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绵山(第三集)

标签:
感受绵山第三集大罗宫景区栖贤谷景区上传图片慢死了旅游 |
分类: 旅迹苔痕 |

绵山有个特大的“大门”,也可以称为“大牌坊”。初访者(本人就是初访者)往往觉得仅仅是一个大门而已,过去或不过去无所谓,错了,这个大牌坊的那边是另一层天。那边的车可以将游客拉到另一个比较大的景点——大罗宫。但凡买了门票,一进绵山景区,时时处处可以上车下车,这一点是值得称赞的。
天气不好,到了大罗宫喝小酒吃午饭,景点在山半腰,在下边拍几幅照,不爬山了。
本篇博文正文可将大罗宫简介一下。大罗宫游览区,当地人俗称“中岩”。“三清上,曰大罗”。道家认为天有三十六重,三十六重之上为大罗天,因此这座宫殿为大罗宫,意为最高的仙宫。
大罗宫依山而建,层楼杰阁,画栋雕梁,金碧辉煌。整个建筑群面积为三万多平方米,共十三层组成,总高110米,游客称赞“可以与布达拉宫相媲美”,可谓天下道家第一宫观。
大罗宫始建年代不详,据传在春秋时介子推来绵山隐居,就有道家人物活动的遗迹,东汉时已有部分殿庙初具规模。唐开元十一年(723),玄宗皇帝南出雀鼠谷时,专程驾幸绵山缅怀前朝圣祖功德,感戴绵山诸神护佑李唐王朝的恩典,降旨敕修大罗宫诸殿。以后宋代元佑年间、明万历年间、清代康乾年间官方与民间屡加修葺。至1940年遭日军焚毁,1998年三佳公司在原址上重修,才成为今日胜状。
大罗宫始建年代不详,据传在春秋时介子推来绵山隐居,就有道家人物活动的遗迹,东汉时已有部分殿庙初具规模。唐开元十一年(723),玄宗皇帝南出雀鼠谷时,专程驾幸绵山缅怀前朝圣祖功德,感戴绵山诸神护佑李唐王朝的恩典,降旨敕修大罗宫诸殿。以后宋代元佑年间、明万历年间、清代康乾年间官方与民间屡加修葺。至1940年遭日军焚毁,1998年三佳公司在原址上重修,才成为今日胜状。
这篇博文配图还有另一个景区栖贤谷的一部分。
网络太差劲儿,图片上传速度太慢了,所有网页刷新好几次也不显示。


好不容易又上传了一幅。(看来,非得指着零点后上传图片了。)
上传一幅图片,得反复五六次,从上午9点57分到现在(14点05分),仅仅上传了13幅图片。实在没办法了,我也不想与它较劲了,先发布了以后看机会再补充吧。一般来说,要等到零点前后上传图片了。
我不知道其他的新浪网友有没有遇到这么郁闷的遭遇?
挑选几幅图片,进一步缩小,看看能否传进来?
不甘心呀,再上传几幅图片
(不行了,传不上了,我怀疑与狗娘养的“网管”有关!)
又上传了19幅(编号6737——6759),算是“我得着了!”——19点4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