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安庆市人民路上的徐锡麟塑像(皖浙沪旅游108)

(2017-08-03 23:41:45)
标签:

徐锡麟塑像在人民路

辛亥革命后叫锡麟街

徐锡麟刺杀恩铭经过

徐锡麟被凌迟处死

历史

分类: 旅迹苔痕

安庆市人民路上的徐锡麟塑像(皖浙沪旅游108)


   安庆市人民路上的徐锡麟塑像(皖浙沪旅游108


                   刘福新


在安庆电视台退休记者赵军的引领下,去参观徐锡麟塑像,我们穿街过道,时间不长,就到了安庆市人民路。赵军女士指着路南一个小广场说:“徐锡麟的塑像就在那儿。”于是,我急匆匆进行了拍照。我为何急匆匆呢,天色已晚,再不抓紧就拍不清楚了。再者,也不能耽误赵军女士太多的时间,我知道,赵军女士的家人已经在等她回家吃晚饭了。

简介一下徐锡麟。徐锡麟(1873——1907)字伯荪,浙江绍兴人。1904年在上海参加光复会,从事反清革命活动。1906年“以道员赴安徽试用”,得到巡抚恩铭重用,任安徽巡警处会办兼安徽高等巡警学堂会办。徐锡麟积极运动该校学生并秘密联络驻安庆城外新军,共图举事,徐锡麟为统领,秋瑾为副统领。1907年与秋瑾约定于78日在皖、浙同时起义,占领安庆,进攻南京。事泄,徐锡麟决定提前于76日巡警学堂举行毕业典礼之际起义。上午9时,徐锡麟在向恩铭进呈学生名册时,突然从靴内拔出双枪,就出现了文章开头的一幕。恩铭身中7弹,旋即毙命。一时间,会场哗然,其余文武官员慌忙逃走。徐锡麟率众冲出学堂,攻占军械所,后被前来镇压的清军包围,徐与清军激战四小时,弹尽被俘。蕃司冯煦审徐时曰:“新帅对你甚厚,为何杀他?”徐曰:“恩铭待我甚厚,是私义,余为国家革命,是公义,我不能以私忘公。”当得知自己将被斩,乃纵声大笑,并索笔写下供词“余蓄志排满有十余年矣,今日始达目的。”讯毕摄影时,要求重拍一张,称刚才“这张面无笑容,不可留示后世。”当日晚,徐锡麟就义于安庆巡抚衙门东辕门外(现安庆市人民路新光电影院前东侧),年仅34岁。清吏刳其心以祭恩铭,遗体初浅埋于安庆百花亭旁,不久移葬于马山。1912年徐锡麟四弟徐锡骥奉浙江都督之命,乘军舰来安庆收殓烈士遗骨回原籍,安葬于杭州孤山,并建专祠于西湖岳王墓前湖口处。       

辛亥革命胜利后,安庆市人民为纪念徐锡麟,将当年徐锡麟出入巡警堂的一条街道,改名为“锡麟街”。1985年安庆市人民政府拨款建造徐锡麟汉白玉塑像和纪念碑,现位于安庆市新光电影院前西侧(距烈士殉难处约100米。)

原来的“锡麟街”已经改为“人民路”,何时改的?不知。

图片之后,下载了六段历史资料,有兴趣者可以参考。


 

安庆市人民路上的徐锡麟塑像(皖浙沪旅游108)     1、在安庆电视台退休记者赵军的引领下,去参观徐锡麟塑像。这是途中拍的。


安庆市人民路上的徐锡麟塑像(皖浙沪旅游108)         2、安庆的旧楼房。



安庆市人民路上的徐锡麟塑像(皖浙沪旅游108)             3、
我们穿街过道。这儿有个门洞,可以走捷径。要不是有向导,我们要转一条街的。


安庆市人民路上的徐锡麟塑像(皖浙沪旅游108)                  4、沿途的景儿。


安庆市人民路上的徐锡麟塑像(皖浙沪旅游108)
  5、澳门豆捞。“豆捞”是什么?我当时也忘记咨询赵军女士了。


安庆市人民路上的徐锡麟塑像(皖浙沪旅游108)             6、徽商银行




安庆市人民路上的徐锡麟塑像(皖浙沪旅游108)              7、黄梅戏会馆



安庆市人民路上的徐锡麟塑像(皖浙沪旅游108)                 8、还有什么医疗美容?




