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再登“石板山”暨“乐埠子”事件

(2014-11-10 19:20:14)
标签:

昌乐潍城交界处

宝通街上的石板山

山北老者叫犁山

南乐埠因采石发生事件

杂谈

分类: 旅迹苔痕

再登“石板山”暨“乐埠子”事件

             

                再登“石板山”暨“乐埠子”事件

 

                                 刘福新

 

没料到再登“石板山”之后,因探索山名牵出了山北“乐埠子”近年来发生的诸多事件。

前天(2014年11月8日)午后,接本地影友吴中福手机,邀我到宝通街拍照去,挎上相机包下楼出东便门,见车中坐着吴中福的女儿雪玲,还有位陌生的女士,小吴介绍后得知,这位女影友叫丛娟,娘家丛家阳阜,车里聊起来,丛娟女士早就知晓“丛刘不分”的历史典故,又添了一份敬意。

影友吴中福有两套游览方案,询问我的意见,我说“还是爬山好,市委党校回来捎带着吧。”新结识的影友丛娟也赞同。于是直奔昌乐和潍城交界处的那座山。

在宝通街,昌乐和潍城交界处的这座山太熟了,是去潍坊市里的必经之路。若说最初的印象,那是2009年夏天的事,本县文坛年轻的著名作家张劲松(现任昌乐县作家协会副主席)拉着我和老伴郊游,第一次登上了这座山。还在登山的前几天,有一位新浪网友“农场主”(纸厂职工)曾在我某篇博文评论栏跟帖,给我介绍了一座山——“宝通街上昌乐潍城交界处的石板山”。记得初访这座山时,文友张劲松曾说“这山好似‘铁板山’呀!”我的初衷也是写“铁板山”,不知怎么搞的,博文(2009年7月27日发布)却发成《石板山·庙子水库·浮烟山·大禹饭店》了,“石板山”就石板山吧。如今不论用哪个搜索引擎,一打上“宝通街石板山”,立即就看到我的旧作了。

可不论怎么叫,这座山是我私自命名的,当然不合法,这些年心里一直打鼓,总想问个究竟。11月8日在山顶亭子里,遇两位男性老者,一位七十有二,另一位整七十。他俩都姓季,山北边“乐埠子”人。我问如何来的,答曰“走着来的。”按当地土语,此“乐”字不读 lè 而读 lào,我老早就知道了。当我问起这座山的名字,他们说叫“犁山”,我再问到底是哪个字?他们就不知道了。于是,我从百度和360陆续搜索,却一直找不到答案。虽然搜索未果,可也有意外的收获,从百度里搜到了本地新浪好友“自然”(本名郑全国,昌乐二中教师)的一篇博文,题目是《潍城符山镇南乐埠村随拍》。这篇博文我早就读过,也发过评论,刚才,我又在“自然”(郑全国)的评论栏发了一个帖子(见下):

“我费了四个小时也没有找到南乐埠南边的山叫什么山?前日(11月8日)在昌乐与潍城交界处的山顶,遇到南乐埠两位老者,自言是山北边乐埠子村。我问这座山叫什么名?答曰:犁山(立山、李、砺),但又不知道是哪个字?我考虑可能是犁山,理由是‘这座山就好似刚耕了的土块一样,是直立的。’以前到过这座山,有个网友‘农场主’说是‘石板山’,我也就称其石板山了。还有件事儿,2009年初登此山,记得文友张劲松曾称之为‘铁板山‘,之所以称呼‘铁板山’,是因为从山西侧(昌乐县境)看,有的黑褐色,有的红褐色,如同铁板陡立于昌乐与潍城交界处。”

为了搜索这座山的名字,我还从网上寻找了四十多幅电子地图,任我打上诸如“潍城区电子地图”、“潍城区地形图”、“潍城区望留镇地图”、“潍城区符山镇地图”,遗憾的是一无所获。没办法,我就临时称它“石板山”吧,若有当地网友看到了,请立即给予纠正。

我还企图通过搜索山下的村庄“南乐埠”来查这座山的名字,山名没查出来,却查到许多与“南乐埠”有关的新近信息,譬如有个发在“百度新齐鲁”的帖子(2014年7月31日),题目为《救救潍坊市南乐埠两千口人》,揭露出一个安全隐患的重大问题。再譬如2014年7月23日的帖子,内容是“南乐埠57岁支部书记季淑被人用开水烫伤”。还有一篇是2012年5月15日的,题目是《乐埠山采石机械再起轰鸣声》,此文显示的背景是,2008年采石场已经关停。读此文,我得到两个信息,第一个信息是,这座山有人直接称为“乐埠山”,这个信息对我是有用的;第二个信息,因为历史上的采石经历(开、停、再开),早已积累了不少矛盾,这些矛盾有当地村民与政府的矛盾,有村民与村干部的矛盾,也有村民之间的矛盾(有开采权利的村民与无权开采的村民),要解决好这些错综复杂的矛盾,掌握着话语权的有关公仆就必须谨慎地地对待认真地公正地处理。

