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宏洼采风札记


标签:
乔官镇孙宏洼采访老同学已故世现有十个姓氏村文书丁春图片 |
分类: 昌乐村影 |
孙宏洼虽然与我老家小埠前不属于一个乡镇,(孙宏洼原属北岩镇,今归乔官镇;小埠前原属南郝镇、城南街道,今归五图街道),但相隔并不远,印象也比较深,因为有个昌乐一中(初中部十八级)同班同学秦太礼就是孙宏洼。2015年12月27日上午,我与妹夫邓汉军进村后,先与孙宏洼村委文书丁春取得了联系,得知我这位老同学秦太礼七年前已经驾鹤西游了,着实叹息了一阵子。正如在《自我简介》博文中的那两句话:“至于玩伴、同窗皆入老年,怀念之情尤深。掐指算来,或蓦然途遇,或杳无音信,或天国作客,或地府为宾,尝入梦中,醒来颇多嘘唏!”
还有个深深的印象,站在故乡那个叫做“南母猪沟”的高坡上,会望到孙宏洼村西的小丘(鏊子山),小丘有几棵很有气势的松柏,宛如把守着孙宏洼路口的哨兵,我从小就认为这是个好风水,但12月27日从村西那个地方进村,我怎么也看不到那几棵松柏了。莫非是我童年时的梦境还是青年时的幻觉?
记得同村一个姨表姐(继母的外甥女)嫁到了这个村,忘记因何事来过了。所以孙宏洼这个村庄我并不第一次踏足。
给孙宏洼文书丁春拍照后,让妹夫将车开到南边的十字路口,我徒步朝东走,要看看东边的“洼”,行不多远,果然看到了一条大沟,尽管岁月沧桑改变了模样,可那些历史印迹是抹不掉的。
依据现有手头资料,孙宏洼,曾用名孙洪洼,行政原属北岩镇,今归乔官镇,明初,孙姓与洪姓迁入,取名孙洪洼。明末,丁氏迁入,改称孙宏洼。
不过我从附近人们的称呼里发现了一个问题,正式的村名基本没有叫的,一律称为“南洼”(我老家小埠前就这么叫)、“北洼”(我采访的任家河和潘家庄子就这么叫)、“西洼”(我知道的东河下村就这么叫)、“东洼”(我知道的大南岩村就这么叫)。所以说,一个村庄的名字可以是多种名称共存的。
凡读地舆志,总惊叹姓氏之消长,譬如翻开《昌乐县志》,辖境内的村庄名就让人慨叹,有一个现象是必须重视的,以姓氏起名的村庄,原来的姓氏如今许多都不存在了,孙洪洼里边的“孙姓”和“洪姓”都没有了。现代的孙宏洼姓氏很多,足见姓氏迁徙的频繁。在村南部巧遇我的一位博客“粉丝”郭兴春,咨询后得知孙宏洼现有姓氏为:任、秦、姜、张、许、丁、刘、王、郭、赵。当然了,我并没有详细咨询姓氏人口的多寡,也就是说,姓氏排列不分先后。
1、妹夫驾车是从西边的一条土路进村的,没想到这儿还有一条硬化了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