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岳泉八大景——岳泉采访(下)

(2013-09-21 23:03:34)
标签:

昌乐县乔官镇岳泉村

岳泉八大景

药泉古槐真武庙

人文丰厚

杂谈

分类: 昌乐村影

        岳泉八大景——岳泉采访(下)

             

             

              岳泉八大景——岳泉采访(下)

 

                      刘福新

 

 

     岳泉八大景,是到了岳泉才知道的,这个对我采访做出了贡献也对读者做出了贡献的人就是上文里讲到的常家庄田道明。他给我背诵了岳泉八大景的头几句,我随手记在一个包茶叶的纸筒上了。纸筒是田道明给的,因为他在集市上专卖茶叶。我记下了前几句之后,田道明又告诉我,村委大院的石碑上刻着这首七律诗。

 有这八大景垫着底儿,我的摄影也就有迹可循了,但时间有限,孙笑山老兄及孙家嫂子还在车里等着,原计划要去荆山水库,最后到桃王村老同事王佃华那儿吃午饭,可岳泉逢集,我拍摄的时间拉长了,八大景也只有拍老槐树了其它的景可能寻不到了。另外,我想先到老同学孙溢源的故居去瞧瞧,然后再去寻找古槐。于是,由北而南,由东而西,由南而北,几乎转了大半个庄。村委大院没寻到人,我找了好大一会儿,没看到八大景的碑文,一想,一准在办公室前的石头后边,石头四围爬满了长蔓植物,用手一扒拉才看出来。

 

   今将岳泉八大景录如下:

 

                   岳泉八大景

 

          丹水长流依村东,药家神效疾不生。

          东西二楼遮日月,四株古槐不计冬。

          真武庙前龙辇在,独石台阶数不清。

          太子地前回音语,钟声一响百里惊。

 

 这首诗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岳泉村的自然和人文风景,一个村庄能有此八大景,当属昌乐县村落佼佼者之一。当时我观察碑文就很认真,似乎其中错了一字,“龙辇”写成“龙撵”了。再从全诗分析,首联(第一句)、颔联(第二句)和颈联(第三句)都有一个“不”字;颈联(第三句)和尾联(第四句)各有一个“前”字,这是硬伤,因为古诗是不允许“重字”的,总共七八五十六个字,何来这么多重字?以此看来,这首诗定是今人所做,古人绝对不可能写出重字的旧体诗来。


    关于姓氏,忘记问了。但那会儿我从“昌乐丁氏”的新浪博客得知,有丁姓无疑。现引用一段如下:
    “昌乐丁氏,琅琊丁氏支派。明初,推公三子.昌乐丁氏一世祖彦甫公辗转北迁,定居于昌乐乔官丁家山,称为山上丁氏。六百年瓜瓞繁衍,除留居山上者,或迁昌乐之南音村,韩家庄,岳泉村,唐吾东山,或迁临朐县之焦窦村,已有数千人口。”

 关于岳泉的网络信息,我刚才从百度搜到了【昌乐吧】一个帖子,题目是《怀念岳泉中学》,帖子提到了曾在岳泉中学任教的老师们,其中好几位是我在昌乐十三中(前身叫南郝中学)任教时的学生。1981暑假到1982年暑假我在昌乐十四中(驻地北岩)任教,管理联中和小学的公社教研组就与我的办公室隔路相对,我经常到北岩公社教研组谈天说地,所以对于岳泉中学我也了解一二,但《怀念岳泉中学》的跟帖十分生动,因为大部分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学生(譬如岳泉中学八六级)写的,帖子十分明确地叙述了岳泉中学(准确讲是“岳泉联中”)的位置、地势,还有学生们的学习和生活回忆,譬如说学校东边的陡崖下常露出尸骨,河边常有蛇出没,蛇体的颜色是红的,别地方很少见。还有给老师起外号,其中的一个总务主任是个咬舌子,吐字不清,常引来学生嬉笑,有学生给其起外号“茄把子”。但大多数跟帖都在忏悔当年上学时对于老师的大不敬,以及对于恩师的深切怀念。岳泉联中不知哪一年取消的,但有了八十年代那些学生的回忆,学校大体的轮廓还能描画出来,比其它学校的默默无闻甚至湮灭好多了。

  据闻,岳泉曾用名刘庄,别名药泉,行政原属北岩镇,今属乔官镇,位于镇境西北部。唐初,刘姓立村,名刘庄。元代,以村西有一甘泉,传说宋兵此前多病,经此饮泉水后病愈,故称药泉。后以地方语音演写为岳泉。

 

   

   
 
岳泉八大景——岳泉采访(下)
                                       1、村子南部的一棵古槐。已经枯萎了。

 

 


岳泉八大景——岳泉采访(下)
             2、本县作家郭建华曾在一篇小说里写“山东无枯槐”,这棵古槐很可能还从地表下面发出新芽。
 
 
 

岳泉八大景——岳泉采访(下)
                3、我的老同学孙溢源的老家。这是孙溢源的侄子告诉我的。
 
 
 

岳泉八大景——岳泉采访(下)
                                                          4
 
 

岳泉八大景——岳泉采访(下)
                             5、再往南我没过去。不知是不是岳泉村了?
 
 
 

岳泉八大景——岳泉采访(下)
                                                           6
 
 

岳泉八大景——岳泉采访(下)
                    7、这个正在生火炉的就是我的老同学孙溢源的侄子。
 
 
 

岳泉八大景——岳泉采访(下)
                                                          8
 
 
 

岳泉八大景——岳泉采访(下)
                                             9、岳泉卫生室
 
 
 

岳泉八大景——岳泉采访(下)
                                          10、我看到西边的古槐了。
 
 
 

岳泉八大景——岳泉采访(下)
                                        11、这儿就有两棵
 
 
 

岳泉八大景——岳泉采访(下)
                                      12、东边的这棵很旺盛
 
 
 

岳泉八大景——岳泉采访(下)
                                                       13
 
 
 

岳泉八大景——岳泉采访(下)
                                                        14
 
 
 

岳泉八大景——岳泉采访(下)
                                 15、西边的这棵有点儿苍老不堪了。
 
 
 

岳泉八大景——岳泉采访(下)
                                                      16
 
 
 

岳泉八大景——岳泉采访(下)
                                                         17
 
 
 

岳泉八大景——岳泉采访(下)
        18、岳泉八大景诗里的四株古槐是否是这四棵?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上文里我在拍摄集市时,东西大街北侧的一棵,村南部的一棵枯槐,村西部的两棵。
 
 
 

岳泉八大景——岳泉采访(下)
                       19、遇到了一位中年妇女,给她拍了一张照片。
 
 
 

岳泉八大景——岳泉采访(下)
                                             20、一口老屋。
 
 
 

岳泉八大景——岳泉采访(下)
                                             21、村委大院。
 
 
 

岳泉八大景——岳泉采访(下)
                                                 22
 
 
 

岳泉八大景——岳泉采访(下)
         23、我一开始还不认为这是一块石碑,所以我到处寻找岳泉八大景的刻文。遍寻不得,才知道是在石头后边。其实我应该一开始就想到的。
 
 
 

岳泉八大景——岳泉采访(下)
                       24、我扒拉开这些爬蔓子植物才看到了红字。
 
 
 

岳泉八大景——岳泉采访(下)
               25、别看在这里很清晰,其实这块镶嵌进去的碑石很小。
 
 
 

岳泉八大景——岳泉采访(下)
                                            26、重字不少啊!
 
 
 

岳泉八大景——岳泉采访(下)
                                              2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