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再上车罗顶

(2014-10-23 19:10:44)
标签:

再上车罗顶

陪丁永恩先生采风

是不是车罗顶未定

雾露山的故事

图片

分类: 知识交流

再上车罗顶

                              

                             再 上 车 罗 顶

 

                                  刘福新

 

10月17日,陪同丁永恩先生欣赏昌乐县第一海拔高度车罗顶风光。因2014年10月17日是我第二次登车罗顶,故而题目拟为《再上车罗顶》。2008年11月我曾发布一篇博文车罗顶与吉山——鄌郚览胜之二》,博文配图下边的注脚有几条,可能是车罗顶比较罕见的图片与文字结合的资料。例如:

 

  (散文与摄影)车罗顶与吉山——鄌郚览胜二

        图1:离开白浪河源头,车不断地爬山下崖,在极其狭窄的羊肠小道行进着,远远望

        见连绵不绝的山岭。王站长说,这儿还属于“九顶连环山”,不过已经到西边来了。沟底

        有一个村庄,忘记村名了。阴天加相机出了问题,拍摄效果不好,只不过留下个念想而已。

             远处看到两边稍微高凸而中间平坦的就是吉山。

 

       (散文与摄影)车罗顶与吉山——鄌郚览胜二

         图2:这座小山叫“雾露山”,说得是钟家庄一个姓钟的姑娘与“吉山爷”(吉山

          山神)之间的一段神话传说。传说全文另载。

               右面没有照全的是吉山。

 

      (散文与摄影)车罗顶与吉山——鄌郚览胜二

       图3:九顶连环山围绕着一片平地,可以叫做“坪”了。这些山沟中的平地面积真不小,

     据说这里是上古战场,也有一段精彩的故事,故事另载。

          我在这片麦地里朝着西面吉山的方向,给老伴拍摄了一幅图片。远处最高的山头是吉山,

     近处的是“雾露山”。

 

      (散文与摄影)车罗顶与吉山——鄌郚览胜二

       图4:你看北边与东边,好大的一片平地哟!这里作古战场,那阵势一定相当威猛!

                王子柱站长还告诉我,日本侵略者在吉山杀人如麻,他的一个亲叔叔在这里被

           杀害,还有一个伯父也遇难。忘记是究竟是1937还是1938年了,但时间很清楚,是农

           历的九月初三。因为他每年都来这里上坟。

 

以上插图和注脚是本人第一次到车罗顶的历史资料。

关于车罗顶的文字资料,叙述最生动的当属马进先生的《三上车罗顶》;另有一篇《车罗顶的传说》,是【家乡消息网昌乐】的。为了让读者多角度了解车罗顶,特链接于正文之后。

已经过午了到一旷野里的酒店吃饭,酒店有两个特色,一是前院有一棵不知名的大树,二是后院很漂亮。

(2014年11月3日补充:才找到那张纸,看到了老板娘的名字和老板娘的介绍:老板娘的名字是邱恩杰,树木的名字是青檀或榔榆。)

 

 

 

再上车罗顶1、很遗憾,2014年10月17日的采风活动没有当地的人做导游,我也怕麻烦鄌郚镇党委政府,没有给书记张义增打手机。据山下人讲,我们到的这个地方就是车罗顶。如今车罗顶西端建了饲养场。场里的一个中年汉子竟然不知这是什么地方,而这个被小刘询问的妇女却说这里不是车罗顶,东边的才是。(后来,小刘看地图,说这里就是车罗顶最高的地方——也就是昌乐县境内海拔最高处)。

 

 



再上车罗顶                     2、这里的确是西端了。

 



再上车罗顶                           3、我们从来路退回去。



再上车罗顶             4、那位妇女恰好要下山,指点着我们下到半腰,然后再往东行驶。到了这个地段,大家都说,这里就是车罗顶了。我当时的感觉是:这里也不一定是车罗顶,先看看再说。

        不管如何,先给丁永恩先生拍一张照片。

 



再上车罗顶                                 5



再上车罗顶                                   6



再上车罗顶                7

再上车罗顶            8、我往上跑(这个“跑”字名副其实,因为我怕耽误大家时间,想着先上去看看)。

 



再上车罗顶            9、这一次我们到的地方与2008年肯定不相同。2008年我来的时候,是在这座“雾露山”的东边拍照的,这一次却到雾露山的西边来了。这里边就产生了一个疑问:究竟这里是车罗顶还是我2008年站着的地方叫车罗顶?

