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龙川胡宗宪尚书府参观记之二(皖浙沪旅游58)

(2017-06-16 10:41:17)
标签:

安徽绩溪龙川

胡宗宪尚书府

松公祠徽州官厅

追加胡宗宪谥文祭文

历史

分类: 旅迹苔痕
龙川胡宗宪尚书府参观记之二(皖浙沪旅游58)


       龙川胡宗宪尚书府参观记之二(皖浙沪旅游58)                    
                                刘福新


此篇博文里的建筑有“忠义堂”、松公祠、徽州官厅等。
有对于胡宗宪追赠的“谥文”和“祭文”。
《谥文》中说他“气量 沉雄,才华横溢,镇守东南,抚卫西北,竭十年狥国之志,遗七省生灵之安,” “人臣尽力宣忠,大功岁久弥彰。”给予了他高度的评价。
《祭文》中也说胡宗宪“秉赋大才,倜傥雄奇。怀平 海之宏志,肩靖国之重荷。亲冒矢石,历百战之艰危;料敌设奇,收鲸鲵之恶党。 十年狥国,百战成功。赖先帝之明恩,创千秋之伟业。”
提起明朝嘉靖年间抗击倭寇的战事, 人们大都知道民族英雄戚继光的事迹, 但却很少人知道 戚继光的顶头上司、比戚继光更为重要的抗倭民族英雄、明朝兵部尚书、浙江巡抚、东南七 省军事总督胡宗宪。 他在消灭倭寇战争中担任主帅, 亲临前线, 指挥战争, 最终消灭了倭寇, 立下了赫赫战功,起到无人替代的伟大的历史作用。胡宗宪统帅三军,消灭了为祸二十余年的倭寇,保住了明朝半壁江山。历史 上人们把胡宗宪的功劳与明朝“土木之变”中的于谦相提并论:“不是于胡双少保,大明终作小朝庭”。作为民族英雄,他的地位和作用不仅超过了戚继光, 也超过了宋朝民族英雄岳飞。 可叹的是, 胡宗宪也和岳飞、于谦一样, 下场凄惨, 冤死狱中。与于谦、岳飞不同的是,冤死后的胡宗宪比岳飞、于谦幸运,因为朝廷为他平了反,恢复了名誉和 职位,并加封谥号 “襄懋”。但历史学家们却没有引起重视,以至于几百年来, 英名不彰,青史蒙尘。
因图片太多,有的不显示,也不好打开(电脑配值低就更不易打开),所以分了四集。这一集是“之二”,有图片59幅。除了“余庆堂”和“谥文”两幅外,其余皆改为“中片”。
朋友们可能看出来了,第56集和第57集的图片都不清晰,这是为何?虽说是晴天,但低空弥漫着一层湿气雾气,也就是空气质量不高。我的相机对于空气质量非常敏感,我也实在没有好办法;当然了,本人对于相机性能不能熟练掌握,当也是因素之一。



龙川胡宗宪尚书府参观记之二(皖浙沪旅游58)                          1、将要参观忠义堂。



龙川胡宗宪尚书府参观记之二(皖浙沪旅游58)                                  2


龙川胡宗宪尚书府参观记之二(皖浙沪旅游58)                            3、忠义堂 这是一处纪念有惠于胡家人士的居宅。
也不知怎么拍的?忠义堂没有拍完,直到要出去了,才拍了龙一部分。第四集重点介绍。



