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递游记(下)(皖浙沪旅游74)
刘福新
西递不很大,但街巷纵横交织,往往是顾此失彼,想全部游览完是不大可能,除非住下来细细地品味。我是跟着感觉游走,不要小看这个“感觉”,内中掺杂了知识和阅历,这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譬如我老伴,再譬如那些花里胡哨不学无术的青年男女。
在西递街巷里穿行,我得出一个可能不中肯的结论:徽州人官贾四方(在外做官和经商),最看重的却是故乡情,他们往往功成名就后告老还乡,颐享天年,或是为父母家人大兴土木,以尽孝道。由于西递多官宦多富商多土豪,此地的住宅和祠堂都比宏村的奢华精美,比较有名的有凌云阁、大夫第、敬爱堂、追慕堂,从这些建筑里可以看到徽派建筑排列的错落有致,徽州三雕——砖、木、石雕刻的美轮美奂、栩栩如生。美人靠,马头墙,四水归田的天井,八字外开的大宅门,还有抛绣球的绣楼,精致气派,魅力不减,不愧“明清建筑博物馆”的美名。
根据我走过的街巷,看到的景物,我可以不分类别的写出来——它们依次为:一线天弄(中集里已经有一部分)、一个涂抹不清的“堂”或“斋”(只看到一个“水”字)、徽娘文化民俗酒店、高步蟾宫匾额、小河边、堪画客栈、渴渴休闲吧、仰高堂·梦里徽州、流水人家、敬爱堂、胡氏族谱序、追慕堂、巷子里、茗居客栈、旷古斋、耕讀人家、古镇人家、安民楼、黟县重点保护古树群。
能在这飞速变化发展的时代远离现代文明,忘却繁华都市的喧嚣和欲念,置身时光凝滞的古村落,细细品味,慢慢咀嚼岁月留下的痕迹,自有一份难释的情怀。即使不能久住,来这儿待个一天半天,也可以体验片时的安宁。
西递村东西长700米,南北宽300米,平面呈船形,占地16公顷,现有居民320户,1100人。它发展于明朝景泰年间,明嘉靖至清乾隆时期鼎盛。西递之所以兴旺,原因主要是村中屡出高官和富商,聚集了大量财富,有了较雄厚的经济基础。但是在封建社会,建筑府第宅院是有严格等级规范的。徽商只能尽可能地选用上好的石头、木材,在精雕细刻方面下功夫,以此炫耀财富与地位。所以在西递,精美的石雕、砖雕、木雕随处可见,如门罩、窗棂、门扇上都能看到这些雕刻。
别了,西递!但愿这儿的环境一直这样保护下去,不仅花儿开放,而且鱼儿欢游,鸟儿歌唱,蜂蝶飞舞,蚂蚱繁衍,天地人互敬互爱、相簇相拥……
1、下集第一幅图片拍于2017年04月19日14点44分。这儿依然是“一线天弄”。用第一幅作压题图片了。
2、这儿肯定是个重要的“堂”。
3、可惜看不清楚,只看出了一个“水”字(右一,古近代写法是第一字)。
4
5
6
7、徽娘文化民俗酒店
8、高步蟾宫匾额
9
10、小河边
11、堪画客栈
12、渴渴休闲吧
13、拐角
14、仰高堂·梦里徽州
15、街巷里边的溪流
16、这个匾额我看着不像真品。若是西递出了个状元,那名声肯定远不止此。
17、流水人家
18、敬爱堂。这才是西递的自豪。
19
20
21、敬爱堂简介。
22、摄影作品。
23、一看就知道是现代人写的。帖反了。
24、也帖反了。
25、胡氏族谱序
26
27
28
29、追慕堂
30、王家花园
31、茗居客栈
32
33、看中了这儿的小景。自拍。
34、巷子里
35
36、旷古斋
37
38
39、两幅对联依次为:
世事让三分天宽地阔,心田存一点子种孙耕。
孝悌传家根本,诗书经世文章。
40、耕讀人家
41、古镇人家
42、蜜蜂
43
44、安民楼
45、黟县重点保护古树群。
46
47
48
49
50、回到了大门口。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