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君子巷村的旧事轶闻
刘福新
今天(2016年9月18日),终于天晴了。上午,给宝都街道尧沟社区主任刘卓打手机,我要再去一趟宝都街道尧沟社区。不大会儿,宝都街道尧沟社区副主任张志明开车来了。
到尧沟社区后,社区干部刘乐打手机请来了支部书记胡永辉,交谈之后,上了胡永辉的车,到了君子巷。
君子巷,曾用名橘子巷、东风,行政原属尧沟镇,后属宝城街道,旋归宝都街道。明初胡姓由寿光县胡家老庄迁此定居,并养柑橘,得名橘子巷。清代改称君子巷,含嘉勉之意。1966年改名东风。1984年村名重归君子巷。
君子巷姓氏,主要为胡、刘,还有王、李、张(上门女婿)。
采访了93岁的老人胡文明,获悉不少旧事轶闻。第一则,日本鬼子进村,让村民打水做饭,先让中国人吃,怕中国人下毒。第二则,国民党征兵,将青壮年弄进一口炉屋里,泼上水,关在炉屋里的人捞不着坐,捞不着睡,想方设法让人摁上手印当兵,可就是没有做声的(村民笑声)。第三则,解放初,搞镇反,尧沟7个,君子巷占着2个(众人笑声:咱庄牛逼)。在哪儿枪毙人呢?就在北寺西边——其实就是现在北郭的南北大街——北郭的南北大街以前是河滩。
自2011年到2016年以来,君子巷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全村道路硬化,农田的道路也都全铺上了石子,全村的自来水卫生清洁。君子巷走出了不少技术员,如在缅甸指导种瓜、种菜、建大棚的胡清友,胡永才、胡清利、胡永宝。如在云南搞指导的胡清生。还有在外创业的胡曰利,在潍坊行医的胡丽娜,等等。随着时代的发展,为国家输送了不少人才,也出了不少大学生,如胡曰磊、胡清萍等。
君子巷村,邻里和谐,家庭和睦,孝敬老人风气渐浓。
此篇博文拍到的人物有:支书胡永辉、文书胡曰文、有齿德的93岁老人胡文明、77岁老党员胡景安等。
1、尧沟社区的牌子换了新的。已经调动的干部换下来了,这件事儿做得好!
2、尧沟社区党委成员名单
3、尧沟社区工作人员名单
4、9点58分,在支书胡永辉家。设置了“自拍”。
5
6、街景
7
8、老屋
9
10
11
12、文书胡曰文来了。
13
14
15、文书胡曰文的一个“叔伯爷爷”。今年93岁。
16
17、中间是94岁老人胡文明,右边是支书胡永辉,左边是文书胡曰文。
18
19、采访了93岁的老人胡文明,获悉不少旧事轶闻。第一则,日本鬼子进村,让村民打水做饭,先让中国人吃,怕中国人下毒。第二则,国民党征兵,将青壮年弄进一口炉屋里,泼上水,关在炉屋里的人捞不着坐,捞不着睡,想方设法让人摁上手印当兵,可就是没有做声的(村民笑声)。第三则,解放初,搞镇反,尧沟7个,君子巷占着2个(众人笑声:咱庄牛逼)。在哪儿枪毙人呢?就在北寺西边——其实就是现在北郭的南北大街——北郭的南北大街以前是河滩。
20、支书胡永辉的妻子胡清云(见下图)
21、宣传栏一角
22
23、黄豆
24、胡永辉的仓库
25
26、西边是南楼。我已经采访过,也发过博文了。
27、废旧坍塌的老屋。
28、大对联和小对联都贴反了。就是在这个大门前,我给文书胡曰文讲述了怎样贴对子?主要有两点:第一,上联的末字一定是个仄声字,下联的末字一定是个平声字。第二,主人站在自家大门口,身子朝外,这样分左右,左边贴上联,右边贴下联。许多人贴错了,就是将自己当成“外人”了,朝着自己的大门里边看。这就是“反主为客”。
29、
30
31
32、
33、君子巷老党员胡景安,今年77岁。
34
35、被君子巷村民引为自豪的“湾”。文书胡曰文告诉我,这个“湾”以前很大。
36、学校教室的东屋山。
37、文书胡曰文指着说:这就是君子巷的老学校。
38、这一户就是有齿德者93岁胡文明的家。大对联贴对了。小对联可能是拿错了,也可能是没拿错,但这不是对联,因为“樂”和“慶”都是仄声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