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历史的拐点·汉匈之战(三)
刘福新
2016年8月24日夜间,本人没看完,实际上电视没有演完,我也就没能翻拍完。有一个官职是应该格外留意的,因为一场很有把握的胜利就毁在这个小官职手里。什么官职呢?是“尉史”。尉史,汉代官职名称。汉边塞郡每百里置尉一人,其佐贰有士史、尉史各二人,任巡逻警戒之职。马邑之谋坏在了一个胆小怯懦的尉史身上,莫非这是天意?
既然以王恢为代表的主战派赢得了汉朝文武官员间的辩论,汉武帝也下定决心与匈奴开战。王恢、聂壹等人决定诱敌深入,一场堪称完美的计划却有了疏漏。我就想,为何汉族人里有那么多的胆小鬼呢?一个担任巡逻之职的尉史毁掉了一场汉族人的战争。
这反映了一个问题:被匈奴俘虏的尉史知道打仗的消息是因为这场埋伏的动作太大了。管理链条一旦过长,就会自己产生障碍。全国的举国行动,随便的一个人都知道的事情,本身就不符埋伏这件事的性质。
后边的我没看,但我是历史教师,这些历史史料早就熟稔在心,后边的胜利给学生讲过不止几十次了,所有后边的胜利我也可以讲了。汉朝对匈奴战争的胜利,的确是中国历史的一个重要的拐点,经此一战,一个民族通过胜利成型了——汉族。也奠定了这个民族此后几百年在这个区域内的地位。如果汉朝软了瘫了,华夏文明的存续都是一个大大的问题!人类历史上那么多的先进文明都是湮灭于蛮族的征服,而汉朝对匈奴的胜利则奠定了华夏文明继续发展的基础。
【关于图片】:主要是为了请大家看图片里的文字,否则许多拍虚了和拍坏了的片子我是不会上传的。
1、回顾秦朝的历史往事。
2、边境要塞马邑。
3、故事从马邑城头上挂着的的人头开始了。这就是策划好了的“马邑之谋”。
4、汉朝商人聂壹是一个知情人和谋划者。
5、聂壹是马邑的土豪。
6、还是个商人。
7
8
9
10、朝廷里有个重要人物叫王恢。
11、王恢与聂壹有关系。
12
13
14
15
16
17
18
19、计策是从杀马邑的县令开始的。杀别人不行,非得杀这个县令?
20
21
22
23
24
25
26
27、军臣单于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要过五州。
37、有一个官职是应该格外留意的,因为一场很有把握的胜利就毁在这个小官职手里。什么官职呢?是“尉史”。尉史,汉代官职名称。汉边塞郡每百里置尉一人,其佐贰有士史、尉史各二人,任巡逻警戒之职。
38
39
40、这就是扮演尉史的演员。
41
42
43
44
45
46、寻找的这个演员很妥当,有一个胆小鬼的样子。
47
48
4t9
50、军臣单于以手加额。
51、哎呀,我的妈呀!幸亏逮住了汉朝的这个尉史,否则就全完了。
52
53
54
55、匈奴不会对汉人赶尽杀绝,因为在他们眼里,如果汉朝可以为他们提供粮食金银珠宝,而他们自己又不用出劳动力,何乐而不为。在白登山一战中,刘邦溃败而逃,从此心里留下了一个死结。汉朝屈服了,直到汉武帝发兵再次出征匈奴。以前为什么没有攻打匈奴,一是我们找不到他们,游牧民族在草原上飘忽不定;二是我们一路北上旅途劳累不适宜跟养精蓄锐的匈奴对抗。但是之前诱敌深入的计划,没有奏效后(因为抓到了一个汉朝的俘虏,把埋伏的事情透露了),没有了和亲,就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56、汉武帝做梦也想不到,马邑之谋泡汤了。
57
58
59
60
61、就是这个胆小鬼。
62、
这反映了一个问题:被匈奴俘虏的尉史知道打仗的消息是因为这场埋伏的动作太大了。管理链条一旦过长,就会自己产生障碍。全国的举国行动,随便的一个人都知道的事情,本身就不符埋伏这件事的性质。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6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因了这场战役的泄露,失败了。主战派代表王恢一袭白绫结束了生命。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