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幸运了!可遇不可求的漫天霞霓
刘福新
今日傍晚,我漫步在吴家池子村头,拍远处树枝上的鸟巢,镜头转向西面的天空,陡然心一震,漫天的鱼鳞云呀,幸亏我下午出来了呀!镜头再转向太阳神,心中又是一震,幸亏我不曾回家到了吴家池子村头啊!
今天上午儿子要出门,我说“反正是顺路,拉我到河下(乔官镇的村庄)吧。”我的目的是想实地考察一下唐家店子东南与河下西北的马沟源头,另外去一趟土埠沟。反正我的农村采访是抓住一切有利条件的。
但望着窗外阴沉沉的天,且有浓浓的雾霾,让我如何拍照?当然是没能成行。
下午,天色突然晴朗了。与老伴出小区东便门,看望昌乐一中的老兄孙笑山,临别时见天色尚早,沿着永康路进入吴家池子村西那条南北土路,拍片期间,一干部热情邀我进办公室啜茗,寒暄之间方知道这位社区干部即是乔官镇西河下村人,顿生亲近之感。一来,我老家小埠前与西河下离得不远;二来,他的老姑少姑都嫁到了我老家小埠前,他那老姑夫刘从礼,我得称呼大叔,在潍坊市里任教,写得一手好毛笔字,我1969年冬天结婚时,就收到刘从礼大叔一份厚礼——条幅与对联。2004年我的长篇历史小说《侯景乱梁》出版,回老家赠送的第一位长辈就是刘从礼大叔。
上了吴家池子党支部办公室二楼,边喝茶边聊天,瞥了西边窗户一眼,明晃晃,霞光光,漫天霞霓呀!我为何心里又是一震(已经是三震了)?这会儿霞霓范围扩大了,大半个天呀!辞别了吴家池子办公室三位年轻干部,几乎是跑出来的,又是一连咔嚓嚓。
如此美的霞霓,如此震撼我心的漫天霞霓真是可遇不可求呀!
可遇不可求的漫天霞霓
1
2
3
4、要是带着三脚架,图像就更好了。
5
6
7
8
9
10
11
附:同时拍摄的其它图片

1、出了昌乐一中大门,拍街景。
2、老远有朝我招手的。
(这中间还有三幅图片,是拍一位修车师傅王长城的,插在春节前那篇博文里了,题目是《(原创)遍布昌乐城厢的修鞋师傅和修车师傅》)
3、这一位说我春节前大概是腊月二十一晚上,她领着舞蹈,见我拍照了。问我是哪儿人?我说我是南郝的。她一愣,您是不是在南郝中学教过体育的刘老师?我说正是本人。她说我是您的学生李凤玲啊。我说你哥哥也是我的学生,你爸爸是我的好朋友,干信用社的。
4、记得好似有人在我博客评论栏里跟帖,说是从我博客图片里看到李凤玲了。原来是她。其实那时候我对这个学生印象很不错,但日月如梭,已经过去35年左右了呀(我1981年离开的南郝)!
5、沿着永康路南行。拍两个小孩。
6
7、拍了好几次吴家池子,却没有看到办公室在哪儿?这一次补上。
8、没有化净的雪
9、砖墙里边建筑工地上,一个老人与一群孩子
10、环保的车辆怎么到这儿来了?
11、本想朝村南走,路上泥泞不堪,转回头,拍这一条东西向的村街
12、大门里边是这个建筑公司承包的工地
13、我喜欢拍鸟巢。
14、我站在工地里拍的。
15、顺光拍吴家池子村的居民楼。我一惊——天真蓝!也就是从这幅图片开始,我仰望西边的天空,看到了漫天霞霓。
16、这幅图片是在吴家池子村拍完霞霓回返时拍的。
17、同上
18、同上
19、南环路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