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源凤凰山旅语(二)


标签:
沂源凤凰山游记万年松马头崖百丈崖齐长城遗址遇青苔感喟杂谈 |
分类: 旅迹苔痕 |
第二集所拍图片是最重要的图片,按旅程来讲,途径情人谷、红叶谷(雾霾,看不清),路过万年松,仰望马头崖,百丈崖下石缝中竟然看到了蕨类植物。拐了一个大弯,上陡崖,稍歇。此时,闻山下有笑声,原来从山下上来了一对夫妻,免不了寒暄一番。我对山上遇见的人皆称“山友”,一个时间一个地点相遇,那是前生修来的缘呀!面前两条古道,选右边的一条(选对了),朝北走,路段较长,但景致很美,终于看到齐长城东门了。当我站在长城上,不禁有种沧桑感,历史的隧道穿越几千年,曾在此处打了个小结。我就琢磨,齐长城,你防备哪儿的进攻呢?
过长城东门,野草片片茂,野花处处艳,更让我高兴的是,我看到了石缝里的苔藓,古诗里有许多写苔藓的句子,与刘玉涛谈起此事,可遗憾的是,竟然背诵不出有关苔藓的诗句。就在我打这篇文章之前,用百度搜了一下,有“青苔”的句子不少,但只有王维的《书事》与我的心境相合:“轻阴阁小雨,深院昼慵开。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王维是写景抒情的高手,你看他当时看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呢?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绿茸茸的青苔,清新可爱,充满生机。看着,看着,诗人竟产生一种幻觉:那青苔好象要从地上蹦跳起来,象天真烂漫的孩子,亲昵地依偎到自己的衣襟上来。这种主观幻觉,正是雨后深院一派地碧苔青的幽美景色的夸张反映,有力地烘托出深院的幽静。青苔本是静景,它怎能给诗人以动的幻觉呢?要知道,经过小雨滋润过的青苔,轻尘涤净,格外显得青翠。它那鲜美明亮的色泽,特别引人注目,让人感到周围的一切景物都映照了一层绿光,连诗人的衣襟上似乎也有了一点“绿意”。这是自然万物在宁静中蕴含的生机。诗人捕捉住触发灵感的诗意,通过移情作用和拟人手法,化无情之景为有情之物。“欲上人衣来”这一神来之笔,巧妙地表达自己欣喜、抚爱的心情和新奇、独特的感受。屡屡想寻青苔,这一次夙愿终于实现了。以后自己灵感忽来,若写关于青苔的诗词,这几幅图片就用上了。
啊,这首小诗神韵天成,意趣横生。诗人从自我感受出发,极写深院青苔的美丽、可爱,从中透露出对清幽恬静生活的陶醉之情,诗人好静的个性与深院小景浑然交融,创造了一个物我相生、既宁静而又充满生命活力的意境。对我的这次游旅也是一种珍贵的印记。
因雾霾天气,远处的景很模糊,近处的景相对来说比较清晰,故而凤凰山上的小植物(花草)拍了不少。特别想拍小动物,这一次也没有让我失望,刚到宇宙神碑前,一只蝴蝶围绕着我飞来飞去,好似宇宙神显灵,好似宇宙神向我传达旨意:世上万物平等,不可逞人类之狠!人类一旦作恶深重,当心万劫不复!
已经与刘玉涛这位小伙伴外出多次,已经熟悉了他的人品,待人厚重,待物也厚重,譬如看到两只蚂蚱,拍完片立即放生,正合吾意。若是与一个残忍的人为伴,一个动作就将我气坏了,哪儿还能继续结伴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