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官镇刘家庄子采风杂感


标签:
乔官镇刘家庄子明末迁自玉皇庙两棵老槐树龄辩伪守信与守诺杂谈 |
分类: 昌乐村影 |
到刘家庄子采风前的夜里,我已经获得了一个信息:田家泉子与刘家庄子是近邻,究竟多么近?一到田家泉子,大吃一惊,两个村庄连在一起了,若不是田家泉子表妹夫做向导,我怎么也不相信这是两个村庄。
刘家庄子,行政隶属乔官镇,原来位于镇境西部,自从北岩镇和毕都镇划归乔官后,刘家庄子和田家泉子究竟处于什么位置?得仔细地看地图了。这个自然村立村很晚,明朝末年,刘姓自城北玉皇庙迁来立村,取名刘家庄子。
刘家庄子有两棵老槐树,我怀疑这里原为田家泉子的范围,后来才成为刘家庄子范围了,我的根据是:两棵老槐树的位置就在田家泉子和刘家庄子的结合部。刘家庄子还有一口老屋,也处在两个村庄的结合部,究竟属于刘家庄子还是田家泉子,也是有待调查的。听我表妹夫说,他小时候就在里边上学。还“发现”了一种墙壁上的“龕”,龕里放着关帝神像,经咨询,属于“镇压妖邪确保平安”的用意,与钟馗捉鬼的意思差不多。但放在高高的屋山上却是第一次见识。
本来在这个村采风还可以获得更多,却不料一位信誓旦旦要过来会合的网友背信弃义,让我打了十多次手机都未打通,直到下午返城的路上才接到电话。我这人一辈子嫉恶如仇,失信也不是好东西,划入“恶”也是满可以的。今将1998年正式发表过并收进拙著《月下小品》的《守时与守诺》贴如下:
守
早就有人说过,良好的品格是人性的最高表现。好的品格不仅是社会的良习,也是国家的原动力。一个人正直的品格并不需要多少特殊的举动,不必去冒冲锋陷阵的危险,它流淌在每个人的日常行为里。守时守诺便属此类。
记得中国有一古老传说,一对男女相约在一桥下会面,男先到,遇河水猛涨,男子信守诺言,抱住桥下石墩死死不放,竟被溺死,这当是中国守诺的典型事例了。
在世界近代史上,法国的拿破仑是一个时间观念相当强的人。有一次请几位将军吃饭,时间一到,拿破仑拿起刀叉便大吃大嚼起来,等那些人到后,他刚吃饱。拿破仑让侍者撤去杯盘,一本正经地说:“诸位,聚餐时间已过,咱们开始研究军务吧。”那些人窘得不得了,以后再也不敢迟到了。
现代史上的日本前首相田中角荣年轻时有一段轶事。一次与恋人约会,可已过了约定的时间,田中自言自语,“再等30分钟”,时间又到了,田中刚转身,却见恋人来了,但已是31分钟,田中断然走掉,恋爱自然告吹。田中从政后,更是喜欢遵守时间的人,喜欢说话算话的人,那些不守时不守诺的人,很难在他手底下站住脚。
笔者之所以对守时守诺视若生命,主要是自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并且受到师长亲友良好品格的熏陶。但社会是复杂的,我也遇到过太多不守时不守诺的伤心事。无法一一列举,仅述几例,以证吾言不谬。一则:同室某同事郑重其事请我去其家小饮,当我提着礼物按时造访,他不在家,其家人皆不知我去做甚,使我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正在进退两难之际,同室某归,却问曰:“您来有事吗?”二则:某生借我书,言明一周归还,但一月有余,我电话催要,又言:明天上午送去。但……三则:某同事应我与朋友之邀,到朋友家去,同事因公事缠身,便言:你们先走,我随后就到。问其可清楚地址,言:知道。但大家一直等了一个多小时,还是未到……再等,始终未见踪影。还有一位亲戚让我给其女儿找对像,电话询问他时,说已经动身,但过午还不见影子,人家那个小青年等了大半天,我也从学校到北市场来回跑了好几趟,后听说,半路上淋了几个雨点,返回去了。在气愤之余,我随手写了一首五言绝句:
1998年9月11日
歌词:人心的虚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