龙川胡宗宪尚书府参观记之二(皖浙沪旅游58)                        4


龙川胡宗宪尚书府参观记之二(皖浙沪旅游58)                            5


龙川胡宗宪尚书府参观记之二(皖浙沪旅游58)                                6


龙川胡宗宪尚书府参观记之二(皖浙沪旅游58)                                7


龙川胡宗宪尚书府参观记之二(皖浙沪旅游58)                             8


龙川胡宗宪尚书府参观记之二(皖浙沪旅游58)                              9


龙川胡宗宪尚书府参观记之二(皖浙沪旅游58)                              10


龙川胡宗宪尚书府参观记之二(皖浙沪旅游58)                               11


龙川胡宗宪尚书府参观记之二(皖浙沪旅游58)                               12


龙川胡宗宪尚书府参观记之二(皖浙沪旅游58)                               13


龙川胡宗宪尚书府参观记之二(皖浙沪旅游58)                          14


龙川胡宗宪尚书府参观记之二(皖浙沪旅游58)                         15


龙川胡宗宪尚书府参观记之二(皖浙沪旅游58)                     16、这一幅以及上边的图片13到15,属于松公祠。
松 公 祠,徽州是一个宗族社会。祠堂,成为宗族自治的一种特殊的管理模式。到徽州开族的始祖,必须要做的一件事,就是要造祠堂。随着人口的彭胀,总祠堂下又分派建支祠。支祠下,又建有许多家祠。祠堂文化成为徽州文化的一个特色。主要是追远报本,慎终追远,讲的是《朱子家礼》的“忠孝节义”。故香案之下,有“忠孝节义”四个大字。松公祠,别看它面积小,但它在家族中所起的作用却不少,它续继整个家族香火的生命纽带,给整个家族带来了强大的凝聚力。当年为什么这个家族能七世同堂,就靠宗族精神的。 大家可以看一下挂在墙上的松公派挂线图。从始迁祖胡焱算起,泽阴,即胡宗宪的高祖。泽阴有二子,其中长子若(1403-1480),是胡宗宪的曾祖。若川有二子,其中长子寄龄(1445-1500),为胡宗宪的祖父。寄龄有二子:尚贤、尚仁。次子尚仁(1474-1513),为胡宗宪的生父;长子尚贤(1470―1538),为胡宗宪的养父。 原来胡宗宪与章氏夫人生有三个儿子,大儿子叫胡桂奇,随父征战在外。次子叫胡松奇,明时封为“锦衣卫副千户”,小儿子叫胡柏奇,后迁往山东青州老家定居。只有胡松奇回到绩溪守住家业,克勤克俭,兢兢业业。至此,胡家分为三个支派,这是支系家祠, 可以从挂线谱看出,胡家的宗谱同绩溪其他宗族修谱时一样都修有一个“辈份歌”,龙川胡氏不脱窠臼,也是五个字为一句,每个字的偏旁嵌有水、木、火、土、金,也是含有五行的,于是便出现下列的挂线:……胡锡灿-胡允源-胡树铭-胡炳衡-胡增钰-胡锦涛……。 放置祖宗牌的龛座分为三大格,中格为百世不祧神主,两边按“左昭右穆”规例放置历代祖宗牌位。依规例,家祠堂祖宗牌只供奉儿子、孙子、曾孙、玄孙四代,这四代人全部死尽后就要将其名字过入粉牌,束之高阁,撤下其牌位或火化,或埋入“神主坟”这就是“祧”,也称“四世递迁。”而进入中龛的是光宗耀族有功名功劳者,或德行不亏又出了大价钱买位者,可享受不祧不迁供一百世子孙祭拜的殊荣。



