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终于寻到了那条52年前上学的路
刘福新
2014年4月21日下午,本来是到吴家池子村拍楸树摘楸花,本来是想写一篇《吴家池子村的楸树楸花》的,殊不料又获得一个更大的成果——找到了52年前到吴家池子中学(以前很少有人称呼昌乐一中)上学的那段路。这一次寻到的路是完全属实的了,不是上一次仅凭主观判断了。为此,原来的题目不能用了,改为《我终于寻到了那条52年前上学的路》。由拍楸树拾楸花引出了另一个主题——寻到了那段52年前上学的路,得到了更大的喜悦,是我心诚则灵的结果。
以下内容是复制粘贴本人的一篇旧作《寻找那段少年时上学的路》,发布时间是2013年9月1日。
1962年,我考入昌乐一中后,有一条上学的路,我过去的博文星星点点屡有叙述,前些日子,我想寻找城南萧到吴家池子那段上学的小路,于是从城南萧村前开始,边走边回忆,并询问遇到的村中老人。城南萧那座庙宇早就没了,只剩了两棵高大的侧柏,当年我的脚印留在了这两棵侧柏下。顺着这条南北街走,城南萧村南那条沟阻断了,原来通往吴家池子村沟底的小路没有了,只看到一片树林。
当我进入吴家池子村之后,突然看见吴家池子前街有一豁口,恍然当年的模样,激动啊,太激动了!当年上学的这段路,就是一条直路,当然了,在城南萧村北要下沟,在沟里走大约五十米,就到了吴家池子村南,吴家池子村南因为靠近这一条大沟,沟里长年流水,几乎所有的人家都垒砌着一段石墙,我那天就看到了那一段段石墙,也看到了爬陡崖时的那些老屋。稍稍疑惑的是,沟里有一高坡。农人解释说,沟里曾烧过砖窑,因挖土形成了一道高坡。
渐渐地老了,过去的事儿越发关注起来,回忆也就成为心中一道风景。
到吴家池子拍楸树摘楸花也是有原因的,4月19日下午我拍碧水龙庭小区的时候突然看到吴家池子村东北角有棵楸树开花了,看到楸树就激动,看到楸花更激动,拍片摘花当为急务。4月21日下午匆忙到了那棵楸树下。拍了片,拾了花(风吹落一地),又进村里。啊呀!还有好几棵楸树呀!我倒要数一数吴家池子有几棵楸树。
一边寻找楸树,一边拾着楸花,一边了解风情,当然收获不小。一个信息是:吴家池子村民许多老宅院租出去了,租住户大多为外地打工人员或做小买卖的人,就吴家池子村而论,租住者以菏泽人居多。
拍楸树的时候,遇到了两位与我年龄差不多的村民,正因为遇到了这两个同龄人,收获更大了,就如我开头说的“找到了52年前到吴家池子中学上学的那段路。”至于这两个同龄人的名字我记在一张纸上了,那天没带纸笔,是向一位青年人借的,可那张记录怎么也寻不到了。我刚才停止的打字,到处找(相机包里和所有衣服口袋里)——没找到——恨死自己了——本想记在纸上就牢靠了——还是丢了!可正文已经打到这儿了,又不能不发——咳!老了,老了,毕竟是老了!丢三落四的,耽误事哪!
打完字传完片时间是23点11分(其中找那张记录费时一个小时)
【对正文最后一段的补充说明】那张纸终于找到了,这两位与我岁数差不多(只比我大一岁)的吴家池子村村民叫吴来春、吴奎元。
【图片注脚选】
图12、从南边拍这两棵楸树。凡是楸树生长旺盛的地方都是好风水,因为楸树生长特别慢,土质不好水质不好根本长不起来,像这么直这么高的树干,非得有以上两个条件(土质、水质)保证不可。我好长时间一直在想:为何张天佐选中了吴家池子作为中学(昌乐最高学府)?风水是最重要的,但风水的依据是什么?我现在绝对有把握地说:这些选择校址的人一定考察了附近的楸树。
图26、我遇到了这位姓吴的村民,他比我大一岁,属猪的。只有这一点我记住了。他说:“你上学的时候就是走得这条路,这棵楸树还在原地没动,只是这棵楸树西边的房屋是后来建的。”我惊叹一声:“这棵楸树起码七八十岁了啊!”算算看,1962年我到昌乐一中上学,已经52年,不可能刚栽上,楸树10岁还不成样,二三十年也就刚过眼,所以七八十岁是最低数。古往今来有“唐楸宋槐”的说法,可见楸树生长极慢寿龄很长。很担心这棵楸树的命运,因为并村和拆迁呀,我心里默默祈祷:但愿这棵楸树平安无事!
