下联第二字是个“曲”字,搜狗输入法里找不到。
“六曲阑几多绮思频抛细雨送黄昏”
52、前文已对沈园稍作介绍,这一集我想先介绍一个女导游。
女导游姓刘名蒸燕,是绍兴沈园四星级中文导游。
53、进入沈园不大会儿,远远地看到一群游客紧紧围裹着一位女导游,我听到了一种十分悦耳的导游词。悦耳当然得凭个人听觉,而我听到的不仅是生动的叙述,最重要的是富含深情的诉说,即是说,刘蒸燕女士已经对于历史人物了然于胸,对沈园真实故事主人公陆游和唐婉的理解和爱怜早就印在了脑子里。她那稍带抑郁的声调和略带悲伤的眼神,让我明显地受到了感染。
54、我是很少跟导游走的,我怕耽误了我的拍摄时间,这一次却大不同,我被刘蒸燕导游完全吸引过去了,于是,跟了很长的一段儿。
55、给导游刘蒸燕多拍几幅照片也在情理之中。
56、宋丼亭
57
58、宋葫芦池、土山、水井
59
60
61
62
63
64
65、《重建沈园碑记》。由著名书法家胡文遂书写。
第二部分 参观陆游纪念馆期间
,偶尔出屋拍摄
1、在参观陆游纪念馆的时候,望见了外边的景致,赶紧出来拍几幅片子。拍于14点19分。
2、沈园内清溪夹岸,种植有桃柳,八咏楼前有假山石和红梅苍松翠柏,还有陆游的雕像。
3
第三部分
参观完陆游纪念馆之后的图片
1、参观完陆游纪念馆之后的第一幅图片。拍于14点31分。
2、这位女士一定是一位对文学感兴趣的人,甚至就是陆游的粉丝。
3、我更是陆游的粉丝。
4
5、“务观堂”
6、拍下了一幅游览图,里边标下了不少景致。1、诗境石 2、问梅槛
3、八咏楼 4、六朝丼亭
5、闲云亭 6、明池
7、钗头凤碑 8、半壁亭 9、孤鹤轩
10、冷翠亭 11、如故亭
12、双桂堂 13、宋丼亭
14、断云石
15、乌篷船码头
7
8、古迹区简介
9
10、参观完了。有什么感受呢?我从心底由衷的祈祷着:老天哪,让这大千世界中的有情人终成美眷,恩爱到老,永世不在分离吧!
第四部分
参观完沈园之后的图片
1、参观完景区,我依然很激动(虚岁七十了,这样的激情很少了),进入游客中心,打开相机荧屏,翻出了我给刘蒸燕(当时不知道名字)拍的照片,对景区工作人员说了一句:“你们这儿的这位导游素质气质都很好!我被深深感动了。”

2、蓦然里看到办公室壁上有刘蒸燕导游的照片,高兴地拍了下来。
3、 郭沫若1962年游历沈园时,已是荒凉不堪,曾作《钗头凤》描写园中的景象。沈园门额"沈氏园"三字即为郭沫若1962年所题。
4、沈园是“鲁迅中路318号”。
5、小桥流水。
6、绍兴古城二维码地图。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