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瞻寿县报恩禅寺杂记(皖浙沪旅游18)

标签:
寿县报恩禅寺关于毛主席指示关于寺中珍贵文物我对寿县人力车的看法旅游 |
分类: 旅迹苔痕 |
瞻仰寿县孔庙之后,接着观瞻寿县报恩寺。我已从寿县西大街的“寿县古城区示意图”上进一步明确了报恩寺的位置,离得西大街上的孔庙很远。
我在这座楚国古都里踟躇着,过来了一辆人力车。不知为什么,我自幼觉得坐人力车是一种罪恶,所以旅游从不坐“剥夺别人体力”的车辆,去年秋天在平遥古城苦于寻不到公交才坐了一回,还惹得老伴疼惜那10元钱,嘴撅得老高。从此后有了新认识——城市里驾着人力车的中老年人也是需要挣钱养家的,付款坐人力车亦属“双赢”,何乐而不为?驾人力车的是位老年人,说到报恩寺8元,我没讨价还价,爽快地答应了。车开了一阵子,远远地望见了一座城门,我问是什么建筑物?人力车夫答曰:是东城门。我一愣,还没拍寿县东门呢?我要求去看看,驾车者说要拐一个很大的弯,再交2元,共10元。更痛快地答应了。归家后看寿县人力车网络帖子,众说纷纭,有人说只需2元,这个我却不信,那么远的路程,8元钱也算是便宜了,那是车夫用自己的双脚蹬出来的路啊!
在寿县,除了对孔庙摆摊买卖古董有看法外,其它所见所闻都是令我满意的。譬如,人力车夫拉我拐了个弯抵达东门,我一溜小跑赶紧滴拍完了寿县东城门和瓮城。实际上,我赚了个大便宜,不就是2元钱吗?这段时间,人力车夫可以寻到另一回营生,我拍东城门给他耽搁了不是?
等我们到了报恩寺,不由得一愣,这附近的建筑物拆除的差不多了,要是我与老伴徒步行进,抵达报恩寺是相当困难的,因为沿途都是窄巷子,没有丝毫指示标记。
该介绍报恩寺了。
据《寿州志》记载,此寺始建于唐贞观年间(公元627-649年),迄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全寺总面积14700多平方米,其规模之大,建筑之雄伟,在江淮大地上可谓首屈一指。西大寺巷的尽头,便是报恩寺了。
越过高大红色的照壁,迈进山门,即到第一进大院,院内苍松翠柏,郁郁葱葱。院正中是宋塔地宫,原为九级的北宋舍利砖塔,后倒塌六级,残存的三级因危及游人安全,
于1977年拆除。清基时发现了塔下的地宫,地宫有彩绘壁画及金、银棺等珍贵文物。再穿过二佛殿,便来到第二进深院,两棵千年银杏遮天蔽日,把金碧辉煌的大雄宝殿和东西廊房掩映在绿荫之中。
飞角流丹的大雄宝殿,是报恩寺的主建筑物,建在一米多高的石基上,更显威严庄重。殿面五间,进深三间,殿门前有长廊,
立石质方形廊柱,柱面有花鸟浮雕,门东一柱础上有“石羊抵头,画面生动逼真,此为“寿州内八景”之一景。大殿内东、西、
北三面是省级重点保护文物泥塑十八罗汉和唐、宋、明、清四代的木雕、铜铸造像等几十尊,神态各异,栩栩如生。进入殿门,正中摆放着半人高的铜香炉,你别小看它,州人都知道这叫“城里城此亦为内八景中之一景。大殿门两旁墙上嵌着大书法家赵孟頫所书的“南无释迎牟尼佛”七个大字和清书法家梁谳为此七字
作跋的两方石刻。大殿东侧是僧祖堂及涤尘精舍。
进入大雄宝殿,为了拍下正面三座佛像供读者瞻仰,我默默祷告:“佛祖啊,我想拍下您来让读者瞻仰,没有任何恶意,不敬之举,还请原谅!”
不过,我与老伴观瞻的内容不多。这与没有向导有关系,也与报恩寺正在维修有关系。
百度搜到一首诗颂,但查不到出自何人之手?诗曰:
信步东禅寺,夕阳古塔尖。院深藏野竹,垣矮如远山。端坐佛含笑, 颂经僧不闲。一声清葵动, 明月送人还。
这首《游东禅寺》诗中所指东禅寺,就是寿县城内的千年古刹报恩寺。
飞角流丹的大雄宝殿,是报恩寺的主建筑物,建在一米多高的石基上,更显威严庄重。殿面五间,进深三间,殿门前有长廊, 立石质方形廊柱,柱面有花鸟浮雕,门东一柱础上有“石羊抵头,画面生动逼真,此为“寿州内八景”之一景。大殿内东、西、 北三面是省级重点保护文物泥塑十八罗汉和唐、宋、明、清四代的木雕、铜铸造像等几十尊,神态各异,栩栩如生。进入殿门,正中摆放着半人高的铜香炉,你别小看它,州人都知道这叫“城里城此亦为内八景中之一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