 



再上车罗顶                             9、顶部有一个蓄水池。

 



再上车罗顶              10、小刘也跑过来了。开车的王师傅不好动,陪同丁先生在下边。



再上车罗顶                                   11



再上车罗顶                               12、小刘给我拍的。



再上车罗顶                                       13



再上车罗顶                                   14



再上车罗顶                                15、我们返回来。

 



再上车罗顶              16、远处的雾露山南边有一条路,我的考虑是,翻过雾露山才是车罗顶。已经过了午饭时间了,鄌郚镇的“国家电网”已经催了好几次了。

 



再上车罗顶                                          17


                  

再上车罗顶                                     18



再上车罗顶                                  19



再上车罗顶                               20、在这里,我给小刘拍了不少,小刘也给我拍了不少。

 

 

                     附:我们中午吃饭的某特色饭店

再上车罗顶         1、不知道这个饭店叫什么名?也不知道这是一棵什么树?反正被我看中了,我对丁先生说:给您拍张照片。

 



再上车罗顶                                2、我与丁永恩先生合影。



再上车罗顶                           3、还是我会逗人。一逗就笑。

 



再上车罗顶

                             4

 


再上车罗顶                       5、还没看到菜品的特色,就看到这个山里饭店的特色了。




再上车罗顶             6、这种辣椒很特殊呀!

 



再上车罗顶                           7、这就是我们午餐的房间——6号雅间。

 



再上车罗顶                             8



再上车罗顶             9、酒足饭饱后(注意:丁先生不饮酒,王师傅开车不喝酒,基本上是我自己喝酒),临行,给饭店老板拍照。我曾问过这棵树的名字,老板娘也说搞不清,但提供了两个植物名,我只记住了一个“榆”字。

    (2014年11月3日补充:才找到那张纸,看到了老板娘的名字和老板娘的介绍:老板娘的名字是邱恩杰,树木的名字是青檀或榔榆。

 

 



再上车罗顶                  10、老板(或老板娘)很低调,不愿意拍照,被我一句话说活动了。也记不起说了那句话了。

 



再上车罗顶                               11



再上车罗顶                              12





再上车罗顶                            13

 附二:《车罗顶的传说》(家乡消息网 昌乐乔官编辑组)

 相传隋末唐初,车罗顶上长满了上千棵合抱粗的柏树。轻风吹来,滔声阵阵。山林间豺狼腾跃、虎豹横行,狐狸、野猪、猴子、野兔等在林中出没,奇禽异鸟在空中飞翔。涛涛的丹河水自南而北顺势而下,河两岸留下了数不尽的禽迹兽踪。在株株古柏掩映下,有一座修建于东晋时期的古寺法华寺,大寺碧瓦红墙,气势宏伟。寺内住着二百多僧众。寺里有一千多亩土地,分租给周围的山民耕种。僧众们整天吃斋颂佛,练武健身。大寺周围香烟缭绕,钟声悠悠。古寺的南端,古柏丛中,有几十间砖木结构的平房,有一支三百余人的农民军常年驻扎在此。农民军首领叫秦振山,他不仅有一身好功夫,还是方圆几十里很有名气的老中医。他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且个个身强力壮,武艺超群,大儿子秦仕龙,二儿子秦仕虎,三儿子秦仕雕,女儿秦凤娇。他们在父亲的带领下,杀贪官除污吏,劫富济贫,呼啸山林。