龙川胡宗宪尚书府参观记之二(皖浙沪旅游58)                         17


龙川胡宗宪尚书府参观记之二(皖浙沪旅游58)                          18


龙川胡宗宪尚书府参观记之二(皖浙沪旅游58)                            19


龙川胡宗宪尚书府参观记之二(皖浙沪旅游58)                               20、轿亭


龙川胡宗宪尚书府参观记之二(皖浙沪旅游58)                              21


龙川胡宗宪尚书府参观记之二(皖浙沪旅游58)                             22


龙川胡宗宪尚书府参观记之二(皖浙沪旅游58)                                    23

                        
龙川胡宗宪尚书府参观记之二(皖浙沪旅游58)                               24



龙川胡宗宪尚书府参观记之二(皖浙沪旅游58)                             25、余庆堂



龙川胡宗宪尚书府参观记之二(皖浙沪旅游58)                             26


龙川胡宗宪尚书府参观记之二(皖浙沪旅游58)                          27


龙川胡宗宪尚书府参观记之二(皖浙沪旅游58)                 28、余庆堂(医馆)这是尚书府药堂医馆,这道特设的花瓶式门阙,表示过了此门就“平(瓶)安”了。胡宗宪是文将,也是武官。在武官府第中开有医馆,是为胡宗宪尚书府第四怪。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大凡大药店里的一切,这里全有。只不过微型化而已。其实,也并不奇怪,胡氏家族从医历史较长,从24世太二公始连续五代行医。其中25世士贵行医于苏州;26世再一是武秀才,善正骨理伤,著有《正骨》医书;27世振祖善治蛇毒;28世永泰,相传做过御医,近代有胡震来被誉为“胡家医学”十代传人。     二百多年前,胡家郎中就是在这里坐堂卖药,免费诊病。到了胡宗宪时,虽弃医从仕尚武,然家学嫡传、潜移默化,也使胡宗宪无师自通,熟知医道,并从家乡运去“龙筋”中草药,由他亲自治愈了东南沿海抗倭将士的伤病。如此看来中医世家开中医馆,实属见怪不怪了。这儿的店号“余庆堂”论辈份是400年后“胡庆余堂”老祖宗。据传说,也确实与胡雪岩在杭州开的“胡庆余堂”有关。因为“余庆堂”早在胡雪岩之前的数百年中,已是风靡绩溪甚至徽州附近一带有名的医馆名店店号。胡雪岩开药店,自然想到家乡的“余庆堂”,并想“借光”,将“余庆堂”词序上颠倒了一下,叫“(胡)庆余堂”。后来的事实证明,“胡庆余堂”也确实开得不错。这儿有一牌匾,上面三个金色大字“杏林春”,这是患者为感激胡氏家人医道高明为患者解除痛苦而赠送的。那么,何为“杏林春”?典出《刘仙传》:吴越时,董奉居庐山,为人治病不索谢,令病重愈者种杏五株,轻者一株。成林杏熟,人可以一担谷换一担杏,由人自?褡曰唬?多?裾哂心?虎驱之,杏林也慢慢成为中医的誉称。病家送此匾,乃认为胡氏之医德可比美董奉。