安庆市人民路上的徐锡麟塑像(皖浙沪旅游108)        9、这几个馆、店紧贴着徐锡麟塑像。徐锡麟塑像在这个建筑物西侧。



安庆市人民路上的徐锡麟塑像(皖浙沪旅游108)             10、
时间不长,就到了安庆市人民路。赵军女士指着路南一个小广场说:“徐锡麟的塑像就在那儿。”



安庆市人民路上的徐锡麟塑像(皖浙沪旅游108)              11、于是,我急匆匆进行了拍照。我为何急匆匆呢,天色已晚,再不抓紧就拍不清楚了。再者,也不能耽误赵军女士太多的时间,我知道,赵军女士的家人已经在等她回家吃晚饭了。



安庆市人民路上的徐锡麟塑像(皖浙沪旅游108)              12、塑像底座有徐锡麟烈士简介



安庆市人民路上的徐锡麟塑像(皖浙沪旅游108)                  13、我分开拍



安庆市人民路上的徐锡麟塑像(皖浙沪旅游108)                   14



安庆市人民路上的徐锡麟塑像(皖浙沪旅游108)                  15



安庆市人民路上的徐锡麟塑像(皖浙沪旅游108)                   16




安庆市人民路上的徐锡麟塑像(皖浙沪旅游108)                17、徐锡麟(1873年12月17日 —1907年7月7日),字伯荪,号光汉子,浙江绍兴山阴东浦镇人。1901年任绍兴府学堂教师,后升副监督。1903年应乡试,名列副榜。同年以参观大阪博览会名义赴日本,于东京结识陶成章、龚宝铨,积极参加营救因反清入狱的章炳麟的活动。回国后先在绍兴创设书局,传播新译书报,宣传反清革命。1904年在上海加入光复会。1905年在绍兴创立体育会,后又创立大通学堂,规定入校学生均为光复会会员,参加兵操训练。同年冬赴日本学军,因患眼疾未能如愿。1906年归国,赴安徽任武备学堂副总办、安徽巡警学堂会办。 1907年7月6日,徐锡麟在安庆刺杀安徽巡抚恩铭,率领学生军起义,攻占军械所,激战4小时,失败被捕,次日慷慨就义。



安庆市人民路上的徐锡麟塑像(皖浙沪旅游108)               18、




安庆市人民路上的徐锡麟塑像(皖浙沪旅游108)                19




安庆市人民路上的徐锡麟塑像(皖浙沪旅游108)              20、这一幅作“压题图片”



安庆市人民路上的徐锡麟塑像(皖浙沪旅游108)           21、这儿就是安庆人民路



安庆市人民路上的徐锡麟塑像(皖浙沪旅游108)      22、请赵军女士与我老伴合影。


安庆市人民路上的徐锡麟塑像(皖浙沪旅游108)
               23

安庆市人民路上的徐锡麟塑像(皖浙沪旅游108)

            24、回到了龙城宾馆




安庆市人民路上的徐锡麟塑像(皖浙沪旅游108)         25、到宾馆斜对面的快餐店去吃饭。19点47分了,快餐店要关门了。


                           附:下载的四幅图片



安庆市人民路上的徐锡麟塑像(皖浙沪旅游108)                          1、徐锡麟黑白像




安庆市人民路上的徐锡麟塑像(皖浙沪旅游108)                         2、安徽巡抚恩铭像



安庆市人民路上的徐锡麟塑像(皖浙沪旅游108)                                   3、秋瑾像



安庆市人民路上的徐锡麟塑像(皖浙沪旅游108)                               4、徐锡麟被行刑(凌迟)图片


 

参考资料一:徐锡麟安庆起义大体过程

 秋瑾与徐锡麟商定于719(六月初十)在浙、皖同时起义。不料,6月中旬有会党提前起义,导致官府对徐锡麟和秋瑾的动向有所察觉。 得知消息后,徐锡麟决定先下手为强,率先起事。76,恰逢安庆巡警学堂举行毕业典礼,安徽巡抚恩铭和布政使、按察使等高官都会前来祝贺。徐锡麟的计划是,巡警学堂举行毕业典礼时,对前来出席典礼的省内文武大官发动突然袭击,杀几个大员,并占领安庆。举义最初进行得还算顺利。就在毕业典礼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之时,徐锡麟利用行礼的机会突然暴起,掏出短枪向安徽巡抚恩铭连连发射。

其它学生也纷纷相应,抢夺军械,会场顿时一片哗然,各文武官员们吓得抱头鼠窜。但是,徐锡麟发动的“斩首行动”还不彻底,恩铭虽然被刺毙命,但省城内的大队清军人马已经赶到出事现场,将徐锡麟的百余人马团团围住,最终革命党人或死或被擒,起义仅四小时便告失败。话说回来,这个恩铭大人也是糊涂,徐锡麟本是他的老师、原山西巡抚俞廉三(徐锡麟之伯父)所举荐过来的。 他也一直把徐锡麟当自己人,让他担任了安徽巡警处会办并兼巡警学堂会办等重要职务,没想到居然会惨死在徐锡麟的手下。事实上,恩铭在清末高官中属于开明官员,其任职安徽后地方新政事业搞得如火如荼,否则也不会重用像徐锡麟这样的新派人士。若恩铭地下有知,定会吐槽一句:我有何罪?真是万万没想到哇!

