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州署衙行歌(第二集)
——我的山西之旅第七十九集
刘福新
霍州署,顾名思义,古代霍州知州办公和住宿的地方。霍州署整个景点就是中国古代官府衙门的全景再现,如果你对历史感兴趣,或者喜欢看古装剧,我还是建议来看一看的。一进门就左右两边就是知府大门政府班子的各种办公室,正中间是知府大堂,过了大堂是二堂,再往里面就是知府的内宅了,除了有知州、知州子女的住房,还有家庙、花园等等,看完后很羡慕知州老爷家的大院子。
如果你看了几十年的古装剧,官员们的后院大家应该见过很多了,但你只有去过了才会知道影视表现的始终是虚构,实际上的官府和电视上差别还是很大的。
霍州署始建于隋唐,距今已有1300年历史,现存建筑为元明清三代遗存。这里的楹联、石碑、牌匾,充分体现了古人的为官之道和做人之道。值得现代的官员认真地学习吧?
我看到有一个“慈禧西行展馆”匾额,这个匾额不妥。虽然慈禧在历史上是个被批判的人物,但这个牌子未能注明她的身份,是不合适的。应改为“慈禧太后展馆”。
对联很好,可以说这幅对联余味绕梁三日不绝!
先看上联:“作恶必报,作恶不报,祖宗必有余德,德尽则报;”
再看下联:“行善必昌,行善不昌,祖宗必有余殃,殃尽则昌。”
很可惜,这么好的一幅对联却挂错了位置。见图80和图81的注脚。
下边四行字是我前天深夜打的——
过零点了,检测了一遍电脑,来发第二集。看看图片能否上传?能上传几幅就几幅吧,白天是绝对传不进来的。这几天,让图片上传系统搞得很狼狈!
连续三次上传失败,一幅片片也传不进来。算了!但我要留下私密博文发布时间。嘿嘿,发布都不成——
1、这一幅对联当然挂对了,至于对联内容,请来访者自己在评论栏打出来。
2
3
4、见图1
5、见图1
6
7、鉴心堂
8、法行无亲令行无故
9、赏疑唯重罚疑唯轻
10、客座
11、签押房
12
13
14
15
16、康熙皇帝圣喻十六条诗解
17、曾国藩劝诫浅语
18、明太祖朱元璋圣喻六条
19、宋真宗赵恒圣喻文臣七条
20、五代后蜀主孟昶御撰颁令箴
21、颁令箴白话解
22、正堂
23、官吏的来历
24、官吏的品级
25、官吏的俸禄
26、官吏的考核
27、官吏的奖惩
28、知州与两个副手的官牌仪仗
29、落第秀才韦若灿三难霍州知州徐宏大的故事
30
31
32
33
34、康熙帝西巡
35、康熙帝亲笔题联
36、伴驾官索贿
37、知州李绍祖自刎,州民联名上告。康熙帝命刑部押解贪官赴霍州枭首示众。
38、用这幅做压题图片了。
39、事出于公诸君何妨至室
40、吏本非俗我辈还须慎微。
41、宵旰堂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这一幅楹联,我在第一集的正文里已经说过了。
这幅对联对做官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阐述了好官的标准,譬如“法合理与情,倘能三字兼收,庶无冤狱;清须勤且慎,莫谓一钱不要,便是好官。”天理国法人情与清慎勤犹如经纬之线,是封建时代为官者的官德官格框架,正如楹联所说,廉洁只是好官的要义之一。这令人更为感慨!
56
57、上联:州事即国事,处置皆须恭慎
58、下联:习俗乃民俗,察循悉当洞微。
59
60
61、知州出行的官轿
62
63
64
65
66
67、护书
68、公函信套
69、诰命夫人的头饰品
70、状元及第紫色盒
71、功牌
72
73、开道的仪仗之一——铜锣
74、紫檀木鸣号
75
76
77
78、慈禧西行展馆。这个匾额不妥。虽然慈禧在历史上是个被批判的人物,但这个牌子未能注明她的身份,是不合适的。应改为“慈禧太后展馆”。
79
80、牌子不妥,对联也挂错了。下联怎么挂在了上联的位置?
81、这一句的末字是“报”,仄声字。是上联,不应挂在下首。
这幅对联余味绕梁三日不绝!
先看上联:“作恶必报,作恶不报,祖宗必有余德,德尽则报;”
再看下联:“行善必昌,行善不昌,祖宗必有余殃,殃尽则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