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昌乐县乔官镇刘府庄子采风札记(下)
刘福新
下篇的正文不打字了。可参考图片注脚。
【图片注脚选】
图7、我与这位村民谈“谷”。古来就有“百谷”和“五谷杂粮”的词汇,可见“谷子”在粮食作物中是多么的重要啊!
补充两个词:
一是常见于墓碑的“谷旦”一词,“谷旦”出自《诗经》,谷善也,旦明也,即良辰之意。“谷”是简化字,原字为“穀”(但不是“榖”。“禾”字上应多一横)
二是代指江山的“社稷”。“社”与“稷”,反映我国古代以农立国的社会性质。两者本来各不相干。“社”字在甲骨文中与“土”字一样,作“◇”,像女性生殖器。也就是说,“社”起源于原始时代的生殖崇拜。在春秋时代,还可以看见这种原始崇拜的流风余韵。社,既与“土”本是一字,后来加上了“礻”旁,也就成了土地神的名称。社祭的神坛也称为“社”。从天子到诸侯,凡是有土地者都可以立社,甚至乡民也可以立社祭祀土地神,社日成为睦邻欢聚的日子,同时还有各种欢庆活动,“社戏”、“社火”就是很好的例子。现代生活中的“社会”一词,也与社日活动有关。稷原是周民族的始祖后稷,在西周始被尊为“五谷”之长,与社并祭,合称“社稷”。根据《周礼·考工记》,“社稷坛”设于王宫之右,与设于王宫之左的宗庙相对,前者代表土地,后者代表血缘,同为国家的象征。《礼记·曲礼下》:“国君死社稷”就是国君与国家共存亡的意思。
1、我回拍来过的路。我已经沿着这条南北土路到了刘府庄子的西北角一带。再往西往北就与韩信村接界了。
2、我要从这条小路进入刘府庄子“腹地”。前边的图片是在村南和村西的路上拍的。确切滴说,我还没有正式进村呢。
3、村南大棚里主要是西红柿,看来村西大棚主要是茄子了。
4
5、太高兴了,好几年见不到谷地了——就那一年在“船底赵”和杜家沟之间看到过谷地。我和老伴都好喝小米稀饭,却看不到这种植物“谷”,岂不太遗憾。我觉得很多人与我差不多,也有许多年看不到“谷”了。
6、过来了一位村民。
7、我与这位村民谈“谷”。古来就有“百谷”和“五谷杂粮”的词汇,可见“谷子”在粮食作物中是多么的重要啊!
补充两个词:
一是常见于墓碑的“谷旦”一词,“谷旦”出自《诗经》,谷善也,旦明也,即良辰之意。“谷”是简化字,原字为“穀”(但不是“榖”。“禾”字上应多一横)
二是代指江山的“社稷”。“社”与“稷”,反映我国古代以农立国的社会性质。两者本来各不相干。“社”字在甲骨文中与“土”字一样,作“◇”,像女性生殖器。也就是说,“社”起源于原始时代的生殖崇拜。在春秋时代,还可以看见这种原始崇拜的流风余韵。社,既与“土”本是一字,后来加上了“礻”旁,也就成了土地神的名称。社祭的神坛也称为“社”。从天子到诸侯,凡是有土地者都可以立社,甚至乡民也可以立社祭祀土地神,社日成为睦邻欢聚的日子,同时还有各种欢庆活动,“社戏”、“社火”就是很好的例子。现代生活中的“社会”一词,也与社日活动有关。稷原是周民族的始祖后稷,在西周始被尊为“五谷”之长,与社并祭,合称“社稷”。根据《周礼·考工记》,“社稷坛”设于王宫之右,与设于王宫之左的宗庙相对,前者代表土地,后者代表血缘,同为国家的象征。《礼记·曲礼下》:“国君死社稷”就是国君与国家共存亡的意思。
8、此人大号刘维禁,论起姓氏与班辈,我得称呼他叔。其实,“范字”里有一个“维”字的,我知道比我高一辈。1971年秋天到1973年秋天,我在龙旺联中任教,韩信村学生都到龙旺联中上学,当时刘府庄子也有一个联中。那我为何知道刘府庄子刘维禁比我高一辈呢,因为韩信村刘氏家族的人就有范字“维”的。
9、我喜欢这样的小路,基本上像个“原生态”,若是到处柏油马路了,还像是农村吗?
