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参观绍兴三味书屋(皖浙沪旅游126)

(2017-08-26 00:19:12)
标签:

绍兴三味书屋

鲁迅上私塾的地方

塾师寿镜吾

绍兴教育史陈列馆

旅游

参观绍兴三味书屋(皖浙沪旅游126)


      参观绍兴三味书屋(皖浙沪旅游126


                刘福新


公历2017年4月28日中午时分,携老伴参观了与鲁迅祖居一溪之隔的三味书屋。在网络,到处充斥着“绍兴鲁迅故居三味书屋”十个字的叙述,经过游览后,我觉得这样的描述是不准确的。何也?三味书屋不属于鲁迅故居,换句话说,不是鲁迅家的,而是塾师寿镜吾家的。所以我的题目拟为《参观绍兴三味书屋》。

三味书屋是晚清绍兴府城内著名私塾,也是鲁迅12岁至17岁求学的地方,位于都昌坊口11号。

塾师寿镜吾(晚署镜湖),是一位方正、质朴和博学的人。他的为人和治学精神,给鲁迅留下难忘的印象。寿镜吾在这里坐馆教书达60年,从房屋建筑到室内陈设以至周围环境,基本保持当年原面貌。三味书屋是三开间的小花厅,本是寿家的书房。坐东朝西,北临小河,与周家老台门隔河相望。

 关于“三味”的含义。三味书屋塾师寿镜吾次子寿洙邻曾解释说:“三味是以三种味道来比喻读诸子百家古籍的滋味。幼时听父兄言,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xī hǎi)。后来又探究到宋代李淑《邯郸书目》所言:“诗书味之太羹,史为折俎,子为醯醢,是为三味。”,认为“三味”可能出自于此。鲁迅读书的“三味书屋”两旁屋柱上有一副抱对,上书:“至乐无声唯孝悌,太羹有味是诗书”,可见“三味书屋”中的“三味”应该用的就是这个意思。但仍有不少人对此持质疑态度:像寿镜吾这样一位饱学秀才——“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见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怎么会用“肴馔”、“肉酱”之类来形容读书?,如果是饭馆或酒馆的匾还说得过去,用作书屋之匾,这解释似乎牵强了。

三味书屋是鲁迅先生幼年读书的地方。他于12岁那年到这里上学。第二年秋后,因祖父下狱,少年鲁迅离家去绍兴农村──皇甫庄、小皋埠避难,故学业中断。1894年夏间回家,仍返三味书屋。这样一直到大约1898年往南京水师学堂学习前半年才离开,首尾竟达六年…… 这里的一切都保存得十分完好,仍旧如鲁迅回忆时写的那样:“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中间挂着一块匾,匾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这匾和画,解放前曾散失,解放后,党组织派干部想尽办法才找回来。当年和鲁迅一道念书的同学,解放初还有周梅卿、章祥耀、王福林三位健在,按照这三位老同学的回忆,三味书屋恢复了原来的布置。屋子里,好像是中国旧式的客厅,这在今天的青少年看来,是会感到奇特的。 鲁迅先生写过一篇童年妙趣生活的回忆性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被收入散文集《朝花夕拾》当中。在这篇文章中,鲁迅逼真地写出了三味书屋的陈腐特色,儿童在那里受到规矩的束缚。但作者并未将三味书屋写得死气沉沉,而是通过课间学生溜到后园嬉耍,老私塾先生在课堂上入神读书学生乘机偷乐两个小故事的叙述,使三味书屋充满了谐趣。 同时,书屋中学生和老师都读一些晦涩绕口的词句,更加的凸显出了旧时私塾教育的弊端。

从第三进往东,就是寿家台门的东厢房,分南、北两部分。南边的厢房现陈列着介绍历史文化名城绍兴的古代教育史,分越中府县学、越中书院、越中学塾三大块内容。这个地方,我拍照不少,在博文配图占比例不小。