  唐贞观十八年(公元644年)初夏,大唐帝国的东邻高丽,联合百济进攻新罗国,新罗国派人向唐朝求援,唐皇帝李世民便调集水、陆大军十万,御驾亲征讨高丽。这年夏秋之交,由于在烈日下连日行军,又加上将士们水土不服,大部分官兵都得了病,气闷、胀鼓、呕吐、拉稀。李世民和军师徐懋公见部队病成了这个样子,又见车罗顶地势坦荡,古柏成荫,又近丹河水,便号令大军在车罗顶及周边地区安营扎寨。李世民下旨,让随军御医邓青云想法为众军士调治病痛。又让部分将士到附近山村求医购药,并组织其余的随军医生带领士兵到纪山、打鼓山、凤凰山上采集中药。七八天过去了,御医们没找到根治士兵疾病的良方,士兵们到周围山上采集的中草药疗效也很小。个别士兵从民间探听到民军首领秦振山家是世代中医,有祖传秘方能治唐军的病,但因唐大军驻扎时抢占了民军的房子,又发生过军事上的冲突,所以唐军几次派人去秦部求秘方,秦老爷子却矢口否认。军师徐懋公和众将领急得抓耳挠腮,听到周围军营传来的阵阵呻吟声,李世民也愁得彻夜难眠。这天深夜,李世民正在大帐内犯愁,忽然听到帐外人声鼎沸,吵吵嚷嚷,他急忙派人出去打探,原来是驻扎在山南的民军秦振山部,探听到唐军大部病倒,已失去了战斗力,便趁夜来偷唐军的军马器械。李世民闻听大怒,下令驻扎在周围的御林军出击,剿灭盗匪。五千御林军除两千多生病不能参战的外,其余全部出击。经过近三个时辰的混战,秦家父子及三百多民军除战死战伤者外,其余全部被擒。唐王李世民亲自升帐审问,经和军师徐懋公商议,宣布:秦氏父子如交出祖传秘方,两来无事,如若不交秘方,明天中午开刀问斩,并释放了两个秦部士卒回营盘送信。
  再说秦振山的女儿秦凤娇,现年十九岁,出落得白嫩娇美,面似三月桃花,她不仅练就了一身好武功,平常还跟着父亲学中医,是方圆几十里出了名的美人,绰号“桃花仙子”。当夜,她留在营盘内守家,当她从放回来的兄弟口中得知,父亲和三个哥哥全部被擒,如不献出祖传秘方,明天中午就要问斩的消息后,急得满屋乱转。最后,在老家人的劝说下,才决定献出秘方救父兄。第二天早饭后,秦凤娇装束一新,径直去见唐王,李世民一见,顿时被她清纯的美貌惊呆了,暗叹:在这穷乡僻壤之地,竟有如此美丽的女子。唐王愉快地接受了秘方,并当场下旨赦免了秦氏父子及众兄弟。秦氏父子见唐军确实是正义之师,便全部投降了唐军。李世民得到秘方后,马上安排御医邓青云带人到正北十几里路远的药泉取来神水,和着神水,炮制了大量中药丸,官兵服用后,不几天病果然好了。又过了几天,由军师徐懋公做媒,唐王娶秦凤娇为妃。这样过了半个月,酷热的天气也基本过去了,唐军的疾病也全部好了。于是,李世民便下令起程。因秦凤娇有身孕和舍不得年迈的父亲,不愿随军东征。唐王下旨命青州、昌乐的地方官在车罗顶东邻的凤凰山前修造行宫,让秦妃暂住,等东征回来,再一起回长安。唐王临走前,还从周围村庄招了七八个妙龄少女侍候秦凤娇,并留下了二百名御林军和大量金银。
昌乐家乡消息网·乔官文化编辑组

  此篇文章网址:http://www.jx303.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22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