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山西必到太原,到了太原必到晋祠(下)
标签:
晋祠下集难老泉及传说水母楼与道教北京刘力先生图片 |
这一集就不再谈历史了,谈一点儿现实吧。若去太原的著名景点晋祠,凡过六十岁的游客不用售票。就是有一点,逛完后,千万不要理睬那些人力车,从晋祠大门外到停车场顶多也就几分钟时间,人力车却要10元钱。我不会乘坐他们的车,我希望读者也要注意;当然,您想为这些车夫出点儿力,支持一下他们的工作,区区10元钱就不算什么了。
其它文字资料请看我的图片注脚。
柳氏提心吊胆地回家,试试办法,果然应验。以后她就再也不担心了。婆婆见柳氏很久不担水,可是瓮里却总是满的,很奇怪。叫小姑去看,发现了抽鞭的秘密。又有一天,婆婆破天荒允许柳氏回娘家,小姑拿马鞭在瓮里乱抽一阵,水就汹涌喷出,溢流不止。小姑慌了,立刻跑到金胜村找柳氏。柳氏正梳头,没等梳完,就急忙把一绺头发往嘴里一咬,一气跑回古唐村,什么话没说,一下就坐在瓮上。从此,水从柳氏身下源源不断地流出,流了千年万年,这就是“难老泉”。
明代的大部分统治者对于佛教外的其它宗教派持限制态度,所以道教在此期间内并没有什么发展,其地位远不如唐宋时期。在明代的道教雕塑中,山西太原晋祠水母楼的彩塑是比较优秀的作品。水母的塑像被放在楼上正中神龛里,两旁有六个侍女。水母仪容端庄,体态丰腴,极富神采。但相比之下,侍女的塑像更加引人注目。她们盈盈而立,似正要举步向前,身体与常人相比,略显扁平,增加了少女弱不禁风的柔弱感。从背面看去,她们的背影与水中游鱼颇为相象,优美而轻盈,因此,当地人都称她们为美人鱼。作者在创作中还注意到了细节的刻画,比如侍女那细微的头发,一根根都清晰可见;皮肤光滑而细腻的质感也处理得很好。水母楼的这几件塑像,手法纯熟细腻,是明代雕塑中比较优秀的作品。
在太原晋祠博物馆内,有一座建于公元1526年,代表中国王氏宗祠的子乔祠。这是明代重臣王琼为纪念先祖太子晋所建。祠内有保留至今的历代王氏族谱,足以证明太原王氏就是中华民族王氏的开元始祖。王氏始祖太子晋为周灵王太子,因直谏而被废为庶人,后抑郁而死。其子宗敬见东周王朝日渐衰微,于是避乱隐居太原,又因其为王族继承人而被称“王家”,从此有了太原王氏。海外太原王氏联谊后援会研究会顾问王继祖介绍说,北魏孝文帝将太原王氏定为天下四大姓氏之一,唐太宗制定氏族制时,太原王氏又被列为天下五大姓氏之一,因而太原王氏有“天下第一王”之称。明代和于谦、张居正一起被称为三重臣的王琼就生于晋源。
59、逛完后,指定出门的地方,有两排“特定人员”组成的队伍夹道欢送。我这第一句虽有“讥刺”之嫌,但我还要说一句,山西人特实在,绝对不会“缠”这你购买他们的货物的,这一点比我们山东潍坊的小商小贩好的多。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