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的2016年元旦,采风红河镇东皋营(下)
标签:
东皋营采风下集抗日时期拉锯地带绳子盆子布子林子一家煎饼店图片 |
分类: 昌乐村影 |

我在上集结尾时曾说:“至于拍片过程中其它情况,下集再叙。”幸亏我提前打上了这句话,东皋营采访到的内容真不少,所以这一集还得说四件事儿。
第一件,东皋营在抗日战争时期是典型的“拉锯之地”,国民党在北边(仓上),日本鬼子在南边(安丘县檞河),共产党在西南山里。但凡鬼子扫荡,老百姓就往北边的岭上跑。
第二件,东皋营在昌乐县是第二大庄,人民公社时期的经济也属昌乐县拔尖的,主要有四大项目:绳子、盆子、布子、林子。稍微详细点儿就是:编绳子的场子、烧盆子的窑、染布的染坊、河滩里的林场。
第三件,如今还坚持着干农活的人,年龄段最多是55周岁左右的。年轻人宁肯在城里挣两千也不乐意在家里挣三千。六十岁左右的人现在的任务主要是看孙子,而今年轻人的实际状况是,生了孩子雇不起保姆,非得这些农村老人看不行,指着青年小两口挣的那两个钱,门儿都没有。如此下去,中国农村的产业结构非调整不行。起码是种植方法得改变,一个人种着几百亩甚至上千亩,使用大机械,耍着就干了。像东皋营和平原街土地肥沃尚可,“岭上”薄地浇不上水,完全靠天吃饭,就连贡献也得赔上。这段话,基本是用了被采访人的原话。
第四件,还得补充一下东皋营的姓氏情况。据老农何同华反映,现在东皋营的姓氏仍然不少,主要有:刘、何、王、郭、田、朱、徐、陈,等等。
歌曲:随着老百姓的愿望走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