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家辛牟曁辉煌一时的“昌乐鏊子”


标签:
滕家辛牟铸造业历史辉煌昌乐鏊子原政协主席滕建军历史 |
分类: 昌乐村影 |
在昌潍地区(略等于今潍坊市)有一句“昌乐鏊子潍县锅”的俗语,这是百余年来对滕家辛牟铸造品质量的肯定和评价。
道光十一年(公园1831年),连年灾荒,饿殍遍野,滕家辛牟村滕氏家族第十四代滕殿三,为求生计,变卖家产,与周家辛牟铸造匠人周培烈、周培智合谋,建起了昌乐最早的翻砂铸造业——滕家辛牟炉房,开始时只不过轧铲头、轧犁子,但销路不广。滕家辛牟滕殿三长子第二代传人滕爰谋徒步三下山西,拜师学艺,逐渐掌握了“山西犁子怀柔锅”的铸造技术,将当时全国的名优产品引到了滕家辛牟。之后,滕家辛牟铸造业名声大震,19世纪末占领了市场,打开了销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1954年,滕家辛牟铸造业也曾有过辉煌。
鉴于滕家辛牟的这段铸造业历史,滕家辛牟的铸造业特别是“昌乐鏊子”被评为“潍坊工商老字号”。
滕家辛牟,行政原属山东省昌乐县马宋镇,今属营丘镇。明景泰年间,滕姓由滕家下埠迁来立村,因临近周家辛某,取名滕家辛牟。
7月4日上午,在滕家辛牟村支部村委办公室,我遇到了社区书记窦希江以及另两名社区干部夏亮、颜军军(女)。
据三位社区干部拿着滕家辛牟户口花名册介绍,滕家辛牟除了滕姓之外,还有唐、张、梁、李、刘等姓氏。约计160户,550人。
原昌乐县政协主席滕建军就是滕家辛牟人。因从2007年始,我就被昌乐县政协聘为文史资料编辑,与滕建军当然有不过少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