特别说明:因为不跟导游(也没看到导游),我的参观路线比较乱,有时候“顺时针方向”,有时候“逆时针方向”,所拍图片与景区正确的路线不相符合。既然这样了,也没法将图片重新“捋一捋”了,按我拍的次序上传吧。

好了,我要上传图片了。昨夜的博文不慎丢失(见前篇博文《再向新浪博客系统管理员进一言》),只得凭着昨夜的想象重新发布。牢记教训:不再戳弄“相关博文”……


参观绍兴三味书屋(皖浙沪旅游126)               1、本文第一幅图片拍于2017年04月28日13点02分。



参观绍兴三味书屋(皖浙沪旅游126)           2、
在网络,到处充斥着“绍兴鲁迅故居三味书屋”十个字的叙述,经过游览后,我觉得这样的描述是不准确的。何也?三味书屋不属于鲁迅故居,换句话说,不是鲁迅家的,而是塾师寿镜吾家的。所以我的题目拟为《参观绍兴三味书屋》。



参观绍兴三味书屋(皖浙沪旅游126)                      3



参观绍兴三味书屋(皖浙沪旅游126)                     4



参观绍兴三味书屋(皖浙沪旅游126)                      5



参观绍兴三味书屋(皖浙沪旅游126)                     6、三味书屋的员工们




参观绍兴三味书屋(皖浙沪旅游126)                      7



参观绍兴三味书屋(皖浙沪旅游126)

8、在第一进台门斗的西边,穿过天井,有一小方竹园,“三余书屋”的摆放仿照“三味书屋”,游客可以在这仿真的书屋里坐一坐,体验一下私塾生活,或者拍照留影。



参观绍兴三味书屋(皖浙沪旅游126)                     9



参观绍兴三味书屋(皖浙沪旅游126)    10、 因为不跟导游(也没看到导游),我的参观路线比较乱,有时候“顺时针方向”,有时候“逆时针方向”,所拍图片与景区正确的路线不相符合。既然这样了,也没法将图片重新“捋一捋”了,按我拍的次序上传吧。



参观绍兴三味书屋(皖浙沪旅游126)                   11、看来,我拍的有点儿乱。



参观绍兴三味书屋(皖浙沪旅游126)        12、寿家台门是鲁迅的塾师寿镜吾先生家的住屋。




参观绍兴三味书屋(皖浙沪旅游126)      13、
第二进称为大堂前,每逢祖宗忌日,红白喜事,贵宾到来的聚会之地。额枋悬挂着“思仁堂”匾一块。厅堂柱子挂一浅绿色木板刻制的对联,联云:“品节泰山乔岳,襟怀流水行云”。后边金柱上挂着对鲁迅的塾师寿镜吾德行、言论的赞颂抱对一副:“道义嘉谟见风骨,箴言懿德泽桑梓。”



参观绍兴三味书屋(皖浙沪旅游126)        14、思仁堂绿色柱子上有对联“品节泰山乔岳,襟怀流水行云”,画幅里也有一幅对联,叫做“君子处事有忍乃济,儒者属辞既和且平。”



参观绍兴三味书屋(皖浙沪旅游126)                 15、这种形式的桌子有故事。男人在外经商,女人在家,若不是男人回家,只能用半边桌子。但我实在不明白,这种南方习俗的桌子放在“三味书屋”干什么?

