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应县木塔观瞻散记
——我的山西之旅第三十八集
刘福新
在五台山景区长途汽车站(可能位于五台山怀镇),遇到了安徽省蚌埠市的姚铭智夫妇,姚铭智这位旅友比我小六岁,今年才六十三,他们夫妇的身体状况远不如我们俩。但这位萍水相逢的旅友比我们旅游多,经验也多,离开五台山之前就商定要拼车,所以车票尽管打的是“五台山——恒山”的票(票价每人65元),但到应县县城附近大巴就停了,改换别车(两辆车,一辆小轿车,一辆小面包,拉11人)去应县看木塔。
这也是我的“山西之旅”第一次“拼车”,也是山西旅游唯一的一次“拼车”。起初我不懂什么叫“拼车”,后来明白了,就是几个不同地区的旅友(也称“驴友”)凑在一起,共乘一辆车抵达共同的目的地。
关于应县木塔,网络资料十分丰富,我想正文中不必借用许多,仅下载一段吧:
应县木塔(又名释迦塔,全称佛宫寺释迦塔),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应县城西北佛宫寺内,俗称应县木塔。建于辽清宁二年(宋至和三年,公元1056年),金明昌六年(南宋庆元一年,公元1195年)增修完毕,是中国现存最高最古的一座木构塔式建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景区。与意大利的比萨斜塔、法国的埃菲尔铁塔并称“世界三大奇塔”。释迦塔塔高67.31米,底层直径30.27米,呈平面八角形。全塔耗材红松木料3000立方米,2600多吨,纯木结构、无钉无铆。塔内供奉着两颗释迦牟尼佛牙舍利。2016年9月,应县木塔获得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为世界上最高的木塔。
我充分利用司机所给的时间(拼车旅游是有时间限定的),尽量多拍几幅片子,按时到了等车地点。但云南的两位女子迟迟赶不到,大家都等得心焦,司机频频联系,回答尝一尝应县的拉面,原来这两位云南女子在慢吞吞地吃午饭。嘿嘿!出门在外,遵守时间,焉能妨碍别人的旅游?你吃午饭,大家都等着上车,岂不是将别人的时间占用?女人,在家里可以拖拉点儿,但拼车的时候却不行。云南两个女人一到,十几个人齐刷刷蹬着她们,这两个女人在大家的凛凛目光下也脸红了。
1、10月1日11点30分,我们到了应县木塔西边不远的地方,司机规定了时间,并说明车停在哪儿?手机号和车牌号早就让大家记下来了。
2、应县木塔的前边有这位美女塑像是何意思?应县木塔世界闻名,还用这位美女来当“拉拉队”摇旗呐喊吗?
天然岁月
图二是菩萨像。
今天 09:30
3、旧式灯笼。
4、就用这一幅做压题图片了。
5、释迦塔是在辽清宁二年(1056年)建成的,由辽兴宗的萧皇后倡建,田和尚奉敕募建,至金明昌四年,增修益完。以作家庙,彰显家威,并有礼佛观光和登高瞭敌之用途。
6、请了两位先生给拍照,一个不知道快门在哪儿,胡乱摁,把我好吓,因为一旦摁着一个敏感的按钮,我这相机就没法使了,岂不耽误了我拍片。另一位,我教他怎么对镜头,好几次拍不上,他根本没有按下快门来。嘿嘿,还是我自己来吧。可是呢,一是没地方搁相机(好不容易找了个地方),二是人来人往的(咱不能不让人家走路吧)。这一幅好歹地算是拍下来了。
7、“2016年9月,应县木塔获得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为世界上最高的木塔。”是最近的事儿啊。
补充:这个吉尼斯记录用在此处很不妥当,正如我的好友“洛国家声”的评论帖子所说“应县木塔历史悠久,所体现出来的中华民族智慧无法形容,所谓的吉尼斯世界纪录简直是在污蔑它,就像有人跟祖冲之说,你数学学得真好,这不是骂人吗?唉……”
我也是这么想的。不要以为什么东西都是外国的名堂好,应县木塔远不是什么“吉尼斯纪录”所能形容的。费神劳力争取这个东东有何意思?