前来参加典礼的巡警部侍郎毓朗亲自审问徐锡麟,喝令徐锡麟跪下。徐锡麟说:“你别洋洋得意,你若慢走一步,恐怕也被我击毙了!”接着,徐锡麟又问:“恩铭死了吗?”安徽按察使联裕等人骗他说,巡抚大人仅受微伤。徐锡麟听后很泄气,低头不语。联裕便说:“你可知罪?明天就要剖你的心肝了!” 徐锡麟听后忽然领悟,大笑道:“看来恩铭死了嘛!恩铭死了,我志得偿!我志既偿,即使千刀万剐,我也在所不惜。区区心肝,何屑顾及!”说完,徐锡麟突然用手一指联裕,道:“你运气好,没死!”联裕被他这么一指,吓得差点从椅子上给摔了下去。之后,徐锡麟也不用什么审讯了,便自己拿笔写供词说:“为排满事,蓄志十几年。多方筹划,为我汉人复仇,故杀死满人恩铭后,欲杀端方、铁良、良弼等满贼,别无他故,灭尽满人为宗。” 最后落款,是“光汉子徐锡麟”。时有人问:“恩铭待你不薄,为何要将其刺死?”徐锡麟答:“恩铭待我不薄,乃是私交;我之刺他,排满乃是公义。私交何能胜过公义!我一死而已,不必多言!”当被问及其与同盟会的孙文是否有关时,徐锡麟说:“我与孙文宗旨不合,他也不配使我行刺。”

当晚,徐锡麟被凌迟处死,用的是最毒的酷刑,先击碎睾丸,再挖心剖肝,极为惨烈。按:清末实行新政,伍廷芳、沈家本等奉旨修订法律,凌迟、枭首等刑实已废除。为何徐锡麟遭到如此酷刑?实则为恩铭亲兵有意的报复。据说,徐锡麟死后,恩铭亲兵将其心肝挖出,烹酒炒食,其恨可知矣。

 

 参考资料二:徐锡麟

徐锡麟(18731217 190777日),字伯荪,号光汉子,浙江绍兴山阴东浦镇人。1901年任绍兴府学堂教师,后升副监督。1903年应乡试,名列副榜。同年以参观大阪博览会名义赴日本,于东京结识陶成章、龚宝铨,积极参加营救因反清入狱的章炳麟的活动。回国后先在绍兴创设书局,传播新译书报,宣传反清革命。1904年在上海加入光复会。1905年在绍兴创立体育会,后又创立大通学堂,规定入校学生均为光复会会员,参加兵操训练。同年冬赴日本学军,因患眼疾未能如愿。1906年归国,赴安徽任武备学堂副总办、安徽巡警学堂会办。 1907年7月6,徐锡麟在安庆刺杀安徽巡抚恩铭,率领学生军起义,攻占军械所,激战4小时,失败被捕,次日慷慨就义。

 

参考资料三:恩铭

于库里·恩铭是满洲人,他考中举人得到捐资后成为县官,后来凭借自己的努力升为安徽巡抚。他与其他的官有所不同,主张新政和教育。他到安徽后短短一年的时间里办学堂、整改教育模式,对安徽近代教育有深远的影响。他在学堂兴办的整个过程中倾心倾力,小到一年所需的具体经费,还上奏朝廷小学教育很重要,目前缺好的教师等等。虽然他是清末的官,但是他对安徽教育做出的贡献不可不说。

 

参考资料四:恩铭死于徐锡麟之手说明了什么?

恩铭死于徐锡麟之手,他对徐有恩,当别人告之革命党员中有徐的名字时,恩铭摆手说不信。革命党要行动的事情让他们提高警惕,把原定巡警毕业典礼的日期往前挪。在重兵保护下的恩铭走到典礼现场,看到腰插军刀穿着威武的徐锡麟后还称赞他这个堂长带队有素。

其实徐锡麟起义那天后方的支援力量根本没有上来,起义准备的很仓促,只有恩铭对徐锡麟有防备之心的话都不会死于他的枪下。徐锡麟发动起义的口号是:大帅,今日有革命党起事。恩铭听后震惊不已,可是还没等大家反应过来,徐锡麟就拿枪朝着恩铭直射。革命党人名单中几个要杀的官员都被除尽,不过起义只持续了四个小时就被制止住了。

恩铭就这样被杀,他并不是一个无道的官员,他的被杀表明革命党人要推翻清政府的决心。他的死让很多清庭官员清醒了许多,他们的大官梦该结束了。

徐锡麟是一个革命份子,他致力于为民族大业舍身取义,抱着流血不流泪的精神。恩铭是清朝的一个大官,他并不像其他守旧派一般顽固不化,而是支持改革和维新。但他却是徐锡麟要杀的目标,徐锡麟要杀他,只是想告诉人们革命友人要推翻清政府的决心。

