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营丘镇小学及附近景物拍摄散记(营丘行之二)
刘福新
离开营丘镇党政机关驻地马宋街的集市之后,张法辉老师陪我去他任职的单位——营丘镇小学。本来我是想与营丘镇小学校长会晤,然后将吸收张法辉为编辑的事情告知一下;当然,在此之前,我已打手机给营丘镇文化站站长滕祖刚(滕也属编辑部成员),请滕尽快地到营丘镇小学一趟与校长当面说清楚,有利于今后编辑部工作的顺利进行。
在营丘镇小学,我给综合办公室的部分老师拍照。今将部分合影教师名字打在正文里,便于他们搜到自己的图像。左起:李鑫(淄博沂源人)、张文华(张家新牟人)、张法辉(刚聘请的编辑)、邱强(泰安肥城人)、张建庆(王俊人)、唐继江(马宋街)。
利用休息的机会,我又拨通了编辑单之礼的手机,单之礼可巧在原崔家庄政府宿舍大院的家里,他答应立即赶到营丘镇小学与我会面,可长途车竟然让他等了50多分钟,我对张法辉老师说,咱们出去拍点儿片片吧。于是出校门朝东行,所拍图片大多是新建筑物。快要拍完了,单之礼也到营丘镇驻地马宋桥头了,于是直奔酒店午餐,张法辉老师做东。按说,我到马宋是公务,完全可以在镇食堂吃工作餐,既然张法辉老师要做东,也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1、我们从这条街道去营丘镇小学。张法辉介绍说,这是马宋街最短的一条南北街,叫做尚公街。
2、没进入尚公街之前拍东西大街街景。
3、同上。
4、进入尚公街之后拍摄的。
5、这里有一个企业。
6、折入东西大街。这一条东西大街是营丘镇驻地马宋街的一道最耀眼的风景线。这是幼儿园。
7
8、营丘镇幼儿园和小学大门前有个摆小摊的女子。
9、营丘镇小学大门。
10
11
12、正在上课间操。
13
14
15、邱强(左)与李鑫两位老师在看我打印的编辑人员名单及联系电话
16
17

18、在营丘镇小学,我给综合办公室的部分老师拍照。今将部分合影教师名字打在正文里,便于他们搜到自己的图像。
19、左起:李鑫(淄博沂源人)、张文华(张家新牟人)、张法辉(刚聘请的编辑)、邱强(泰安肥城人)、张建庆(王俊人)、唐继江(马宋街)。
20、出校门边拍片边等另一个编辑单之礼。这面砖墙是原马宋公社的“工业'
21、窗户代表着历史沧桑,虽说还不算久。
22、营丘镇党委政府新院
23、另一座大楼,据闻是私人的产业。
24、啊,原来这是康乐街。这一回记住了。
25、再往东行。桥上的建筑物。
26
27、以前没这里堵那儿截的时候,这条河不错的,堵堵截截可以违背初衷了。这是每个地方都有的教训。
28、聚贤花园
29
30、这就是原来的昌乐四中吧?如今改称营丘镇中学了。
31
32、这个牌子看不清楚了。
33、这几棵大树很吸引人!
34、一个拖拉机厂
35、再拍这一排树木。
36、这条东西街道是工业园区吧?
37、桥东的这条南北街道就是崇山路,我乘车去崇山路过这儿好几次了。
38、既然这条河流这么显眼,既然这条河流想改称”子牙河“,我建议营丘镇党委和政府好好地整理一下。
39、我们编辑部分为两个办公场所,一个在昌乐县城,一个在营丘镇,编辑也分为两部分。因为我分管民风民俗的编辑工作,与营丘镇编辑的联系工作也主要由我担任,我若是到营丘,他们就配合我的采访。5月21日两处编辑会合交流时,我就与单之礼老师打过招呼了。另一位编辑张振海年赋已高,八十多岁了,家住黎家村,行动不便,没有立即会面。张振海此前已经给我打过两次手机,说有资料需要见到我。
40、单之礼来到营丘已经很晚了,于是直奔这家酒店(老李饭店)午餐,张法辉老师要做东。按说,我到马宋是公务,完全可以在镇食堂吃工作餐,既然张法辉老师要做东,也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41、单之礼捎着一本书,有关墨水河马三蝎子桥的故事。既然单之礼编辑亲自跑到安丘借来,我好感动哟!先拍下其中最重要的与我们编辑内容有关的一页。
42
43、我也算是个工作狂了,先不吃饭先拍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