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个卫生状况堪忧的村庄——孟家淳于

(2014-03-29 07:51:32)
标签:

淳于髡

淳于七村

孟家淳于

脏乱不堪

杂谈

分类: 昌乐村影

一个卫生状况堪忧的村庄——孟家淳于

       

         一个卫生状况堪忧的村庄——孟家淳于

 

                       刘福新

 

 

    前文北展评论栏中,即有外地网友动问“孟家淳于”村名之事,本人直爽,当即回复:“不要性急,下篇就写。”关于《史记·滑稽列传》里的淳于髡其人其事、淳于髡与淳于七村的来历,我在正文后附文两篇,有感兴趣者尽可参阅。

     北展访罢,回返,北行,孟家淳于是我采访“七淳于”的第一站,但令我颇为郁闷的是这个离着公路最近的孟家淳于简直让我没法行文。在我的昌乐农村采访过程里,尧沟的薛家和南郝的北寨是卫生比较差的,而我前几天采访的孟家淳于出乎我的意料,哪儿像个村庄呀?了无生机暂且不讲,简直就是个大垃圾场!

   我仿佛看到了历史名人淳于髡对他安葬之地后代的懊恼与愤怒,也仿佛看到了路过此地的人们的惊讶与不屑,我不禁要问一句:孟家淳于村的卫生何至于这么脏乱?

   我真后悔没有带口罩,回城后一连好几天依然恶心。俗话说,好粉搽在脸上,孟家淳于紧靠公路的几个地方尚且脏乱不堪,其它地方就不用看了。别村庄从未看到乞丐,可能孟家淳于街道太脏的缘故,竟然看到两个乞丐模样的老妇,她们与垃圾场似的街道正好相符。说实在话,孟家淳于的图片我在处理的时候就不停滴干呕,以至于好几次才完成。我与孟家淳于无仇无恨,绝对是天理良心让我说了这几段话。

 

 

一个卫生状况堪忧的村庄——孟家淳于             1、我首先看到了路西的“老百姓大药房”。



一个卫生状况堪忧的村庄——孟家淳于      2、我走进“老百姓大药房”,与医生孟祥磊(左)攀谈起来,孟祥磊医生告诉我,孟家淳于村姓氏主要有三个,孟、郝、田。原有村民王姓,因车祸,无传人了。

 



一个卫生状况堪忧的村庄——孟家淳于                    3

 



一个卫生状况堪忧的村庄——孟家淳于            4、一进孟家淳于地界,我就发现了一个大问题——卫生特别差。



一个卫生状况堪忧的村庄——孟家淳于                                             5



一个卫生状况堪忧的村庄——孟家淳于      6、孟家淳于主街道。还“果菜之乡”呢,这么脏的卫生状况,买到家的蔬菜如何下咽?

 



一个卫生状况堪忧的村庄——孟家淳于                                             7



一个卫生状况堪忧的村庄——孟家淳于                                             8



一个卫生状况堪忧的村庄——孟家淳于             9、原来做买卖的大棚里也乱七八糟。



一个卫生状况堪忧的村庄——孟家淳于                           10



一个卫生状况堪忧的村庄——孟家淳于                        11、花红柳绿的季节,理应让人感到欣慰才是。

 



一个卫生状况堪忧的村庄——孟家淳于                     12、目不忍睹!



一个卫生状况堪忧的村庄——孟家淳于              13、我考虑了好几天了,这里的人怎么过日子呀?



一个卫生状况堪忧的村庄——孟家淳于                 14、



一个卫生状况堪忧的村庄——孟家淳于                                  15



一个卫生状况堪忧的村庄——孟家淳于                               16



一个卫生状况堪忧的村庄——孟家淳于       17、有人可能说,这一天是大集。这个问题我早就考虑进去了,但即使是大集卫生状况也不至如此吧?

 



一个卫生状况堪忧的村庄——孟家淳于                                                 18



一个卫生状况堪忧的村庄——孟家淳于                                                 19

 



一个卫生状况堪忧的村庄——孟家淳于                                           20



一个卫生状况堪忧的村庄——孟家淳于                                            21



一个卫生状况堪忧的村庄——孟家淳于                                           22



一个卫生状况堪忧的村庄——孟家淳于            23、这个女人在这里扒拉了好久。可能是在扒拉食物吧?



一个卫生状况堪忧的村庄——孟家淳于                          24、有个水塔,可惜它的下面脏兮兮的!

 



一个卫生状况堪忧的村庄——孟家淳于                    25、一九八二年八月建

 



一个卫生状况堪忧的村庄——孟家淳于       26、过了这座公路桥就是王家庄了。王家庄在孟家淳于北边,卫生比较好,北展村在孟家淳于南边,也不错,前边两篇文章大家都看到了。怎么这个孟家淳于这么脏乱?让我也没了心绪!