参观绍兴三味书屋(皖浙沪旅游126)               16、座楼 

穿过天井,即第三进--座楼,这里分别是小堂前、书房和寿镜吾先生卧室的原状陈列。



参观绍兴三味书屋(皖浙沪旅游126)             17、小堂前。是用来接待亲朋好友的地方。在退堂屏额上悬挂着一块“重游泮水”匾,这块匾是寿镜吾中秀才(入泮)的第六十年,即1928年他过世前的一年,他的侄儿寿孝天送来祝贺的。鲁迅对寿镜吾先生充满了真挚的爱戴和敬意,离开绍兴之后,与寿镜吾先生一直有书信往来。1906年鲁迅曾回绍兴,又去看望这位老师,给他讲外面的所见所闻,当时寿镜吾先生就是在这里接待他的。



参观绍兴三味书屋(皖浙沪旅游126)                     18、解释见上。




参观绍兴三味书屋(皖浙沪旅游126)                   19、主人房间。主人即塾师寿镜吾。



参观绍兴三味书屋(皖浙沪旅游126)                      20



参观绍兴三味书屋(皖浙沪旅游126)     21、寿镜吾先生的书房是典型的塾师之家的书房布置,设有《二十四史》专用书柜、普通书柜、文房用具等。房内额枋上悬挂着“三余斋”匾,“三余”取义于《三国志》裴松之注,即魏人董遇所说“为学当以三余,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晴之余。”意思是人们要利用一切空余时间发奋学习。



参观绍兴三味书屋(皖浙沪旅游126)                    22



参观绍兴三味书屋(皖浙沪旅游126)         23、
从第三进往东,就是寿家台门的东厢房,分南、北两部分。南边的厢房现陈列着介绍历史文化名城绍兴的古代教育史,分越中府县学、越中书院、越中学塾三大块内容。

这个地方,我拍照不少,在博文配图占比例不小



参观绍兴三味书屋(皖浙沪旅游126)                    24



参观绍兴三味书屋(皖浙沪旅游126)                   25



参观绍兴三味书屋(皖浙沪旅游126)                   26



参观绍兴三味书屋(皖浙沪旅游126)                    27



参观绍兴三味书屋(皖浙沪旅游126)                     28



参观绍兴三味书屋(皖浙沪旅游126)                     29



参观绍兴三味书屋(皖浙沪旅游126)                    30



参观绍兴三味书屋(皖浙沪旅游126)                        31、清代科举简表




参观绍兴三味书屋(皖浙沪旅游126)      32、第一进,即台门斗,隐门上方悬挂着一块“文魁”匾,此匾是为鲁迅的塾师寿镜吾的兄长寿子持所悬挂的,他在光绪二年(1876年)中丙子科举人,此匾用来光耀门楣,并表示着寿家人曾经出过举人,是一户书香人家。

(到这时候才拍到“第一进”,还就是拍乱了。)



参观绍兴三味书屋(皖浙沪旅游126)            33、这沿街第一进俗称“台门斗”,建有头门、仪门。头门就是这六扇黑漆竹丝大门,俗称“竹丝台门”。接着便是仪门,左右各有耳房,仪门上方悬挂着一块蓝底金字的“翰林”(匾,自右而左书着“翰林”两个字,左右还有泥金小楷的上下款,上款:“巡抚浙江等处地方提督军务节制水陆各镇兼管两浙盐政杨昌浚为”,下款:“钦点翰林院庶吉士周福清立”。

这块匾额是鲁迅(周树人)家的,怎么移到这儿来了?三味书屋可是寿家的家产呀!我对此很不明白。




参观绍兴三味书屋(皖浙沪旅游126)                 34



参观绍兴三味书屋(皖浙沪旅游126)                  35



参观绍兴三味书屋(皖浙沪旅游126)            36、 科举考试选举状元开始于隋,确立于唐,完备于宋。明、清时期,殿试的一、二、三名,名称确定为“状元”、“榜眼”、“探花”,合称“三鼎甲”。

 



参观绍兴三味书屋(皖浙沪旅游126)           37、“中式”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zhōng shì,多重意思。现代常指中国固有的格式,如:中式餐点、中式餐具等。在古代指科举考试被录取或符合规格的意思。准确讲就是“被正式录取”。



