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源之旅六:解读下龙巷村民“上山”的含义


标签:
沂源下龙巷村上山的含义村民祖居在高处沂河母性大山父爱情感 |
分类: 旅迹苔痕 |
今年春天初次到下龙巷村,就从解建华的爷爷、爸爸口里听到了“上山”两个字,我猜测下龙巷村附近肯定有一座山,山上一定有他们家一块风水宝地,风水宝地里一定有一间或数间房屋,但我从未与他们的祖屋联系起来。
记得今年春天,解建华与他爸爸陪我沿着大街朝南走,到一处陡坡往东拐,地势越来越高,两边的房屋依山势而建。我边走边想,解建华的老家在高处,出胡同就是悬崖峭壁,不叫“山”叫什么?
8月29日早饭后,他们父子俩一说“上山”,我立即明白,解建华父子要上山看望老人了。记得8月28日夜里抵达下龙巷,我要解建华将我捎着的不成敬意的礼品从后备箱拿出来,解建华说“明天上山再说吧。”我就明白是给他爷爷留着了,我对这个安排是非常满意的。
再次上了山,再次探望了解建华的爷爷,再次合了影;不过有个小小的区别,我设置了“自拍:10秒/遥控”,我也加入合影的行列。倘若说上一次来还有点儿矜持的话,这次来已经基本上融入了他们的家庭了。
下山的时候,我老远就看到了那个在“山上”住的老太太,我还要看望这位老人家。于是又拍了不少照片。
沂河水从下龙巷流过,村人的祖居在山上,有水有山,简直就是风水宝地!
沂河一路流来,渐渐地壮大,那宽广的河床,任凭一条条小河流加入,使它慢慢地习惯了容纳,产生了爱心,透视出母爱。沂源的山有高有低有大有小有缓有急,但都那么质朴那么厚重,蕴含着一种父爱。
因此,我喜欢上了这个村庄——下龙巷,我盼望着再次沿着沂河散步,再次上山看望解建华的爷爷和那位九十岁的老太太。
1、拍完葡萄交易市场,我与解建华回来吃早饭。建华的父母早就等着我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