 



一个卫生状况堪忧的村庄——孟家淳于                             27、路东有等车的。

 

【历史资料】

        (一)淳于髡的故事

    淳于髡是齐国的“入赘女婿”。身高不足七尺,语言流畅、能言善辩,屡次出使诸侯之国,从没有受过屈辱。

    齐威王在位时,喜欢说隐语,又好彻夜宴饮,逸乐无度,陶醉于饮酒之中,不理政事,把政事托付给卿大夫。文武百官荒淫放纵,诸侯各国一起来侵犯,齐国即将危亡,就在朝夕之间了,期望身边近臣都不敢进谏。淳于髡用隐语来劝谏齐威王,说:“都城中有一只大鸟,落在了大王的庭院里,三年不飞也不叫,大王知道这鸟是怎么一回事吗?”威王说:“这鸟不飞则已,一飞就直冲云霄;不叫则已,一叫就使人震惊。”于是就诏令全国七十二县的长官入朝议事,奖赏一人,诛杀一人,又发兵御敌,诸侯十分惊恐,都归还了侵占齐国的土地。齐国的声威竟维持达三十六年。

    齐威王八年(前371年),楚国派遣大军侵犯齐境。齐王派淳于髡到赵国去请求救兵,让他携带礼品黄金百,驷马车十辆。淳于髡仰天大笑,将系帽子的带子都笑断了。威王说:“先生是嫌礼物太少吗?”淳于髡说:“怎么敢嫌少呢?”齐王说:“那你的笑,难道有什么说辞吗?”淳于髡说:“今天我从东边来时,看见路旁有个祈祷田神的人,拿着一只猪蹄,一杯酒,祷告说:‘高地上收获的谷物盛满篝笼,低田里收获的庄稼装满车辆,五谷茂盛丰熟,米粮堆积粮仓。’我看见他拿的祭品很少,而所祈求的东西很多,所以笑他。”于是齐威王就把礼品增加到黄金千镒,白璧十双,驷马车百辆。淳于髡辞别动身,到了赵国。赵王拨给他十万精兵,一千辆裹有皮革的战车。楚国听到这个消息,连夜撤兵而去。

    齐威王大为高兴,在后宫设置酒肴,召见淳于髡,赐他喝酒。问他说:“先生能喝多少酒才醉?”

    淳于髡回答说:“我喝一斗酒也能醉,喝一石酒也能醉。”威王说:“先生喝一斗就醉了,怎么能喝一石呢?能把这个道理讲给我听听吗?”淳于髡说:“大王当面赐酒给我,执法官站在旁边,御史站在背后,我心惊胆颤,低头伏地地喝,喝不了一斗就醉了。如果父母有尊贵的客人来家,我卷起袖子,躬着身子,奉酒敬客,客人不时赏我残酒,屡次举杯敬酒应酬,喝不到二斗也就醉了。如果朋友间交游,好久没见面了,突然相见,欢欢喜喜说起往事,互诉衷情,大概喝五六斗就醉了。至于乡里之间的聚会,男女坐在一起,彼此敬酒,没有时间的限制,又作六博、投壶一类的游戏,呼朋唤友,相邀成对,握手言欢不受处罚,眉目传情不遭禁止,面前有落下的耳环,背后有丢掉的发簪,在这种时候,我最开心,可以喝上八斗酒,也不过两三分醉意。天黑了,酒也快完了,把残余的酒并到一起,大家促膝而坐,男女同席,鞋子木屐混杂在一起,杯盘杂乱不堪,厅堂上的蜡烛已经熄灭,主人单留住我,而把别的客人送走,绫罗短袄的衣襟已经解开,略略闻到一阵香味,这是我心里最为高兴,能喝下一石酒。所以说,‘酒喝得过多就容易出乱子,欢乐到极点就会发生悲痛之事。世上所有的事情都是如此。’这番话是说,无论什么事情不可走向极端,到了极端就会衰败。”淳于髡以此来委婉地劝说齐威王。齐威王说:“好。”于是,威王就停止了彻夜欢饮之事,并任用淳于髡为接待诸侯宾客的宾礼官。

 

         (二)淳于髡与淳于七村

  淳于髡晚年喜优游,乐远离烦嚣,爱盘桓林泉,时常寻幽探源,后徙居白浪河源头而山居。(白浪河有二源,一在擂鼓山前,一在淳于社小王庄,平地泉涌车轮。后有淳于社名。)相传,淳于髡有七女,皆丽质,且善于琴棋书画诗词歌赋。七女均择婿当地书香名门文学之士,即孟、庞、赵、丁、秦、尹、杨七名显学名士为婿,而立七庄,皆称淳于,仅以姓分。后淳于髡仙逝,依附近土石相兼的凤凰山(亦称父子山)为墓穴,即今庞家淳于村东北隅土山(本人实地勘查的结果是:此山位于丁家淳于村北,乡人皆称“丁家淳于山”)。旧邑志称:“淳于髡冢,在昌乐城南五十里,淳于社内。”其七婿七女,咸称孝男孝女,为伴严慈幽宅,皆立村近墓处,不离前后左右,可谓“七婿伴泰山”、“七女藏父母”的孝感之地。淳于社亦是白浪河文化发端、发祥、发源之地。其孝风仁义素著,美溢县内,名扬山左潍淄。《昌乐县续志》载《淳于髡》诗曰:

 

     谈天有舌巧翻澜,谲谏能回怒主欢。

    寓正于谐忠自在,莫同谀媚一流看。

 

    古冢榛芜何处寻,淳于名社树森森。

    青齐都邑即陵谷,赘婿佳城直到今。

 

 

  

(说明:附文二漏掉了“尹”,经一位昌乐好友提出,开始没明白他的意思,误以为没采访完,后一愣,原来是指附文。今补上尹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