参观绍兴三味书屋(皖浙沪旅游126)                    38、好学不懈的民间风气,重视教育的官府机构。



参观绍兴三味书屋(皖浙沪旅游126)               39、“卧薪尝胆”四个字的书法作者看不清是谁?姓是“邵”还是“邰”?名更看不懂了。我曾试着在百度里查询,但未成功。若有研究书法的朋友,请指教。

好了,我猜出来了,书法作者是——邵力子名里的“力”和“子”粘成一块,很难辨认。

邵力子其人:邵力子(1882年12月7日—1967年12月25日),绍兴陶堰邵家溇人,他从《后汉书》中“游子天所弃,力子天所富”之句,取“力子”一词为笔名,自称为“勤劳之人”,从此就有了“邵力子”之名。他是中国近代著名政治家、教育家。复旦大学杰出校友,早年加入同盟会,并与柳亚子发起组织南社,提倡革新文学。1920年加入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近代著名民主人士,社会活动家[1]  ,著名政治家、教育家。 其一直主张国共合作,曾任国民党中宣部部长,1949年国民党政府拒绝签订和平协定后,脱离国民党政府。解放后,留驻大陆,任多届全国人大常委、政协常委,民革常委。

关于“卧薪尝胆”这个真实的历史典故,不到绍兴是体会不到位的。只有游览了越王宫殿的遗址后,从残存的丹墀,础基,穹门,还能想到当年建筑的宏伟。也想到了两千四百年前,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勾践被夫差的大军围困在会稽山上,被逼到吴宫养马。屈辱当中,范蠡、文种却帮助他定下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复国大计。我拍摄了越王宫殿的遗址,后边的博文待发。

绍兴曾经是古代越国的首都,越王勾践应该就是在这里卧薪尝胆,最后吞并吴国,成就一番霸业的。绍兴还出了不少名人,远古年代有大禹,和勾践同时代的美女西施和谋士范蠡,著名的书法家王羲之,诗人陆游和其表妹唐婉的故事,现代名人有周作人、邵力子、陶成章、徐锡麟、著名的鉴湖女侠秋瑾等。



参观绍兴三味书屋(皖浙沪旅游126)                       40、绍兴府中学堂



参观绍兴三味书屋(皖浙沪旅游126)                       41



参观绍兴三味书屋(皖浙沪旅游126)                      42、绍兴府中学堂遗址




参观绍兴三味书屋(皖浙沪旅游126)                    43、绍兴府中学堂毕业文凭



参观绍兴三味书屋(皖浙沪旅游126)                        44、还有师生郊游合影。很先进的呀!



参观绍兴三味书屋(皖浙沪旅游126)                   45



参观绍兴三味书屋(皖浙沪旅游126)          46、用现代的话说,蔡元培曾是绍兴府中学堂的主要领导,“一把手”。突然感悟“怪不得绍兴人才辈出呢?”



参观绍兴三味书屋(皖浙沪旅游126)                   47



参观绍兴三味书屋(皖浙沪旅游126)                     48



参观绍兴三味书屋(皖浙沪旅游126)                     49



参观绍兴三味书屋(皖浙沪旅游126)                      50



参观绍兴三味书屋(皖浙沪旅游126)                      51



参观绍兴三味书屋(皖浙沪旅游126)                       52



参观绍兴三味书屋(皖浙沪旅游126)                     53



参观绍兴三味书屋(皖浙沪旅游126)                        54



参观绍兴三味书屋(皖浙沪旅游126)                       55



参观绍兴三味书屋(皖浙沪旅游126)                          56



参观绍兴三味书屋(皖浙沪旅游126)                     57



参观绍兴三味书屋(皖浙沪旅游126)                    58



参观绍兴三味书屋(皖浙沪旅游126)                   59



参观绍兴三味书屋(皖浙沪旅游126)                        60



参观绍兴三味书屋(皖浙沪旅游126)                        61



参观绍兴三味书屋(皖浙沪旅游126)                      62



参观绍兴三味书屋(皖浙沪旅游126)                       63



参观绍兴三味书屋(皖浙沪旅游126)                         64



参观绍兴三味书屋(皖浙沪旅游126)                       65



参观绍兴三味书屋(皖浙沪旅游126)