龙川胡宗宪尚书府参观记之二(皖浙沪旅游58)                            29



龙川胡宗宪尚书府参观记之二(皖浙沪旅游58)                               30



龙川胡宗宪尚书府参观记之二(皖浙沪旅游58)                            31


龙川胡宗宪尚书府参观记之二(皖浙沪旅游58)                            32


龙川胡宗宪尚书府参观记之二(皖浙沪旅游58)                             33、会官厅



龙川胡宗宪尚书府参观记之二(皖浙沪旅游58)                              34


龙川胡宗宪尚书府参观记之二(皖浙沪旅游58)                           35


龙川胡宗宪尚书府参观记之二(皖浙沪旅游58)                            36


龙川胡宗宪尚书府参观记之二(皖浙沪旅游58)                              37


龙川胡宗宪尚书府参观记之二(皖浙沪旅游58)                                38


龙川胡宗宪尚书府参观记之二(皖浙沪旅游58)                              39


龙川胡宗宪尚书府参观记之二(皖浙沪旅游58)                             40


龙川胡宗宪尚书府参观记之二(皖浙沪旅游58)                                41


龙川胡宗宪尚书府参观记之二(皖浙沪旅游58)                             42


龙川胡宗宪尚书府参观记之二(皖浙沪旅游58)                               43


龙川胡宗宪尚书府参观记之二(皖浙沪旅游58)                         44



龙川胡宗宪尚书府参观记之二(皖浙沪旅游58)                              45


龙川胡宗宪尚书府参观记之二(皖浙沪旅游58)                                46



龙川胡宗宪尚书府参观记之二(皖浙沪旅游58)             47、提起明朝嘉靖年间抗击倭寇的战事, 人们大都知道民族英雄戚继光的事迹, 但却很少人知道 戚继光的顶头上司、比戚继光更为重要的抗倭民族英雄、明朝兵部尚书、浙江巡抚、东南七 省军事总督胡宗宪。 他在消灭倭寇战争中担任主帅, 亲临前线, 指挥战争, 最终消灭了倭寇, 立下了赫赫战功,起到无人替代的伟大的历史作用。 胡宗宪生于绩溪龙川胡氏家族。胡家世代为官,其伯祖父胡富曾任明朝南京 户部尚书, 其父胡尚仁是个知书达理的乡绅。生在这样一个地位显赫且有浓厚书 卷气的家庭,胡宗宪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日学文,夜学武,二十岁不到,其文 才武功已闻名江南。常与江南名士结交游猎,不愿进入仕途。其父胡尚仁见儿子 宗宪有将相之才, 况国家正在用人之际, 不出来施展才华做一番事业, 未免可惜, 就劝他进京赶考,谋取功名。嘉靖十九年,胡宗宪考中进士,先在刑部见习,又先后任山东益都知县、浙江余姚知县,继而赴北强抗击鞑靼,任山西宣大监察御 史,再赴南国平定苗民叛乱,任湖广巡按监察御史。嘉靖三十三年,调浙江抗击 倭寇,先后任浙江巡按监察御史,兵部左侍郎、都察院佥都御史,总督浙、直、 闽、赣等处军务,浙江巡抚,兵部尚书、少保兼太子太保,部察院右部御史等职。 做出了一番彪炳史册,轰轰烈烈的大事来。 胡宗宪统帅三军,消灭了为祸二十余年的倭寇,保住了明朝半壁江山。历史 上人们把胡宗宪的功劳与明朝“土木之变”中的于谦相提并论:“不是于、胡双 少保,大明终作小朝庭”。作为民族英雄,他的地位和作用不仅超过了戚继光, 也超过了宋朝民族英雄岳飞。 可叹的是, 胡宗宪也和于谦、 岳飞一样, 下场凄惨, 冤死狱中。与于谦、岳飞不同的是,冤死后的胡宗宪比岳飞、于谦幸运,因为朝廷为他平了反,恢复了名誉和 职位,并加封谥号 “襄懋”。但历史学家们却没有引起重视,以至于几百年来, 英名不彰,青史蒙尘。
《谥文》中说他“气量 沉雄,才华横溢,镇守东南,抚卫西北,竭十年狥国之志,遗七省生灵之安,” “人臣尽力宣忠,大功岁久弥彰。”给予了他高度的评价。


龙川胡宗宪尚书府参观记之二(皖浙沪旅游58)                       48、祭文
《祭文》说:胡宗宪“秉赋大才,倜傥雄奇。怀平 海之宏志,肩靖国之重荷。亲冒矢石,历百战之艰危;料敌设奇,收鲸鲵之恶党。 十年狥国,百战成功。赖先帝之明恩,创千秋之伟业。”



龙川胡宗宪尚书府参观记之二(皖浙沪旅游58)                           49


龙川胡宗宪尚书府参观记之二(皖浙沪旅游58)     50、徽州会官厅是尚书府接待官员,好友议事、唱和的地方,也是一座建筑精湛、雕刻美奂的厅堂。大门楼上砖雕图,上面四块“元宝”,依次为“琴、棋、书、画”。中横枋为“绵纹”、“菊花”。锦纹,暗指“锦绣徽州第一家”,“菊”与“居”谐音,有安居、同居的意思。额枋板中间鹿、鹤、松树、喜鹊,寓意禄(鹿)来报喜,“松鹤延年”。左为“文武一堂”,右为“宾客来贺”。下面雀替左为三狮、彩球、金钱,暗喻三代荣华富贵。右边双狮、彩球、书,暗喻“太狮少狮,文经武略”。大门加平息木门阶,意谓“步步登高,连升三级”。结构虽然仍是“通转对堂式”,但有两个特点。一:上无楼,仿宗庙享堂的规制,前用拱形“软山式”顶架,后用尖形“硬山式”顶架,既巍峨轩敞,又因无楼无人在上方走动,显示了肃穆与威严。二:下堂不设房,形成“曰”字,是为“进门昌字”寓意,与从善堂的“倒堂昌字”换了一个边。“倒堂昌字”坐在上堂往下看,基于自我。另一方面,“官厅”分上堂和下堂,下堂不设厢房,敞开厅室,秉承了“先后有序、主次有别”的传统观念,尊卑、长幼客人一起到来时,可分上下堂安座。对不同级别的官员有不同的约束和规定,毫不遮掩地体现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因此有“坐上堂可观全厅”的大一统之感。



龙川胡宗宪尚书府参观记之二(皖浙沪旅游58)                             51


龙川胡宗宪尚书府参观记之二(皖浙沪旅游58)                              52


龙川胡宗宪尚书府参观记之二(皖浙沪旅游58)                            53


龙川胡宗宪尚书府参观记之二(皖浙沪旅游58)                             54


龙川胡宗宪尚书府参观记之二(皖浙沪旅游58)                            55


龙川胡宗宪尚书府参观记之二(皖浙沪旅游58)                           56


龙川胡宗宪尚书府参观记之二(皖浙沪旅游58)                                 57


龙川胡宗宪尚书府参观记之二(皖浙沪旅游58)                             58


龙川胡宗宪尚书府参观记之二(皖浙沪旅游58)                             59、可能是“灯台”——放蜡烛的地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