本来是与影友登山拍照,但为了一个山名,引出这么多问题来。我一个昌乐小文人,却谈起潍城区因采石而激发矛盾的事来了。嘿嘿,就此打住。

                  2014年11月10日17点30分完稿

 

 

 

再登“石板山”暨“乐埠子”事件      1、我们从这里上山,不知何因,南端(紧靠宝通街)堵住了。

 



               2、远拍东边的旷野。(这幅图片复制粘贴到天成生态农家乐园 · 潍坊市委党校》一文中了)



再登“石板山”暨“乐埠子”事件                       3、左起:影友吴中福、影友丛娟

 



再登“石板山”暨“乐埠子”事件                        4、吴中福与他的女儿吴雪玲



再登“石板山”暨“乐埠子”事件                             5



再登“石板山”暨“乐埠子”事件                          6、影友丛娟



                      7、(这幅图片也换到“天成生态农家乐园”去了)

再登“石板山”暨“乐埠子”事件                             8、我选了这个背景给吴雪玲拍照。



再登“石板山”暨“乐埠子”事件                            9、初冬的树叶。

 



再登“石板山”暨“乐埠子”事件            10、在山里拍片,穿这个马甲不错。我现在有两件了,一是后边印着“昌乐县摄影家协会”的,就如吴中福的这一件,一是网友给我寄来的。但我忘记穿了。

 



再登“石板山”暨“乐埠子”事件                         11



再登“石板山”暨“乐埠子”事件                    12、忘记叫啥名了。

 

 

再登“石板山”暨“乐埠子”事件                        13、喜欢植物,可就是不知道名字。





再登“石板山”暨“乐埠子”事件                       14、回拍(朝南拍)



再登“石板山”暨“乐埠子”事件                            15



再登“石板山”暨“乐埠子”事件                            16、朝东拍另一座小山头。

 



再登“石板山”暨“乐埠子”事件                         17、初冬的小黄花格外显眼



再登“石板山”暨“乐埠子”事件                          18



再登“石板山”暨“乐埠子”事件                       19、我大声喊:“你摆个姿势!”

 



再登“石板山”暨“乐埠子”事件                          20、丛娟。



再登“石板山”暨“乐埠子”事件           21、我踏着石阶,朝着山上“飞跑'。这“飞跑”二字名副其实。同行的三人大为惊讶。



再登“石板山”暨“乐埠子”事件                                22



再登“石板山”暨“乐埠子”事件                                23、山的最高点上有个亭子。

 



再登“石板山”暨“乐埠子”事件                                    24



再登“石板山”暨“乐埠子”事件                                 25



再登“石板山”暨“乐埠子”事件                              26



再登“石板山”暨“乐埠子”事件                        27、在亭子里俯拍山北。有一条弯弯曲曲的小道。



再登“石板山”暨“乐埠子”事件                28、遇到了两位老者,说山北的村庄叫“乐埠子”。

 



再登“石板山”暨“乐埠子”事件              29、两位男性老者,左边这位七十二,右边这位整七十。他俩都姓季,乃此山北边“乐埠子”人。我问如何来的,答曰走着来的。按民俗,此“乐”字不读 lè 而读 lào,这我是知道的。当我问起这座山的名字,他们说叫“犁山”,我再问到底是哪个字?他们就不知道了。



再登“石板山”暨“乐埠子”事件            30、于是,我从百度和360陆续搜索,却一直找不到答案。虽然搜索未果,可也有意外收获,从百度里搜到了本地新浪好友“自然”(本名郑全国,昌乐二中教师)的一篇博文,题目是《潍城符山镇南乐埠村随拍》。这篇博文我早就读过了,也发过评论,刚才,我又在“自然”(郑全国)的评论栏发了一个帖子(见下):

“我费了四个小时也没有找到南乐埠南边的山叫什么山?前日(11月8日)在昌乐与潍城交界处的山顶,遇到南乐埠两位老者,自言是山北边的乐埠子。我问这座山叫什么名?答曰:犁山(立山、李、砺),但又不知道是哪个字?我考虑可能是犁山,理由是‘这座山就好似被刚耕了的土块一样,是直立的。’以前到过这座山,有个网友‘农场主’说是‘石板山’,我也就你称其石板山了。还有件事儿,2009年初登此山,记得张劲松曾称之为‘铁板山‘,之所以称呼‘铁板山’,是因为从山西侧(昌乐县境)看,有的黑褐色,有的红褐色,如同铁板陡立于昌乐与潍城交界处。”

 



再登“石板山”暨“乐埠子”事件                      31、再拍东边。东边新建一座庙宇或寺院。

 



                           32、(这幅图片也换到“天成生态农家乐园”去了)

 



