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五里庄,一声叹息!


标签:
五里庄原属南郝镇行政名称朝令夕改省立昌中五里庄分校学生徐玉山图片 |
分类: 昌乐村影 |
五里庄,行政原属南郝公社(后改南郝乡、南郝镇、城南街道),今归五图街道。前边的行政名称是一路承袭下来的,就这南郝成了五图街道不三不四,属于胡改乱改的范畴。宋末,徐姓从寿光迁来立村,因与昌乐县城相隔五华里,取名五里庄。但我6月21日下午再次进入五里庄时,东西大街路北的支部牌子却标着“中国共产党城南街道宝通社区支部委员会”,西边村委会的牌子被白纸糊的看不清了,当然也是“城南街道宝通社区”了。看来,牌子还是“城南街道”的,还没来得及改“五图街道”,可那个“宝通社区”又让我大为迷惑,难道这个村庄从宋朝末年就叫五里庄,如今不叫五里庄了不成?有个成语叫“朝令夕改”,如今这个成语也被淘汰了,干脆就叫“朝令朝改”得了!行政名称的修改不是闹着玩的,不是小孩子戳尿尿窝随随便便的,像这般拿着个村庄的名字胡折腾,是不是闲着没事找事?
6月21日下午再访五里庄是很突然的事儿,小朋友解建华要去南郝给他的沂源老乡送菜板,特地拉我同去,回返时我建议走西路(我历来有一习惯“不走回头路”),如此一来,就进了五里庄。五里庄是前些年的交通要道,原来长途车经此处再往南可抵达南郝和北岩。
从我刚才用“360”(用“百度”和“360”都可以搜索)搜到的博文,我吃了一惊,涉及到五里庄的博文竟然不下10篇。略略复习过自己的博文之后,又一惊,五里庄与昌乐县的教育紧密相关呀,国民政府时期张天佐在这里办了个“省立昌乐中学五里庄分校”,前几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昌乐县教育局又在五里庄东侧办了个及第中学和外国语学校。
进村,拍下了凡是遇到的人,先是四个老太太,对着我的镜头闪闪躲躲,她们不认识我,这不为怪。之后见到一个百货店女老板,看来还是开店的人见多识广,很主动地配合我。南北街上遇到不少人,其中一人曾到我们昌乐二中(文化路原校址)卖过豆腐,我们彼此都认识。趁着此文发布的机会,写下五个老农的名字(左起):徐茂贞、吴瑞家、吴振荣、吴振亭、徐茂升。从这五个人的姓氏里,我们就可以大致知道五里庄的姓氏情况了。
五里庄有我的一个服期很近的三姑,我请卖豆腐的村民领我去拜访,但好几位村民说,我的两个表弟都在公安局任职,三姑三姑夫都不在家。
想起了在昌乐县委担任重要职务的学生徐玉山,他在南郝中学上高中的时候,因患感冒回家休息,我曾奉命(学校领导安排)到五里庄家访,那时候他家是新盖的房子,好像位于村子西北角。
回返时遇到一位妇女,交谈起来知道她的娘家是于家山前村的,她说她是卖陀螺的,请我给她拍几幅卖陀螺的图片。后来的五月二十八昌乐山会正好碰上了。五月二十八山会那天,我写下了她的名字——于丽华。于丽华在山会上还与我说了一件事儿:“你到俺娘家于家山前拍照片,把俺爷和俺娘都拍下来了。”
6月21日下午天气不好,已经滴雨点了,未来得及多拍几幅片片。
此文题目主要是本着村庄的归属朝令夕改来的,也是看到“宝通社区”这个名字后的感想。是的,当时是发出过“叹息”,还不止一声叹息!
附《会晤与采访民国时期“省立昌中”老校友纪实》摘录
三八妇女节专稿(摄影部分)(2009-03-08 19:15:05)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94bc60100cjlw.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94bc60100ge9w.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94bc60100gga5.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94bc601000913.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94bc60100mpdn.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94bc60100dudv.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94bc601008vug.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94bc60102eneh.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94bc60100dxps.html
榕树下【逐梦·文辛之页】张仲辅与昌乐中学(社团推荐) 文 / 昌乐刘福新
/book/short/bookid-4359518-page-1.html
(使用QQ号登录我的榕树下,不料却显示“已被外星人劫持”。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