图29、他俩身后(南)的路就是我52年前经常走的路,整整3年哪!1962年到1965年是我人生最困难的一个阶段!能一骨碌一跌地上完三年,没有冻死没有饿死真是人生奇迹呀!详细情形请用百度搜索“刘福新月魂”。
(散文)月魂(2007-09-26
13:14:51)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94bc601000b9o.html
1、一开始的想法是来这儿拍楸树摘楸花。
2、楸树与槐树的花当然是不一样的。
3、楸花
3、这两位吴家池子村的妇女借给我杆子,我朝着树半腰的楸花扫了一阵,高处的当然够不着,树也爬不上去了。树下被风吹落不少花,不打了,人家还等着用杆子够槐花呢,就弯腰拾吧。
4、我拾了一阵子楸花后,来到这儿,看她们够槐花择槐花。
5、这一位用杆子够槐花。杆子顶部有铁钩,用劲掰。
6、进村,又看到了这棵老槐树——这是“国槐”不是洋槐。
7、我从这条胡同往南走。
8、前边东西大街上看到了一棵楸树,在临街的农户里。
9、我拐过去寻那有楸树的宅院,可宅院东侧又有两棵大楸树。
10、从另一个方向拍楸树。
11、遇到了上一次遇到的那个女人,她说她是菏泽人。
12、从南边拍这两棵楸树。凡是楸树生长旺盛的地方都是好风水,因为楸树生长特别慢,土质不好水质不好根本长不起来,像这么直这么高的树干,非得有以上两个条件(土质、水质)保证不可。我好长时间一直在想:为何张天佐选中了吴家池子作为中学(昌乐最高学府)?风水是最重要的,但风水的依据是什么?我现在绝对有把握地说:这些选择校址的人一定考察了附近的楸树。
13、我那会儿看到的楸树就在这个院子里。
14
15、一个妇女在炸东西(忘记食物的名字了)。一问,也是菏泽人。
16
17、我在树下拾了不少楸花。
18、来了一位抱着孙子的本村妇女,看年龄当然不我小。她说我进去的院落就是她家,租给外地人(菏泽人)了。
19、这些人(男人和女人)都是外地人,基本上是菏泽人。所以我现在到农村采风不容易,有时候遇到的人都不本地人,一问三不知。
20、外地人的打扮与昌乐本地的不一样,一看就能看出来。当然了,我是到处采访的,熟能生巧;别人还真是很难区别呢。
21、我拍这棵楸树是这篇博文的关键——要不是拍这棵楸树,或许52年前上学的路就寻不到了!要问为什么?下边的图片注脚里就讲到了。
22、我从另一个方向(北边)拍这棵楸树。
23、楸树北侧的一户人家。左起,依次为母亲、儿子、儿媳。不大会儿,我曾向中间的青年人借了纸笔,记录了很多重要的资料,可惜那张纸找不到了。
24、这里也是两棵楸树,我从西边拍摄垒进矮墙里的一棵。
25、树冠
26、我遇到了这位姓吴的村民,他叫吴来春(名字是2014年5月7日18点20分补充的),今年68岁,比我大一岁,属猪的。只有这一点我记住了。他说:“你上学的时候就是走得这条路,这棵楸树还在原地没动,只是这棵楸树西边的房屋是后来建的。”我惊叹一声:“这棵楸树起码七八十岁了啊!”算算看,1962年我到昌乐一中上学,已经52年,不可能刚栽上,楸树10岁还不成样,二三十年也就刚过眼,所以七八十岁是最低数。古往今来有“唐楸宋槐”的说法,可见楸树生长极慢寿龄很长。很担心这棵楸树的命运,因为并村和拆迁呀,我心里默默祈祷:但愿这棵楸树平安无事!
