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太平天国忠王府影记【下】(“苏州旅语”之三十)

标签:
苏州旅语之三十太平天国忠王府戏厅卧虬堂文征明端午节不宜发祝词杂谈 |
分类: 旅迹苔痕 |
苏州太平天国忠王府影记【下】(“苏州旅语”之三十)
在上一篇博文中,我曾叙述道:“如今的太平天国忠王府职能较多,除了太平天国忠王府的建筑物、文物之外,还有一些其它的展览馆,譬如‘张宗宪捐赠瓷器展’和‘张宗宪捐赠书画展’等。”上篇中已经上传了部分字画,下篇继续上传几幅书画,但主要是瓷器展。其它如戏厅、卧虬堂、文徵明手植紫藤院以及忠王李秀成塑像,本文中均有图片。
因为今日是“端午节”,一个不需要祝词的节日(同样不需要祝词的节日还有“清明节”、“孝亲节”等),非但不需要祝词,还不能走亲串友(亲临亲友家),这是待人处事之大忌!今日上午8点,即有本家兄弟要来拉我,我说了一句,他恍然大悟。
关闭此篇博文评论栏,也省得许多网友不知道这个礼道,破了传统的规矩。当然了,上一篇评论栏,网友的祝词发了也就发了,不知者不怪。
图片说明:光线太暗,拍照不佳,俱改为“中片”。
焦延寿,汉代的大学者。在汉昭帝时,他出来作官,政绩很好。后来又专心读书,尤其下工夫研究《易经》,一边讲授,一边著书,他写的书叫《焦氏易林》。
有《焦氏易林诗学阐释》一书。全书分为三编,上编为《焦氏易林》诗选,选出《焦氏易林》 诗词481 首并进行了注解和诗意阐释;中编为《焦氏易林》诗论,从各个角度论述了《焦氏易林》的诗学意蕴和文学价值;下编为《焦氏易林》作者考辫及其他,详加考证《焦氏易林》作者为西汉焦延寿。陈良运对焦延寿评价极高,如认为其为我国第一位现实主义诗人,第一位自觉创作哲理诗、寓言诗的诗人,第一位擅长炼字、炼句、炼意的诗人等。此外,卞孝萱明确指出《焦氏易林》“本为占卜所用之书,但其多以四言韵语写成,有一定的文学价值,故受到古今一些视野开阔的文学家、文学研究者的重视。”卞孝萱从三个方面论述了《易林》的诗体文学意味:一是《易林》所体现出的浓浓的抒情性;二是《易林》中的哲理诗并不是直陈式的训诫说教,而是用具体可感的形象比喻或事物描述寓理其中,意味隽永,启人遐想;三是《易林》中某些林辞的词语简练准确传神,充分显示了其具有诗体文学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