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刘福新
刘福新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81,777
  • 关注人气:59,07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田艳森与他的潍坊紫华轩壶庄

(2013-05-16 18:59:14)
标签:

学生田艳森

儒商

紫华轩壶庄

王丽英张红高祥吉

杂谈

分类: 文辛友情

        田艳森与他的潍坊紫华轩壶庄

               

              田艳森与他的潍坊紫华轩壶庄

 

                        刘福新

 

    2013年5月11日上午,学生田艳森按既定计划驾车到了我的居处,要拉我去他的紫华轩壶庄,紫华轩壶庄位于潍坊市里新建的茶城。潍坊市里有一个茶城,还是第一次听说。田艳森拉我去潍坊的想法已经很久了,是代表了在潍坊市工作的一大批学生。当他再次打我手机时,我不好推诿。我这人一向办事雷厉风行,从不拖拖拉拉,这一回何言“不好推诿”四字?经常看我博客的朋友或许隐隐地知道——这段日子我病了。老伴说我“窜窜的个火”,这活比较准确,哪有像我每天都接到外出拍摄任务的?有朋友可能要说“刘老师拍片苦啊!”其实,辛苦的不是外出拍片,比拍片辛苦几十倍的是用“PS”处理图片,还要缩小图片,还要上传到相册待用,还要发稿,还要回访评论者和“顶文者”,所以每次外出拍片归来,我的紧箍咒也就给自己套上了。何况我的博文发布要排队,这里还有个轻重缓急的问题,没能及时发布的心里老挂挂着,连个好觉都睡不成。昼昼如此,夜夜如此,一旦体力和精力超过了极限,再棒的身子骨也会吃不消的。

     我之所以打了一大段“诉苦”的文字,全是真情,不敢有半丝儿欺瞒。

    也不知何时,我的博客成为当地各行各业朋友的一盘小菜了,可凭我这技术特别是凭我这性格,这盘小菜很难把握,不是这个嫌辣就是那个嫌咸,不是这个嫌酸就是那个嫌甜,也就经常接到一些电话,这些电话有直接的也有间接的,了解我的人电话中友善点儿,不了解我的人电话里暴躁点儿,好似我成了他的敌人。还有极少人因了我发的博文不遂他的心愿,就给这个打电话给那个打电话,让人家传话给我,可怜的是这些传话的人不懂网络,不知道如何看我的博客,听风就是雨,好像我在博客里发布了大逆不道的东西。譬如,今年桃花节,某诗词协会裹了一大包书,侧面四个大字“半价出售”,因为不论怎么说,他们也聘我为“名誉会长”,还邀请我给学会会员讲过课,我对这四个字很不满意,觉得这四个字是在“自我掉价”,好似卖不出去了一般,于是就在这幅图片的注脚里也打了四个字“丢人现眼”。不料惊动了一个人,竟然到我博客阴阳怪气,我当时回复说“你请我给你注册新浪博客,还让我给你办了几个电脑业务,都11:40了,你连句挽留我吃午饭的话都没说,我老伴还以为我在你家就餐,没有炒菜甚至没有烧水就外出拔野菜了,我回到家清锅冷灶,一阵伤心!你如今却经常来我这里瞅毛病,不是不留贴就是找麻烦,难道你就是这么个德性?”还有一件事儿,潍坊渤海诗社的诗友有一年来昌乐,徐竟成老师在天津,我在老家未归,人家觉得他平日里道行不浅,就找到了他。你说怎么着,他竟然忽悠另一个老年诗友说,人家潍坊诗社的领导来了,清酒算咱俩的,结果,他一分钱未拿。就这么个人品的家伙还好意思到处招摇?我知道我不久前的博文图片注脚得罪了他,可我说得却是实情。况且我在此人图片下边打注脚时,专门打手机给了作协秘书长,秘书长说“他还就不是我们昌乐作协的人,只能算是‘文友’。”我知道他耿耿于怀的就是这个图片注脚,但我的博文也不好撒谎对吧?此人比我年龄大许多,昌乐北乡人士(如果是昌乐南乡人绝对不这么吝啬),而他的平日作为就是个典型的戏子。我并没有打出这个人的名字,也希望来我博客的当地文友不要“对号入座”。

     写了一些与博文内容无关的话,一来我想到哪儿就写哪儿,唯恐日后失忆;二来凡是我的博文都有这么个特点,不论哪一篇博文里都有我的随感,多少隐藏一下我的愤懑也是无奈之举。

    田艳森,曾任前东村支部书记,或许太亲民了,竟不容于彼时的权力者。

    田艳森在昌乐五中上学期间好钻研,对于文史颇感兴趣,所以他在昌乐五中斜对过所开的“宝都茶庄”很有品味,昌乐县一些写诗写散文写小说的文朋诗友大部分成为他的座上客,我经常遇到的就有青年诗人高文等人。

