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故事)大唐都村轶事


标签:
大唐都村村名溯源大唐都村轶事大唐都村风光图片 |
分类: 昌乐村影 |
大唐都是以前的村名,不知何时析为唐前、唐后?曾用名唐杜村,原属北岩镇,今归乔官镇。这是一个古老的村落,唐朝时即有唐姓和杜姓居之,故名“唐杜村”。明中期张姓自山西迁入,渐改名唐都。
大唐都村轶事不少,这在周围十里八村是很有名的。现根据本人了解资料只说三件。
第一件:张姓迁入,应了南蛮子谶语。
据张姓族谱记载,张姓迁入之初,有“南蛮子”风水先生徜徉此地良久,似有诧异之色,忽开口道:“三山夹一洼,不出煤炭出大家。”张姓某齿德者知之,暗自思忖,唐杜村名实在不吉,渐改村名为唐都。“都”者,“都会”也,村名立显风骚。
自张姓迁入后,应了那南蛮子的谶语,唐都村迅速发展起来。有张帆锷(谐音)者,凭睿智致富,有一传说,极夸豪富,张帆锷鋳一銅锄,十二年间仅仅是为了伺候老婆坐月子锄葱花子用的。
第二件:清朝“九头案”。
一寡妇天生狐媚,与八个男人乱性,淫水长流,不日,恼其一人(相好者),将其毒害。俗语说:“打一百板墙,没有不透的风。”此事渐被其中六人(相好者)探知,六个男人看事不妙,遂起杀心,先下手为强,寻个机会,将寡妇诱杀,并将寡妇骨头煮了,以泄心头之愤。不久,昌乐知县微服来此私访,侦知案子原委,对一个半大孩子说:“这件案子与你无关吧?”昌乐知县意在怜恤,不欲加罪。谁料半大孩子不知就里,说出一句话:“我就是搢了搢腿。”(“搢”是谐音,土语,“拉扯”的意思)知县说:“本以年少,不欲加罪,留个活口,看来你是自送性命了。”
为何称为“九头案”呢?寡妇先毒害一人,后被六人诱杀,六人当然被捕判死刑,后加一个小半大孩子,谓之“九头案”。
第三件:“解放初”的一件命案。
“八路”打潍县,潍县被攻克。某青年,为解放潍县抬担架者,看到潍县、昌乐已经解放,想念父母,要回临朐县老家。一块儿出来的民夫说:“这里都是八路的天下了,回就回吧,没有事儿的。”可谁知,临朐的民夫回家途中,被大唐都乡丁(国民党地方武装)抓住了,活埋了。因土层不深,小青年爬出来了,又被打死了。
本人仅仅根据了解到的情况,简明扼要叙述大略经过,不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