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图文)再进东山贾园

(2014-09-29 00:06:00)
标签:

贾园主人贾百万

声盖城厢

二进贾园拍景

相关博文连接

图片

分类: 文辛文言

(原创图文)再进东山贾园

                

                 (原创图文)再进东山贾园

 

                                 刘福新

 

贾园之名,余近日(9月26日)方知,守园翁偶语之。贾者,本邑号称“百万”,名闻遐迩,声盖城厢,官吏商贾士人艺者甚或市井混混,其迹恍若皆知之。

春夏之交,首访其园,尚不知园名,其事附于《七绝 ·东山樱桃园讶遇同窗王培元家人》一文,可参考正文后博文链接。

近日,过园,再进之。囊日独旅,此次谐影友吴中福同行。彼时仅为守园老妪拍照,此日守园翁极为主动,领余等参观其菜园,偶出一言,为余所牢记,盖因事关孙笑山兄也。守园翁曰:“有拍照者进园,见菜蔬见篱笆见花草,咔嚓不停,许久方离去。”余顿时忆起孙笑山兄博文配图,粲然一笑。

贾园,虽有规模,尚初建,不日又将新貌示人也。

出园,上车,守园翁送之,隔窗邀之曰:“再来喝茶。”余戏答“若再临,园中蔬菜现成,三四盘顷刻炒就,余携好酒两瓶,不醉不归矣。”

 

 

(原创图文)再进东山贾园         1、进园,路西一个大吊瓜,尽显秋日之景。

(原创图文)再进东山贾园                     2、吴中福父女。

 



(原创图文)再进东山贾园                         3、园中园。

 



(原创图文)再进东山贾园                              4、篱笆上又一个大吊瓜。



(原创图文)再进东山贾园                               5



(原创图文)再进东山贾园                              6、篱笆外的花。当然了都属于贾园范围。

 



(原创图文)再进东山贾园                              7、我爬上菜园北端的高坡俯拍人与景。



(原创图文)再进东山贾园                                   8



(原创图文)再进东山贾园                               9



(原创图文)再进东山贾园                               10



(原创图文)再进东山贾园                            11



(原创图文)再进东山贾园                               12



(原创图文)再进东山贾园                                13、俗语:黄瓜芸豆两头鲜。如今已经不分季节了。



(原创图文)再进东山贾园                           14



(原创图文)再进东山贾园                            15



(原创图文)再进东山贾园                            16



(原创图文)再进东山贾园                               17



(原创图文)再进东山贾园                                   18



(原创图文)再进东山贾园                                19



(原创图文)再进东山贾园                    20、匆匆低头而过。我问守园翁,答曰:是俺儿媳妇。

 

 

【部分相关博文链接】

 

七绝·东山樱桃园讶遇同窗王培元家人(2014-05-22 01:04:06)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94bc60102emib.html

 

七律·立秋日访东山感怀 (2011-08-08 22:44:17)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94bc60102drij.html

 

吟东山花草昆虫 (2011-09-24 22:02:38)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94bc60102dt0m.html

 

七绝二首·叹东山之山水 (2011-09-24 19:35:12)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94bc60102dt0k.html

 

(摄影日记)薄雾下的东山 (2011-06-02 19:54:43)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94bc601018gkg.html

 

七绝·题东山所遇,迎博客嘉宾 (2014-05-04 22:55:42)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94bc60102em68.html

 

东山幽径遍掘深坑,是何鸟人为之? (2014-09-26 22:55:01)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94bc60102v1mx.html

 

甲午年中秋节专稿之三:八月十五看东山 (2014-09-13 17:18:17)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94bc60102v06p.html

 

 

将(写作交流)  世界名著中的人物白描(一)【再次置顶说明】
  曾记得本人写过一篇学习《红与黑》的感受,用百度也没有搜到,只是零星地散落在我的《榕树下》、《池塘边》、《红袖添香》、新浪博客、网易博客、搜狐微博、百度贴吧中。《红与黑》是法国著名作家司汤达的一部长篇小说,男主角于连是一位侥幸脱离了平民地位的人,但最终还是被贵族和大资产阶级勾结的营垒迫害了。这一部长篇小说最大的贡献在于:它揭示了一个社会现象——既得利益集团总是千方百计地维护他们的“领地”,不允许平民进入,若是进入了,就竭力驱赶出去。在近代的法国尚且如此,联系到一直流传下来的形同朽木的古老封建势力占主导地位的中国,不论如今叫什么主义什么人民什么共和,其实依然是“官本位”在作怪,一个曾经进入政府部门的男人女人不论其才情如何貌相如何品格如何,那就等于登上阶梯亮相了,那就等于进入执政者的红房子“镀金”了。某些靠父母关系进入统治阶层(譬如一个县一个单位主管,在古代顶多也就是个“从八品”,连个“正八品”都算不上,古代官场说这种人“尚未入流”。至于一个科局的副手,连个“吏”都算不上,充其量不过是个“小吏”而已。但中国的国情就是这样,啥时候也“论官”、“论吏”,好似一个狗屁大的乌纱帽翅子也就柳叶大的官儿也要在人群里显摆,有一种显摆是最无耻的,貌似公允却用睥睨的目光斜视他人;有一种人——特别是女人(女人在媚俗官家和鄙视平民等方面都格外卖力,为什么呢?因为女人在生理方面和心理方面的残缺更厉害),这些人的脑壳里永远装着“阶级”与“阶层”,我今天就遇到了某些这样的人,我今天就做出了一些特殊的举动。酒宴后一回家我立即将“公告栏”更新了内容。今将刚刚更新的“公告”公布如下:
公告308号
  他们决不允许一个出身“微贱”的知识分子跨进他们的营垒,决不允许一个侥幸混进他们的营垒的人还保持“独立的人格”和“傲气”……
2014年9月29日参加一次婚礼所闻所睹所感
——摘自法国司汤达名著《红与黑》之《简论》

 

 

再换一支曲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