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故事)坊茨小镇摄影札记(五)
——二马路
刘福新
坊茨小镇的“二马路”是归途中拍的。因是归途,心情更放松,拍摄内容反而更多。那会儿处理图片,已隐隐觉得我这坊茨小镇系列绝对不是虎头蛇尾了。前边的四篇博文说得够多了,这一篇正文从简,可参考图片注脚。
1、坊子站那边的一条南北路。路东的房屋。
2
3、拐角有“坊城街道一马路社区服务中心”
4、原来这条街道叫做“安丘街”。问题是:箭头不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这个牌子是挂在路西墙壁上的,所以箭头是指南北方向,与安丘路交汇的,北边是一马路,南边是二马路。这种格式的指示牌,我相信许多人看不懂,因为你没有实地考察。
5、这条东西街道就是“二马路”了。
6、二马路14号。
7、老太太从里边往外瞧,我说,出来呀。
8、我问“多大岁数了?”她答“60岁”。我说,“比我还小八岁呢?藏在里面干什么?”
9
10、二马路在中间,所以与许多南北走向的胡同交叉。
11
12、这里有一条南北向的小胡同,名字叫公安街。坊茨小镇的南北向胡同称“街”呀,与我们昌乐县城不一样。
13、也是一条南北胡同。
14
15、这里有日本侨民住宅。
16、就是这一排。南北向胡同的东边。
17、恒安街办挂的牌子。注意:“和睦巷”是指整个二马路,不是指这条胡同。
18、公安街
19、不知为何叫公安街?我问了一个当地居民,他也回答不出来。我猜测,可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当地的公安局设在这儿吧?
20
21
22
23、有一条南北向的斜胡同。
24
25、给老伴拍照。
26
27、教堂。
28、这么粗的葡萄树呀!
29
30
31
32
33、一对夫妇
34
35
36、看到二马路西端的这个牌子就明白了。
37、回拍二马路。
38、又看到这位老太太了。
39、从这个牌子,我才知道这是文化路。
之后:
1、再次拍德军医院大院,从铁栅栏外边看到了十字架,我猜测这是德国人的墓地。
2
3、又过了三马路的铁道。不过,这个已经不是原来的了。因为枕木用的是水泥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