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同市九龙壁参观小记

(2016-11-24 16:27:34)
标签:

朱元璋第十三子

代王朱桂府前照壁

距今600年

北京魏国栋夫妇

图片

分类: 旅迹苔痕
大同市九龙壁参观小记                 
                 大同市九龙壁参观小记

                      ——我的山西之旅第四十七集

                            刘福新

     2016年10月2日下午,老伴在旅馆休息(见上集),独自一人去参观九龙壁。之前,在千叶眼镜店购买了一幅眼镜(见上集)。然后乘坐“临4路”到了“西门外”,再转38路去九龙壁。沿途拍了几幅片,放于九龙壁“正片”之下。
   抵达九龙壁之后,幸遇北京市的魏国栋夫妇。
   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城区和阳街(原大东街),建于明代洪武末年,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三子代王朱桂府前的琉璃照壁,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壁高8米,厚2.02米,长45.5米。壁上均匀协调地分布着9条飞龙。两侧为日月图案。壁面由426块特制五彩琉璃构件拼砌而成。9条飞龙气势磅礴,飞腾之势跃然壁上。阳光下壁顶的琉璃瓦光彩耀眼,正脊上的两条金色卧龙,栩栩如生;壁面上九条琉璃彩龙,或盘曲回绕,搏浪嬉珠,或昂首奋身,吞云吐雾;巨大的须弥座,上面中腰雕刻着狮、虎、象、鹿、狗、麒麟、飞马,有的奔腾如飞,有的翘尾回首,还有的款步而行,形象十分生动。


大同市九龙壁参观小记   1、九龙壁,位于大同市城区东街路南,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上一句所说的“东街”,即原来的“大东街”,现在叫做“和阳街”。“路南”这两个字特别重要,因为是路南,大门口也就坐南朝北,九龙壁也就坐南朝北了。


大同市九龙壁参观小记2、我的相机比较低级,是佳能600D。我退到北墙根,也含不过来。九条龙顶多也就拍到这个程度了。



大同市九龙壁参观小记   3、
我刚进去的时候,遇一小伙子,他问我:“明朝藩王的照壁,不应坐北朝南吧?”我佩服这位小伙子,觉得他懂民俗,对他的话我表示了赞同。但静下心来考虑,照壁的坐南朝北是根据这个藩王府邸的位置决定的,也有可能是“故意这样设置”的,以免“犯上”。但我又读了代王朱桂的资料后,觉得代王朱桂形似泼皮,性如无赖,不可能守规矩的,那就只有一个原因——根据大门口的方位了。


大同市九龙壁参观小记   4、我决定“一次只拍两条龙”,从西边开始拍。




大同市九龙壁参观小记            5


大同市九龙壁参观小记            6


大同市九龙壁参观小记             7


大同市九龙壁参观小记         8、这一条只能自己进入我的相机镜头了。


大同市九龙壁参观小记      9、九龙壁的东侧有五座石碑。


大同市九龙壁参观小记      10、我圈起来的六个字,只能清晰地看出“明代藩王府”五个字。


大同市九龙壁参观小记             11、

大同市九龙壁参观小记            12、我站在东边拍的。



大同市九龙壁参观小记           13、我站在西边拍的。


大同市九龙壁参观小记14、幸遇北京市的魏国栋夫妇,这就是
北京市魏国栋先生给我拍的。


大同市九龙壁参观小记            15



大同市九龙壁参观小记             16



大同市九龙壁参观小记            17、这位先生就是北京市的魏国栋先生。


大同市九龙壁参观小记         18、但愿魏国栋先生与他的妻子能看到他们的照片。

 



大同市九龙壁参观小记       19、根据售票处的的规定,我购买的是半票,5元。



大同市九龙壁参观小记              20、大门外。


大同市九龙壁参观小记              21、同上

 


   以下为参观九龙壁之前的图片

大同市九龙壁参观小记  1、我乘坐了“临4路”之后,在车里拍街景。这里可能是一个老年人的活动场所。这时候是16点26分。

 



大同市九龙壁参观小记       2、如家酒店和爱心献血屋。拍于15点31分。



大同市九龙壁参观小记            3、女司机。16点33分。



 

大同市九龙壁参观小记           4、17点01分了。

 



大同市九龙壁参观小记          5、转38路去九龙壁。这幅图片很不清晰,车次标记在中间。

 



大同市九龙壁参观小记             6、我于17点06分,抵达九龙壁。

 



大同市九龙壁参观小记                7



大同市九龙壁参观小记            8、“龙门”。

 

 

附:九龙壁资料

   壁高8米,厚2.02米,长45.5米,仅壁身的九龙壁主体,高度就有3.72米。壁上均匀协调地分布着9条飞龙,以飞腾之势,跃然壁上,活灵活现。正中一条龙,是九龙的中心,它龙头向前,龙尾摆动,黄色的主体,鳞光闪烁。主龙两侧的两条龙互相对称,构成一幅生动的画面。龙的间隙由山石、水草图案填充,互相映照、烘托。壁身两侧为日月图案,由426块特制五彩琉璃构件拼砌而成,壁顶覆盖琉璃瓦,顶下由琉璃斗拱支撑。壁底为须弥座,高2.09米,敦实富丽,上雕41组二龙戏珠图案。腰部由75块琉璃砖组成浮雕,有牛、马、米、狗、鹿、兔等多种动物形象,生动活泼,多彩多姿。整个九龙壁构图协调,比例适当,风格古朴、稳重、端庄。