8、明成祖朱棣亲题“峻极神功”(见最高处的匾额);
明武宗朱厚照题“天下奇观”(从上到下第二个)。
塔内有明、清及民国匾、联 54 块。塔内还有一批珍贵的辽代文物,尤其是辽刻彩印,填补了中国印刷史上的空白。文物中以经卷为数较多,有手抄本,有辽代木版印刷本,有的经卷长达30多米。为纪念慧能大师画家绘制“采药图”,原来藏在第四层佛像腹内。现保存与应县文物管理所。
9、给我老伴拍照。
10
11、让老伴给我拍,又不知道怎么拍了,我说,你别紧张呀。看到一位中年男人拿着相机,请他给拍幅片子——啊!我遇到摄影高手了。
12、还没询问名字,这位先生已经走了。
13、再来一幅清晰的,让读者看看这上边的匾额。
14、释迦塔1961年被列入中国首批国家重点保护文物单位,是现存最高的木结构楼阁式佛塔。全塔整体架构所用全为木材,没用一根铁钉,全塔共应用54种斗拱,被称为“中国古建筑斗拱博物馆”。国家文物局对释迦塔的评价是,现存世界木结构建设史上最典型的实例,中国建筑发展上最有价值的坐标,抗震避雷等科学领域研究的知识宝库,考证一个时代经济文化发展的一部“史典”。
15、这是拍的木塔的北面(背面)
16、“第一景”。好似听一个男导游说,这个院子是萧太后的家庙(隔的远,没听清是萧太后婆家的还是娘家的?)
17
18、
19、
20、这样的大殿顶端设计您见过吗?
21、应县木塔北边入口上端的“永镇金城”。
22、塔西边的“下马碑”。
23
24、我想从木塔的西边开始再转一转,转到东边,都拍一拍。这是在西边拍的。
25、东边有广告
26
27、这是在木塔的东边拍的。
28、木塔南边有个大牌坊。北面书有“千仞玲珑”。
29
30、南边书有“浮图宝刹”。
31、不知道车上拉的是什么?
32
33、我无法断定是不是古城墙?
34
】
附一:去恒山的路上
1、到了浑源收费站。时间是2016年10月1日12点53分,这个时间应该提前20分钟,被云南两个女人吃拉面挤占了。
2、车从这儿拐弯。
3、拍下这个恒山饭店的时候已经13点01分。
4、快到恒山了。这时候是13点03分。
附二:翻拍了应县几幅电子图片
(若不是翻拍这几幅图片,此篇博文早就发布了)
1、我翻拍于“逛网”的图片。虽然是翻拍,比他们原来的还清晰。
2、这幅图片我以后还要用。画圈的我都去过了,即使是路过,也对环境比较熟悉了。因为我在车里从不睡觉,各地山川河流庄稼作物都拍摄下来了。
3、
4、木塔就是我画圈的地方。当然,这个圈可谓“画蛇添足”了,读者自己会理解的。
5
6、应县的地形。
附三:应县木塔的历史衍变
释迦塔于辽清宁二年(1056年)建成,由辽兴宗的萧皇后倡建,田和尚奉敕募建,至金明昌四年,增修益完。以作家庙,彰显家威,并有礼佛观光和登高料敌之用。
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明成祖率军出师宣化,给予南侵的鞑靼、瓦剌部以有力回击。回京途中,驻跸应州。挥笔书写了“峻极神工”四字。此匾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五月重装。
明正德十二年(1517年),鞑靼小王子犯阳和(山西阳高),掠应州。明总兵王勋迎战,被困于应州。明武宗率师援应。十月,两军在应州血战六天,小王子败退。这次决战,给鞑靼一定的打击,从此,边境安宁了几年。第二年七月,为了庆祝应州之捷,明武宗二次来应州,登塔宴赏功臣,书写了“天下奇观”四字赞美木塔。
1926年,冯玉祥军队向山西发展,遭盘踞于此的阎锡山的死命抗拒,冯阎大战在山西爆发。此次战争,木塔共中弹二百余发,大受创伤。1948年解放应县时,守城的国民党军队以木塔为制高点设立了机枪阵地,木塔被12发炮弹击中。
1961年释迦塔成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74年,在整修塔内塑像时发现了一批辽代刻经、写经和木板套色绢质佛像画等珍贵文物。
1993年,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地矿部华北石油局第九普查大队等十几个科研部门,对木塔塔院及周围地质状况进行详尽勘察。
2012年11月,释迦塔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
2013年9月29日,国家文物局组织吴良镛、谢辰生、葛修润、江欢成等31位相关领域的院士和著名专家学者,原则同意《释迦塔严重倾斜部位及严重残损构件加固方案》。
2016年9月,应县木塔获得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为世界上最高的木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