10、从西北面进村后,我拍摄的第一条南北向胡同。
11、村民们看我拍照,告诉我说:“这个人叫秦华俊,在城里住,当老师的。”我就奇怪了,既然秦华俊是当老师的,为什么对联贴反了?
12、村民。
13
14、一个老院落,一口老南屋。
15、我敬重还保存着老院落的村庄。
16、门牌。刘府庄子历来属于北岩,划到乔官有点儿荒唐,就如我们南郝划到五图一样。历史上的行政区划最乱最荒唐的莫过于今天了。
17、我到了南北主街了。
18、朝南拍。太旱了,很长时间不下雨了,可能村民盼望下雨,街上的人多了。
19、南北主街道北部的一家。
20、村民们说:“再往北就是‘辘轳把’了。”当然了,村民用的是土语“雾露把”。其实,应叫“辘轳把”。相当于“S”形。
21、北边是西邓家河。
22、这位正在洗衣服的中年妇女既然家里有上学的,既然家里有电脑,我就多拍几幅照片吧。
23
24、我朝南走。这里有一棵高高的梧桐树。走到这里,我蓦然里觉得刘府庄子的树木不多呀!
25
26、村民告诉我,原刘府庄子高小学校的后墙就是现在这个超市的后墙。
27、我看中了这几棵青竹。这几棵青竹让我想起了刘府庄子当年的辉煌!不管现在多么落寞,但毕竟这是个有文化底蕴的村庄。
28
29、路东的一家凌霄出墙了。
30
31、村民黄传林,今年七十岁。据悉,刚从北岩街迁来不几年。
32、村民高文杰,今年八十岁。
33、我要与村民合影。设置了“自拍
10秒 遥控”。这幅照片,黄传林闭着眼。
34、这一幅图片,两个人闭着眼。看来,我将他们估计过高了,以为拍两张合影就保证没有问题。我当时多拍几幅就好了。
35、这位说与我同岁(1948年生),都是属鼠的。但比我小大半年。我说,既然与我同岁,都是68,咱俩单独合个影。这位一米七五,比我的个子高。
36
37、我大姨家的表妹(与我同岁,只是生日比我小)嫁到了刘府庄子,我1972年到过她家,此次采访刘府庄子,我一定到表妹家里坐坐。幸亏表妹夫的胞兄领我过来的。临别,给表妹拍照。
38、妹夫邓汉军打我手机了。我也拍的差不多了。我回到村南的大街上。这里有一辆车,在装西红柿。
39、地上的是茄子。
40、表妹与表妹夫的大哥一直陪着我出村。突然听得一声“您是刘老师吧?”原来这家的主人是位教师。又一看,这位老师的夫人就是给我“上政治课”的妇女。当时的情形是,下着晴天雨,但不大,就几个雨滴,我想在她大门口避雨,趁机问几个事儿。不料她先说了一大堆,大体意思是,有个老头领了人家一些钱,到处拍桥梁拍洞口什么的,被抓起来判刑了,罪状是间谍活动。我与她说开了笑话:我可不是间谍呀,人家不会抓我的。
41、左起:我大姨家表妹、我表妹夫的胞兄、北岩老师的妻子、北岩中学老师(忘记问名字了)、我的妹夫邓汉军、本人。
附:回到居处上海花园小区的图片
18点04分回家。我为何匆匆拍这幅图片,因为下了几个大雨点。我想上楼后,正儿八经地拍下雨的片片,上了楼,晴天了。南方大雨成灾,我们昌乐就是不下雨。下几个雨滴,好像是忽悠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