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迁三十年之后的董庄


标签:
搬迁三十年的董庄原来与孙家庄隔河相望现址与大唐都为邻李孙左刘四姓图片 |
分类: 昌乐村影 |

还在采访孙家庄子的时候,曾听向导葛春英说过一句话:“那个庄叫董庄,以前就在‘后河’的对面,后来搬到大唐都南边去了,离着孙家庄远了。”当时,我远远地拍下了搬迁后的董庄。在走访董庄期间,又听妹夫邓汉军叙说:“84年搞乡改(公社改称乡或镇,谓之乡改)以后,董庄才搬迁到现址,搬迁以前,这个现址只有一个小诊所。”妹夫那时候负责北岩公社的林业,每个村子都要跑,提供的信息当然是准确的。至于具体哪一年搬迁到现址,他也不清楚了。姑且以1984——1986年算吧,到今年(2016年)也有三十年了,故而拟了这个题目。
另,据闻:这个董庄有个“台属”是最早一批回老家探亲的。大概也是1986年的事儿。
对于搬迁的村子,我是丝毫不感兴趣的。为什么?没有历史底蕴!尽管街道整齐,房屋新鲜,可一进村立即感到了轻浮和无聊。拍什么呀?没有大树,没有老屋,仅仅拍一拍硬化了的地面而已。远远地望见了一堆火,妹夫指着说:“原先的董庄就在那堆火的西边。”大概新址与旧村也就一华里多一点儿,年龄稍长的村民可以指着西边对后生们说:“看哪,那里就是咱们的老家呀!”
采风时,听到梆子响,进去了个卖豆腐的,我也买了两份,一份自留,一份给陪我采风的妹夫。还有几个村民凑了过来。脑子里萌生了四句顺口溜:“耳边听得梆子响,卖豆腐的进董庄,正巧没有题材拍,这下可是帮了忙。”
董庄,曾用名董家庄,行政原属北岩镇,今归乔官镇。元朝已有村,董姓居住,名董家庄。1981年更名董庄。董庄如今的姓氏有:李、孙、左、刘。董姓已绝迹。啊,又是一个村名与实际姓氏不符的村庄。


前一篇:翻拍的电视昌乐新闻暨本人最新消息
后一篇:西唐都(小唐都)拍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