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瞻临汾尧庙(下)


标签:
临汾尧庙下集尧庙甬道两旁器物网络资料的谬误关于我的图片杂谈 |
分类: 旅迹苔痕 |
下集主要介绍一下陈列于尧庙甬道两旁的器物,不知读者注意过没有?这些器物上集里已经上传了不少。据资料,陈列于尧宫甬道两旁的器物是出土于陶寺文化遗址的、四五千年前(注意:许多网络资料里的时间是700年前,这是极为谬误的!因为每一件器物都标着“尧生活时期的器物”,包括百度在内的网络资料不知出于何种目的,据我猜测是故意将下载者引入歧途。我们不妨稍稍计算一下:尧生活的年代是公元前2377年——公元前2259年,即使尧去世的年代公元前2259年,加上公元(实际上是公元后)2016年,也已经4275年了。岂有“700年前”的道理?若说是“700年前”,也就是元末明初,这个很好计算,2016减去1368(明朝建立于1368年)是648年,当然处于元朝时期,这算什么古代器物?所以请各位下载资料的时候一定要详细检查,不可完全依赖网络)我们祖先的生产方式,其中包括生产工具、生活用品、生活器具、以及礼仪用品和乐器等。这些文物石雕生动地展示了尧时期的生活和文化,使尧庙更具有历史实证和文化内涵。
我还想说一件事儿,如今在新浪博客图片系统上传图片很不容易,我的图片又很大,就更增加了上传难度,发一篇博文要耗费很多精力和体力。我为何明知上传难度大,却不舍得将图片缩得小小的呢?我费心劳力地将图片PS了,像素是那么清晰,我缩小的时候都有一种负罪感,但是不缩小又传不进来,尽管新浪博客标明可以上传10MB的特大图片,可你一旦上传这么大图片,十有八九是失败的,这是个很大的矛盾。我一直觉得,好好的摄影作品都被弄坏了——真是没办法,谁让我传到新浪网呢?
由此,引出另一件事儿,诸位朋友到我这儿做客,我非常欢迎,但不要复制粘贴我的图片,即使是新浪博客好友借用,也请告诉我一声,评论栏与留言板皆可,否则让我看到,真是五味杂陈,批评你吧,多年的友情烟消云散,不批评你吧,我这人又是个急性子,你说咋办?

在尧宫门前的广场西侧,有高达6.6米,长达100米的千家姓纪念壁,以长城造型,花岗岩构筑,气势宏伟,可谓天下之最。纪念壁镌刻1566个姓氏,以中国传统书法真、草、隶、篆四种字体雕刻,并镶有“华夏子孙,同根共祖”八个显赫大字。纪念壁前的“叶落归根”大型铜雕,象征着中华民族源远根深,有着浓厚的血脉联系。
前一篇:沉痛悼念大姐夫王清德
后一篇:临汾华门及其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