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感受绵山(第三集)

(2016-12-14 09:57:13)
标签:

感受绵山第三集

大罗宫景区

栖贤谷景区

上传图片慢死了

旅游

分类: 旅迹苔痕
感受绵山(第三集)
 
                      感受绵山(第三集)
 
                           ——我的山西之旅第七十五集
 
                               刘福新
 
绵山有个特大的“大门”,也可以称为“大牌坊”。初访者(本人就是初访者)往往觉得仅仅是一个大门而已,过去或不过去无所谓,错了,这个大牌坊的那边是另一层天。那边的车可以将游客拉到另一个比较大的景点——大罗宫。但凡买了门票,一进绵山景区,时时处处可以上车下车,这一点是值得称赞的。
天气不好,到了大罗宫喝小酒吃午饭,景点在山半腰,在下边拍几幅照,不爬山了。
本篇博文正文可将大罗宫简介一下。大罗宫游览区,当地人俗称“中岩”。“三清上,曰大罗”。道家认为天有三十六重,三十六重之上为大罗天,因此这座宫殿为大罗宫,意为最高的仙宫。
大罗宫依山而建,层楼杰阁,画栋雕梁,金碧辉煌。整个建筑群面积为三万多平方米,共十三层组成,总高110米,游客称赞“可以与布达拉宫相媲美”,可谓天下道家第一宫观。
  大罗宫始建年代不详,据传在春秋时介子推来绵山隐居,就有道家人物活动的遗迹,东汉时已有部分殿庙初具规模。唐开元十一年(723),玄宗皇帝南出雀鼠谷时,专程驾幸绵山缅怀前朝圣祖功德,感戴绵山诸神护佑李唐王朝的恩典,降旨敕修大罗宫诸殿。以后宋代元佑年间、明万历年间、清代康乾年间官方与民间屡加修葺。至1940年遭日军焚毁,1998年三佳公司在原址上重修,才成为今日胜状。
这篇博文配图还有另一个景区栖贤谷的一部分。
网络太差劲儿,图片上传速度太慢了,所有网页刷新好几次也不显示。
 这篇博文配图先后上传了不下二十次,终于差不多了。图片注脚不打了,一点儿情绪也没有了。
 

感受绵山(第三集)1、绵山有个特大的“大门”,也可以称为“大牌坊”。初访者(本人就是初访者)往往觉得仅仅是一个大门而已,过去或不过去无所谓,错了,这个大牌坊的那边是另一层天。那边的车可以将有课拉到另一个比较大的景点——大罗宫。已经13点29分了。
 
 
 
感受绵山(第三集)  2、将游客拉到了另一个比较大的景点——大罗宫。但凡买了门票,一进绵山景区,时时处处可以上车下车,这一点是值得称赞的。13点47分,车到大罗宫。
 
感受绵山(第三集)                3、不得不改设为“中片“。可依然上传受阻。


感受绵山(第三集)                   4
 
 
感受绵山(第三集)               5、这里就是绵山的大罗宫风景区。
好不容易又上传了一幅。(看来,非得指着零点后上传图片了。)


感受绵山(第三集)                     6
 


感受绵山(第三集)
                        7

 


感受绵山(第三集)                           8

 



感受绵山(第三集)                         9

 



感受绵山(第三集)                         10、这幅做压题图片

 



感受绵山(第三集)                      11

 



感受绵山(第三集)                            12

 



 

感受绵山(第三集)                     13、给我老伴在这儿拍照。
 
 
 
上传一幅图片,得反复五六次,从上午9点57分到现在(14点05分),仅仅上传了13幅图片。实在没办法了,我也不想与它较劲了,先发布了以后看机会再补充吧。一般来说,要等到零点前后上传图片了。
我不知道其他的新浪网友有没有遇到这么郁闷的遭遇?
 
 
 
 
 
感受绵山(第三集)

感受绵山(第三集)

感受绵山(第三集)
         这三幅是倒数第二次上传的,按次序就在这里。反正乱七八糟了。
 
 
 

挑选几幅图片,进一步缩小,看看能否传进来?

 
 
感受绵山(第三集)我也没法子排列序号了,是从中间“抠”出了几幅片子。
 
 
 


感受绵山(第三集)                                 栖贤谷简介。

 



感受绵山(第三集)                                  同上



 

感受绵山(第三集)                  在栖贤谷拍了一幅芙蕖图。
 
 
 
感受绵山(第三集)这一幅是最后传进来的。又接连缩小了两次,方得传进来。

 
 

不甘心呀,再上传几幅图片
 
 
感受绵山(第三集)         这一幅上传到第五次才成功。时间是2016年12月14日17点15分。
 
 


感受绵山(第三集)   上一幅编号6728(照相机里边的编号),这一幅6729,与上边四幅是紧连这的。传上了这两幅,后边又不行了。

 

 再一次上传,我就不信这个邪!

(不行了,传不上了,我怀疑与狗娘养的“网管”有关!)

 

 

 19点24分再一次上传,看看如何?

 

感受绵山(第三集)

感受绵山(第三集)

 

 感受绵山(第三集)

感受绵山(第三集)

感受绵山(第三集)

感受绵山(第三集)

感受绵山(第三集)

感受绵山(第三集)

感受绵山(第三集)

感受绵山(第三集)

感受绵山(第三集)

感受绵山(第三集)

感受绵山(第三集)

感受绵山(第三集)

感受绵山(第三集)

感受绵山(第三集)

感受绵山(第三集)

感受绵山(第三集)

感受绵山(第三集)

又上传了19幅(编号6737——6759),算是“我得着了!”——19点40分

 

 

 19点46分再一次上传

 

 感受绵山(第三集)

感受绵山(第三集)

感受绵山(第三集)

感受绵山(第三集)

感受绵山(第三集)

感受绵山(第三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