恩铭是徐锡麟的恩人,他做梦都想不到徐锡麟会杀了他,当别人提醒他徐锡麟是革命党要杀他的时候,他还笑说不可能,他幼稚的认为自己的恩情能大过徐锡麟眼中的民族大义。

恩铭担心革命党乱事,就提前几日举行巡警毕业典礼。徐锡麟知道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于是在那天发动了起义。我们都知道徐锡麟功夫厉害,不过他有眼疾,连射多抢之后也不知道到底杀了恩铭没有。起义军很快就被支援的清军镇压,徐锡麟面对枪杀的结局。 死前的徐锡麟最担心的就是恩铭没有死,他多次试问恩铭是否已死。朕裕等人骗他说只是受了点轻伤,随后接着说他没死,你就等着受死吧。徐锡麟听后大笑,既然恩铭已死,我也死而无憾了。清军拍下了他枪决前冷漠的表情,他让人肃然的地方是当问是否是孙文指使杀人的?他回答,孙文算什么,我为什么要听他而去杀人。可以看出,他是为革命而杀人。

徐锡麟是伟大的革命烈士,为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推翻清政府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他曾远游吉林、西北诸省边疆,写下了《出塞》这首诗。这是一首颇具唐代边塞诗歌风格的诗歌,充满了唐诗特有的豪迈之感。通过这首描写将士边塞生活的诗歌,徐锡麟的出塞表达了作者坚忍不拔的战斗决心,为国捐躯、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

这首诗一开始就展现出了磅礴气势,描写了战士出征时的情形,“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战士出征的时候,高声唱歌,挥舞着大刀,直到把敌人杀出关外。其中,胡奴暗指清朝统治者,玉门代指山海关,这也表达了徐锡麟彻底反清的决心,不消灭清政府誓不罢休。这句也预示了反清斗争的胜利,一个“环”字,巧妙描绘出战士们胜利之后的场景——踏着歌声凯旋。 后两句“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这两句表达了徐锡麟为国捐躯的大无畏精神,写得极其悲壮。作为一名革命战士,他做好了随时牺牲的准备,随时都会为国捐躯,而不考虑自己身后之事。尤其最后一句,他那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跃然纸上。徐锡麟出塞这首豪放激昂的诗,慷慨悲壮,是边塞诗歌中的佳作。 在写下这首诗歌的一年之后,徐锡麟在刺杀恩铭的行动中被捕,后来英勇就义。辛亥革命最终取得了胜利,清政府被推翻,徐锡麟用自己年轻的生命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参考资料五:清末暗杀事件

据统计,清末总共发生了19次暗杀事件,其中为人所熟知的包括:1900年史坚如谋刺两广总督德寿(未遂)1905年吴樾炸击出洋考察宪政五大臣(未遂)1907年徐锡麟刺杀安徽巡抚恩铭(成功)1910年汪精卫谋刺摄政王载沣(未遂)、彭家珍炸死宗社党魁良弼(成功)等。 在这些刺杀事件中,最出名的当然是徐锡麟刺死上司、安徽巡抚恩铭一案。

 

参考资料六残忍的凌迟刑法

凌迟或磔刑,俗称千刀万剐,碎尸万段,属于最残酷的死刑之一。凌迟是指刽子手把受刑者身上的皮肉分成数百至数千块,用小刀逐块割下来。受刑者往往要忍受数小时的痛楚才会气绝身亡。而且,行刑很有讲究,如果受刑者立刻死亡,或刀伤不正确,则说明刽子手行刑失败,刽子手也可能会受罚。此刑罚主要在中国古代实施,但西方也有类似的记录。

同治二年(1862年)六月二十五日,石达开被清军凌迟,被割一百多刀,始终默然无声。四川布政使刘蓉说他“枭桀坚强之气溢于颜面,而词句不亢不卑,不作摇尾乞怜语。……临刑之际,神色怡然,实丑类之最悍者。”其同党林凤祥受刑时,“刀所及处,眼光犹直视之,终未尝出一声”

同治五年,英国驻华使馆参赞威妥玛向中国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提出建议停止凌迟。结果朝中只允许对由洋人交付的犯人免用凌迟。直至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沈家本主持《大清现行律例》修订,凌迟方才连同戮尸、枭首等酷刑“永远删除,具改斩决”。 

虽然凌迟在1905年被正式废除,但可考的最后一次官方执行的凌迟处死为清末光复会会员徐锡麟,光绪三十三年五月廿六(190776日),他在刺杀安徽巡抚恩铭后被捕,审判后被凌迟处死,睾丸被砸碎,遭剖腹挖心,心肝被士兵所吃,当时称“吃烈士”。

 

                                2017年8月32328分完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