再登“石板山”暨“乐埠子”事件                               33、野菊花。

 



再登“石板山”暨“乐埠子”事件                           34、这座山的山顶是平的,而且南北狭长。



再登“石板山”暨“乐埠子”事件                             35



再登“石板山”暨“乐埠子”事件                36、紧靠着宝通街大道陡崖上的亭子。不是我拍歪了,是它自己歪了,附近有铁丝网,有“此处危险”的警示牌。

 



再登“石板山”暨“乐埠子”事件           37、我发现丛娟这位影友有两个特点,一是身体很好,不愁登山,二是拍照很认真。

 



再登“石板山”暨“乐埠子”事件                                38



再登“石板山”暨“乐埠子”事件                                  39



再登“石板山”暨“乐埠子”事件                               40、再拍这个摇摇欲坠的山亭。



再登“石板山”暨“乐埠子”事件          41、挖出一条沟,可能目的是“起缓冲作用”,不至于塌落的太快。



再登“石板山”暨“乐埠子”事件                              42



再登“石板山”暨“乐埠子”事件                                   43



再登“石板山”暨“乐埠子”事件                                  44



再登“石板山”暨“乐埠子”事件                           45、我遥控自拍。



再登“石板山”暨“乐埠子”事件                               46



再登“石板山”暨“乐埠子”事件                               47



再登“石板山”暨“乐埠子”事件                               48



再登“石板山”暨“乐埠子”事件                              49、影友吴中福说可以吃,嚼了一口。

 



再登“石板山”暨“乐埠子”事件                                  50



再登“石板山”暨“乐埠子”事件                              51



再登“石板山”暨“乐埠子”事件                                52、影友丛娟大步流星地朝上走。

 



再登“石板山”暨“乐埠子”事件                 53、看这个站立的角度,许多男人也不敢。影友吴中福说,我得好好地锻炼了。



再登“石板山”暨“乐埠子”事件                         54、这一面陡崖的石头很有把特色。



再登“石板山”暨“乐埠子”事件          55、影友吴中福说这里有不少生物化石。这里可能就是海底。



再登“石板山”暨“乐埠子”事件                              56、西侧的悬崖有页岩

再登“石板山”暨“乐埠子”事件                             57



再登“石板山”暨“乐埠子”事件                  58、石头的缝隙间有明显的堆积物,好似是水泥。但不是。



再登“石板山”暨“乐埠子”事件                      59、这一幅图片更清楚。

 



再登“石板山”暨“乐埠子”事件                           60



再登“石板山”暨“乐埠子”事件                          61、悬崖因塌落,中间有一条断裂层。

 



再登“石板山”暨“乐埠子”事件                       62



再登“石板山”暨“乐埠子”事件            63、我说‘好似是两个人”。他们说,三个人呢,中间还有个小孩。

 



再登“石板山”暨“乐埠子”事件                             64



再登“石板山”暨“乐埠子”事件                65、打石头打出来的深沟,没料到打出这么个景点来?



再登“石板山”暨“乐埠子”事件                                 66


          

再登“石板山”暨“乐埠子”事件                             67、下山后,又快到宝通街了。



再登“石板山”暨“乐埠子”事件                           68、这面的岩石是斜形的



再登“石板山”暨“乐埠子”事件                 69、我建议吴中福将车开到东边山沟的一条南北路,我们从这里北行,然后到东边去,东边的景物远拍了,但没有走近细细观察。



再登“石板山”暨“乐埠子”事件                           70



再登“石板山”暨“乐埠子”事件                  71、下了这座山后,其它山丘的图片以及市委党校附近的图片放在另一篇博文里。

 

 

                 附一:我从网上翻拍和处理的电子地图

再登“石板山”暨“乐埠子”事件                    1、潍城区示意图(中间部分)

 



再登“石板山”暨“乐埠子”事件            2、潍城区符山镇。我意外地“发现”了“麓台村”。麓台村位于浮烟山(绿色)的东北侧。

 



再登“石板山”暨“乐埠子”事件              3、我两次登上的“石板山”就在浮烟山(绿色)和庙子水库(蓝色)的西边不远处。这座山被宝通街一分为二了。

 



再登“石板山”暨“乐埠子”事件                        4、潍城区符山镇资料。

 



再登“石板山”暨“乐埠子”事件                                  5



                               6、(这幅图片也换到“天成生态农家乐园”去了)

 



再登“石板山”暨“乐埠子”事件                   7、这些电子地图都是老地图,宝通街还没有画进去。

 


       附二:我第一次拍的两幅图片

 

                   (图—文)石板山·庙子水库·浮烟山·大禹饭店

                                   1

 

                        (图—文)石板山·庙子水库·浮烟山·大禹饭店

                                          2

 

 

 

【相关博文链接】

(图—文)石板山·庙子水库·浮烟山·大禹饭店(2009-07-27 13:06:48)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94bc60100edjw.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