27、我对吴来春大哥说:“给您在这树下拍张照吧。就算给我曾经走过的地方做个见证。”
28、又过来一人。这位也是姓吴的村民比我岁数小点儿。
补充说明:那张纸终于找到了,这两位与我岁数差不多(今年68岁,只比我大一岁)的吴家池子村村民叫吴来春(右)、吴奎元(左)。
29、他俩身后(南)的路就是我52年前经常走的路,整整3年哪!1962年到1965年是我人生最困难的一个阶段!能一骨碌一跌地上完三年,没有冻死没有饿死真是人生奇迹呀!详细情形请用百度搜索“刘福新月魂”。
(散文)月魂(2007-09-26
13:14:51)
30、他二人给我找那条路。我是朝北拍的,这条路就是。
31、我52年前上学的路被这堵墙挡住了。
32、墙南边的这排杨树就是我走过的那条路。很明显,我上一篇博文找错了,被我误以为的路在这西边大约二十米的地方。
见正文后相关博文链接:
33、远处有房屋的地方也是那条旧时的路。
34、原来我在拍楸树时遇到的抱孙子是妇女就是这位姓吴的村民(吴奎元)的老伴!原来他们的新家就在我52年前走过的路上!原来我上一次也到这里看过他们的大门我也拍过!三个惊讶!
35、吴奎元与他的老伴
36、现在的地址还是那条我52年走过的路,这一段是在那棵楸树西边几米的地方,这一条南北胡同就是往北走的地段。
37、我说,大哥大嫂在这里站一站,给我做一个标记。
38、印象最深的是这一堵石头墙。原来,这堵石头墙比较高。上一次来寻找我走过的路为何找错了,与西边的那一堵石头墙有关系。
39、这石头墙!这石头墙!
40、再往北走,就是这位姓吴大哥的家了。吴大哥说:“我对这条路太熟了呀,你小时候上学就从我家大门口过呀。”我答:“说不定52年前咱们见过面呢。”
41、插个小段了。吴大哥的东边有一很奇特的建筑物,好像两个碉堡。我问这是谁家的房子。吴大哥回答说“这盖房子的人有病。从窗户里爬,底下还有地洞。”我见他并不愿意详细说,也就不再追问。不过,我仿佛觉察到这里边有一个比较秘密也比较奇怪的故事。
42、还是从西边拍。
43、从北边拍。
44、从南边拍。
45、到了东西大街。看看那条路的原貌。
46、放车的房屋是吴家池子村最早的房屋了。吴大哥说:“你以前上学就从这口老屋下边走。”看来,这口老屋也是个标志物。
47、老屋的后窗。
48、吴大哥说,砖墙是最老的,是吴家池子村的古物了,但紧挨着的土坯墙不是,土坯墙晚多了。
49、吴大哥吴大嫂与他们的孙子孙女。这幅照片我已经洗好了,抽空就给吴大哥送过去。祝他们一家人幸福美满!
50、那段我走过的路,从这里往北。
51
52
53、继续走继续拍。又看到一棵楸树。
54
55、路东还有高大梧桐。
56、这个地方我上一篇博文就拍过。
57、回拍那段52年前我走过的路。
58、过来了一个人。
59、我为何要拍这个地方?因为我52年前走过的那条路被建筑物挡住了。而这个大门可以作为标志物。那一段路就在这个大门西边十余米处。
60、大概就在我放自行车的地方。这里的楼房还没完工。
61、再往北,大概就要是南环路路北的这几家商店了。
62、这一排楼房位于永康路东侧,这一排楼房以及里边就是原来昌乐一中大门外的操场一带;这一排楼房的西部几个单元是昌乐一中校园外和繁殖场外通往昌乐县城的那条柏油路(俗称“国防路”);而永康路的路面和我居住的上海花园小区是原来柏油路西边的农田。
有人可能惊讶于我的认真,但凡想干点事儿的人还就是非认真不可!
下边是我网易博客里的标签:52年前那段路 吴家池子村 拍楸树拾楸花 引出另一个主题 4月21日收获巨大
【相关博文链接】
寻找那段少年时上学的路(2013-09-01
22:29:20)
(散文)月魂(2007-09-26
13:14:51)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94bc601000b9o.html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