    对于电脑的认知,有好多来源于他的启发。譬如我在2003年开始撰写长篇历史小说《侯景乱梁》期间,就曾请教他什么是“百度”?并从他的电脑里搜索到不少历史资料。可以说,我的长篇历史小说《侯景乱梁》的出版有他的一份功劳,我在《后记》里虽然列举了不少学生,但有些学生名实不符,但田艳森却是我文学生涯里一个举足轻重的学生。

    在潍坊茶城,现任音乐教师的学生王丽英,很早就到了田艳森的紫华轩壶庄。当日英俊的小姑娘也带了点儿沧桑了,王丽英唯恐我给她拍照,一直在躲避着我的镜头,让我这个当年的班主任也有点儿淡淡的忧伤。其实,王丽英早已是潍坊市里的名师了。我觉得她没有躲闪我镜头的必要。

    还有两个学生高祥吉、张红,也在田艳森的安排下与我见了面。

    最后补充的是,在田艳森的紫华轩壶庄里,我见到了指墨画艺术家贾同辉,贾同辉先生还为我当即作画。中午,田艳森精选了一处酒店,入座后,我向贾同辉先生建议说:“这一桌子大多数是我的学生,按我的年龄也该坐主宾位,但话又说回来,我们基本上是昌乐人(有一女性不是昌乐人),您远道而来,哪有我坐主宾位的道理?”贾同辉先生觉得我的话无可辩驳,就采纳了。

     依然病着,又打了这么多字,回访是很难了,关闭评论栏。

 

 

田艳森与他的潍坊紫华轩壶庄
                   1、紫华轩壶庄位于潍坊市里新建的茶城二楼

 


田艳森与他的潍坊紫华轩壶庄
          2、我以前曾写过昌乐的一位儒商,我觉得田艳森也是一位儒商。

 

 


田艳森与他的潍坊紫华轩壶庄
                                                      3

                


田艳森与他的潍坊紫华轩壶庄
       4、在这里遇到了指墨画艺术家贾同辉先生。翌日,贾同辉先生又到了昌乐作协会场。但我初识贾同辉先生是在田艳森的紫华轩壶庄。

 

 


田艳森与他的潍坊紫华轩壶庄
                                                5

 

 

田艳森与他的潍坊紫华轩壶庄
                                         6、田艳森                       

 


田艳森与他的潍坊紫华轩壶庄
                                                   7

 

 

田艳森与他的潍坊紫华轩壶庄
                                                 8

 


田艳森与他的潍坊紫华轩壶庄
       9、左为王丽英,谈起家常来,我谈起了她的胞兄王守德,一个当年在昌乐五中上学的高材生,钢笔字写的特别棒,以至于我与许多老师都模仿王守德的字。王守德大学毕业后在潍坊传媒集团任要职。她惊讶地说:“老师对我们全家这么了解啊!”

 


田艳森与他的潍坊紫华轩壶庄
                           10、好不容易给王丽英拍了一幅侧面照。

 

 


田艳森与他的潍坊紫华轩壶庄
                                                11

 


田艳森与他的潍坊紫华轩壶庄
                                              12

 


田艳森与他的潍坊紫华轩壶庄
                                                   13

 


田艳森与他的潍坊紫华轩壶庄
                                                 14

 



田艳森与他的潍坊紫华轩壶庄
                                                   15

 


田艳森与他的潍坊紫华轩壶庄
                                                   16

 


田艳森与他的潍坊紫华轩壶庄
                                                 17

 


田艳森与他的潍坊紫华轩壶庄
         18、这家酒店要经过鸢都湖(潍州湖)畔的马少野村。去年秋天我曾在鸢都湖拍不过不少片子。马少野那一堵斑驳陆离的老墙还在昌乐摄影家协会年会参展过。

 

 


田艳森与他的潍坊紫华轩壶庄
                                                    19

 


田艳森与他的潍坊紫华轩壶庄
                                              20

 


田艳森与他的潍坊紫华轩壶庄
                               21、左起:王丽英、张红

 


田艳森与他的潍坊紫华轩壶庄
                                 22、学生高祥吉

 




田艳森与他的潍坊紫华轩壶庄
                                            23

 


田艳森与他的潍坊紫华轩壶庄
        24、近片,昌乐人,姓崔。我与他说:“你老头子崔爱信和崔爱祯我都熟悉。何况熟悉,你伯父崔爱祯在任昌乐县委办公室主任时,曾与当时的副县长刘桂香作为代表,专邀我给县委县府两大院的干部辅导历史课程。那时候竟然不知道我自己的辅导多么重要,一点儿报酬都没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