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受田故居摄影散记(三)

标签:
杜氏家族建筑物杜家对女人教育特殊思值得借鉴杂谈 |
分类: 旅迹苔痕 |
杜受田故居摄影散记(三)
刘福新
第三篇下载杜受田故居的有关建筑,另外,在这一篇里,请读者特别注意杜家对女人教育的特殊思想,这些特殊思想值得我们思考与借鉴。
刚柱子:
清朝嘉庆、道光年间,杜氏家族不仅人丁兴旺,而且子孙个个成才,于是准备扩大旧居规模。
欲将故居邻宅买下。在京做高官的杜堮告诫家人,切不可仗势欺人,一定要买卖公道,要多付银两,同时他还拿出资金寄给家中。由于价钱公道,各迁移户都顺利地迁出,唯有西南角一户刚姓人家,无论杜家出多少钱也不愿迁。杜家人急忙写信给杜堮。杜堮回复道:自家修房屋,不要难为乡亲,刚姓人家不想迁就留下吧。这就是在当地非常有名的杜家大院“钢柱子”的故事。
绣楼
绣楼是故居中保持最为完整的院落,也是故居的标志性建筑。建于明朝万历年间,也是杜诗所建,为二层砖木建筑,是杜家女儿居住生活的场所。绣楼旁边的耳房内有一口井叫做女儿井,建于明朝万历年间。
忠孝堂
忠孝堂,面阔五间,又名百事房,建于清朝乾隆年间,是杜家商议族中大事的地场所,修家谱,修石桥、修城墙、挖护城河、培风书院以及杜受田出殡等重大事情都在这里商谈,这里是杜家正义、民主、和谐、热衷公益事业的见证。
太康第
太康第有正房五间、东西厢房各三间,南房五间,由杜受田的祖父杜彤光和叔祖杜彤辉共同建造,建于乾隆年间,三传至杜翃。
主院
由杜诗建于明朝万历年间,距今400多年的历史,占地1.04亩,是故居中最核心的院落,这个院落中走出了杜家八位进士、五位翰林和一代帝师,是整个故居的风水宝地。
荣德堂
荣德堂又称为亚元府和军机大臣院,建于清嘉庆年间,毁于清末,是杜受田之父长兄杜坊之住宅。正房面阔五间,进深一间,东西厢房各三间,是标准的鲁北民间建筑。
祠堂
祠堂是八世祖杜诗所先建,主要供奉自始祖至三宗二支祖先。供奉祭祀祖先,纪念传扬祖宗功德,启迪激发后世子孙之厅堂。祠堂上悬挂的这幅书有“报国承家无非是栗栗小心成就个端人正士,敦耕劝学也只为绵绵奕业作养些孝子贤孙”的楹联。
净明山房
净明山房是杜家私塾,是杜家子弟们学习之地。杜堮父子幼时均在此学习,U型碑廊篆刻杜家《述训》精华警句。
大同客栈
原建于清乾隆年间,有正房上下2层楼各十间,左右厢房8开间,前后两院,客房、饭馆、厨房等建筑,是杜家人经营的客栈。当地人有句顺口溜:“远处看去,大同客栈,房子不少,住人有限”,而客栈以怪声、怪影、怪事“三怪”而闻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