 66、鲁迅在文章中写过屋后有个园子,院子里有许多腊梅。所以,进了书屋就会闻到一股清香。



参观绍兴三味书屋(皖浙沪旅游126)     67、北边的厢房即为鲁迅先生的读书处——三味书屋。

这一幅作“压题图片”了。



参观绍兴三味书屋(皖浙沪旅游126)           68、寿镜吾先生的卧室里放置着架子床、衣柜、箱柜、木躺椅、衣架、盥洗架等物品。由于寿镜吾先生教学很严谨,他每年只收八个学生,认为多收了教不过来,所以他的教学收入很有限




参观绍兴三味书屋(皖浙沪旅游126)                    69



参观绍兴三味书屋(皖浙沪旅游126)                   70



参观绍兴三味书屋(皖浙沪旅游126)

71、学生的座位一共有11个;鲁迅的座位排在北墙边,是一张带抽屉的长方形桌子,桌子后面放着一张略嫌低些的椅子。这儿光线很暗,空气也显得潮湿。他的书桌右角,至今还刻有一个约一寸见方的“早”字,刀法简朴挺直,它是鲁迅幼年手刻的一件极为珍贵的木刻文物。至于它的来历,据说是这样的:有一天,鲁迅上学迟到了,受到塾师的责备,他就用小刀刻下了这个方方正正的“早”字,来督促、提醒自己不要迟到。从此,他再也没有迟到过。 



参观绍兴三味书屋(皖浙沪旅游126)                     72



参观绍兴三味书屋(皖浙沪旅游126)                      73



参观绍兴三味书屋(皖浙沪旅游126)                      74



参观绍兴三味书屋(皖浙沪旅游126)

75、堂屋匾额上的“三味书屋”四个楷体字,一说为杭州人梁同书所书。梁同书为清代书法家,性耿介,工书,晚年名满天下。他终年93岁,著有《频罗庵遗集》。其为三味书屋题写的不仅这块匾额,还有堂屋中的抱联:至乐无声唯孝悌,太羹有味是诗书。



参观绍兴三味书屋(皖浙沪旅游126)                        76、塾师寿镜吾侄子寿孝天的书房。



参观绍兴三味书屋(皖浙沪旅游126)                      77



参观绍兴三味书屋(皖浙沪旅游126)                     78



参观绍兴三味书屋(皖浙沪旅游126)                   79




参观绍兴三味书屋(皖浙沪旅游126)      80、寿镜吾(1849-1930),名怀鉴,字镜吾,是一位学问渊博的宿儒。他品行端正,性格耿直,教书认真,一生厌恶功名,自考中秀才后便不再应试,终身以坐馆授徒为业。鲁迅称赞他为“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见鲁迅《朝花夕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篇)寿家台门由寿镜吾的祖父峰岚公于嘉庆年间购置,总建筑面积795平方米,前临小河,架石桥以通,西有竹园,整幢建筑与周家老台门隔河相望,闻名中外的三味书屋就在寿家台门的东侧厢房。



参观绍兴三味书屋(皖浙沪旅游126)                    81、鲁迅的座位。




参观绍兴三味书屋(皖浙沪旅游126)                      82、“三到书签”




参观绍兴三味书屋(皖浙沪旅游126)                      83



参观绍兴三味书屋(皖浙沪旅游126)                         84、‘后园’介绍。




参观绍兴三味书屋(皖浙沪旅游126)                     85



参观绍兴三味书屋(皖浙沪旅游126)              86、 老伴给我拍的,画面里有个美女。这个怨不得我了吧?嘿嘿
……



参观绍兴三味书屋(皖浙沪旅游126)                   87、我们出来的时候,又有一拨人进去了。

这时候是2017年04月28日13点35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