     九龙壁前,修筑一处倒影池,中段有石桥让行人穿行。龙在水中倒影,把静态的龙变成动态的龙,可谓匠心独运。

     九龙壁,位于大同市城区东街路南,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每当朝阳升起,金光万道,九龙壁涂上了一层耀眼的光辉,巨龙仿佛冲破雾霭,腾身游动起来。随着晨雾的消散,九条龙更加绚丽,万缕金光在龙身上闪耀,龙身抖动,昂首摆尾,盘绕弯曲,在海波上翻腾,在流云中穿行,犹如真龙再现,宛然如生。

     关于九龙壁的来历是这样的: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定鼎应天府后,把他的许多儿子分地为王,拱卫中央。

     朱元璋第十三个儿子叫朱桂,从小被立为太子,但他从小不读诗文,秉性愚顽,脾气十分古怪,要星星不敢给月亮,吃猪尾巴拿牛头也换不出来。年近二十,朱元璋见他无才无德,废其太子之位,封为代王,镇守大同。代王到了大同,横行街里,经常无故杀人,大同百姓背地叫他“楞怔代王”。

     据说这位楞怔王到了六十岁,还经常穿窄衣,戴秃帽,在戏院子看戏,一高兴就到后台妆扮成打号号的小兵亲自登台,一有空就带几个护卫架鹰走犬,到小南街一带寻衅闹事,调戏良家妇女,活像一个地痞。

     代王的妻子,是大将徐达之女,虽是将门之女,却是个又丑又妒的泼妇,一次竞把代王的两个漂亮侍女满脸涂上锅底黑,发泄她的妒火。就这样,两口子把大同城搅得鸡犬不宁,民不聊生。

     朱元璋废了代王太子之位后,又立四子继承王位。代王听到这消息后,大闹金殿嚷着也要当皇帝。朱元璋没法子,只好在大同城内大兴土木,修建宫殿,让代王过过“皇帝瘾”。所以,至今大同古城内还有“皇帝街”、“正殿街”、“东华门”、“大有仓”等街道名称,都是旧皇宫的遗址。宫殿修好以后,好容易才堵住了代王的嘴。

     一天,这位楞王爷忽然想起要到燕地逛逛,看看四哥朱棣。这位燕王对他的弟弟又烦又怕,但又无可奈何,只好硬着头皮、捺着性子三天一小宴五天一大宴地款待他。有一天代王酒足饭饱,在王府外闲逛,抬头一看王府门前新修了一座琉璃九龙壁,非常高兴,吵嚷着也要在大同的皇宫前造一座讲究讲究,并撒泼耍赖把图样带回了大同。代王立即把怀仁吴家窑琉璃匠吴氏父子三人召来,命他们烧造龙壁。王纪徐氏知道后,要求一定要“比燕王府的龙壁长二尺、高二尺、厚二寸”,代王无奈,只好应允,所以至今大同的九龙壁全国最大,故宫里的那座也比不了它。

    半年以后,九龙壁建成。端礼门外张灯结彩,鼓乐齐鸣。代王朱桂、老将军徐达及其女儿王纪徐氏登上城楼凭栏观赏,果然高大雄伟,辉煌夺目。阳光下壁顶的琉璃瓦光彩耀眼,正脊上的两条金色卧龙,栩栩如生;壁面上九条琉璃彩龙,或盘曲回绕,搏浪嬉珠,或昂首奋身,吞云吐雾;巨大的须弥座,上面中腰雕刻着、象、鹿、、麒麟、飞马,有的奔腾如飞,有的翘尾回首,还有的款步而行,形象十分生动。整个九龙壁长45.5米,高8,厚2.2米。

    愣代王高兴得愣性大发,狂饮一番,大声叫好。一会儿,浓云密集,天空阴沉,下起雨来。代王命人秉灯点烛,不一会红烛高烧、宫灯齐亮,透过雨帘,彩壁上九龙浴水,扑朔迷离,别有一番情趣。所以有“雨中戏龙”一说。代王又叫了一声“好”,忽然空中电闪雷鸣,接连三声霹雷震耳。朱桂一惊,酒杯失手落地。他仿佛看见从天上下来一黑一黄两条飞龙,在壁前吐水如泉。原来,龙壁上的龙以假乱真,引来了天上的巨龙送来了甘霖。一会儿,彩虹当空,晚霞通红,雨水冰浴过的九龙壁,更加五彩斑澜,代王忙命人前去打探龙壁有无伤痕。回来的人票报,龙壁之后的金泊仓三步之内被霹雷砸出两眼井,两眼井水一甜一苦。就是现在的金泊仓“两步两眼井”,也是九龙壁一景。至今还在民间流传着“三步井两眼,一眼苦来一眼甜”的俗话。但龙壁前被炸雷轰了一个坑,里面集满了一汪碧水,代王就在壁前让人砌了一个水池。九条龙倒映在水中,风吹水动,像“游龙戏水”,成为九龙壁又一景。水池把两井的水引到其中,甜水井人食用、苦水井能治病。据说,旧社会熬“鸦片烟”,非此井水不可。所以有的人从千里以外来取水。这个水池叫“倒影池”,是九龙壁的第四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