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家河初访印象


标签:
五图镇邱家河张罗西红柿的妇女淳朴的山里民风小于河与马山杂谈 |
分类: 昌乐村影 |
行政原属五图镇,今属五图街道。明代邱姓迁来,在小于河西立村,名邱家河。
6月13日,我在邱家河做短暂停留,萌发了几个初步印象。
第一,邱家河临水靠山,水是小于河,山是马山。若在曹家庙,马山被一片建筑压住了,譬如学生刘祥利任校长的昌乐县综合实践创新实验学校,我以前经常听到“马山中学”这个名字,可能就是指这所学校。所以我对马山一直存疑,到底马山是不是一座山?为何看不到马山?难道马山被削平了?在邱家河,我从村民的嘴里知道了村东不远处虽不算高大但总还像座山的马山。
那天,马山的名字霎时将我弄糊涂了,我与妹夫邓汉军说,马山不是在曹西楼之北吗,怎么到了这里?妹夫以前曾在曹西楼住村,并且未退休之前还在孤山林场待过,所以对孤山周围的山头非常熟悉,他告诉我,邱家河村东的马山就是曹家庙的马山,不过刘祥利任校长的学校山低平,这个地方是马山的西部山头,露出了地面。
将评论栏孙笑山老兄的纠谬补缺贴在这里:
我们再来看昌乐的“营陵八景”,其中就有“马山雪霁”。据资料,马山,位于今五图镇曹西楼村北里许,据传山顶一巨石,溜光平滑,凡落雨总不得存,故美其名曰雪霁,霁字意为雨雪初晴,在此指的是整个马山雨后晴冰雪初化的景色。诗曰:“连朝风雨浩漫漫,又喜新晴上马山。幽涧结冰初破玉,断桥流水渐拖蓝。何人访友乘舟去?此时寻梅载酒还。却忆渭川千亩竹,夜深童子报平安。”连日风雨乍晴,高兴地登上马山,深涧的冰冻开始融化,像碎玉一样;断桥下的流水也渐渐变成了蓝色……。这是初春雨后的山景,清新淡雅,给人以希望之感。
也就是说,昌乐“营陵八景”里的“马山雪霁”不是指邱家河村东的马山,而是指现在被拆迁了的曹西楼北边里许的马山,也就是我今年春天拍到的马山。
第二,邱家河民风淳朴,此次耳闻目睹,可见一斑。(见图片注脚)
第三,小于河究竟在邱家河之西还是之东,因看不到水流,除了不能审视外,心亦不畅,意亦不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