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潍坊港杂感

(2013-05-03 18:48:26)
标签:

五一节正日

潍坊港旅游

没意思

环境杂感

杂谈

分类: 旅迹苔痕

        潍坊港杂感

                    

                     潍坊港杂感

 

                       刘福新

 

  公历5月1日当天上午,大儿子宏津电话,老伴接的。大儿子问我们去不去潍坊港旅游?说实话,我对潍坊港并没有多大兴致,但老伴乐意去,于是随行。

   车往北行,一会儿就进入寿光地界了。望着沿路风光,老伴说,怎么一过铁道,就觉得陌生,过了高速,更觉得陌生了。老伴虽然没文化,但这话却反映了一个昌乐人的共同想法,我当然也不例外。为何有这种想法?昌乐县城在县境最北端,过铁路再过高速,就是寿光地界了,虽然不过十几里多一点,心里总有种“异地他乡”的感觉。大儿子说,这是昌乐人普遍的心理作用,如果朝南走,再怎么走,走多远,也是自己的家乡。当走到侯镇(寿光著名的大镇),我突然想起“三里尧沟,七里镇,五里郑母不用问”的民谚来。尧沟是昌乐的;“镇”即侯镇,在寿光境内;郑母即郑母街,属于青州(益都)。大儿子说,才跑了100里。我一愣,从昌乐县城到白塔(高崖水库库区)就有110里路呢。可见,昌乐县城的位置太往北了。但从行政隶属和民风民俗来说,却有一种很深的隔阂,这一条隔离带自古以来很难从老百姓心里抹去。特别是昌乐县乔官镇往南的人——我说这句话是从民风民俗讲的,昌乐县城北边的居民与寿光人已经很接近,特别是长着一个能说会道的嘴,但做起事来却不厚道,有点儿狡猾成性刻薄成性。当然,不能一网打着满河的鱼,不论哪个地域,都有厚道人和刻薄人,但大气候还是决定了两者的区别。地理环境决定论大致还是可以信服的。

     请寿光的网友不要介意,特别是我的几位交往很深的博客好友更不要介意,我说的是一般情况,与你们无关;再说了,我的心里话不说出来,心里憋屈的慌。某天,乔官镇几位老同学喝酒,将我拉上了,我的故乡小埠前与乔官镇接壤,从风俗习惯上讲,也算是“昌乐南乡人”了。可一过四五里的北寨,民风突然大变,这都是老百姓从亲身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喜白公事的酒席就是验证,我经历的太多了)。那天,几位乔官镇的朋友曾多次提到北边(城关,特别是城北)、东北边(朱刘)和西北边(尧沟)的民风民俗,都露出很不屑的脸色,取笑那儿的吝啬成性,我那天牙疼,没喝酒,肉类咬不动,只吃豆腐,有病就没心绪,一直没发言,但我心里是百分之百的认可。

     过侯镇,再北行,后东折,化工厂多起来,风力发电器也越来越多。

     大儿子说,这个港原来叫“北海港”,也叫“央子港”,但名称应为“潍坊港”。不论叫什么港,它在寿光境内。(新浪好友潍坊某企业干部清竹在后边的一篇博文贺海星珠宝——交易中心店正式营业》评论栏里跟帖说:“按行政划分:潍坊滨海开发区归寒亭区管理,但它自己独立运行。它是将原寒亭的央子镇全部及泊子乡的几个村与原来的海化区(大家洼)合并为一而成,形成了滨海经济开发区,级别为国家级,现在坊间说法分为东城与西城,东城自然就是原央子镇区,西区为原海化区(大家洼)。潍坊港又叫森达美港,是一马来西亚控股企业。)”——我说“不论叫什么港,它在寿光境内”。这句话是错误的。

     去时,一路上没遇到多少车辆,可后来竟然发生堵车事故,直到交警到场,才得以缓解。我当时感叹:就这么个所谓的“港”,有啥可看的,卫生环境这么差,竟然还来了这么多人?看来中国的集中假期制度导致了这样的情形。

    至于潍坊港感受,我一句两句也说不明白,还是以我所拍的图片为证。需要补充的是,虽然本文说了很多关于寿光民风民俗的话,但对于此次旅游却没任何关系;而对于潍坊港的感受则完全在于我的亲闻目睹,绝对不是随意贬斥更不是恶意攻击。

 

 

 

潍坊港杂感                    1、寿光市(县级市)的侯镇好长啊!车里拍。

 



潍坊港杂感             2、从这里拐弯,改往东行。拐弯后不久,有个村庄。车里拍。

 



潍坊港杂感      3、大儿子给同事打手机,询问潍坊港。大儿媳海霞与她的同学、邻居于复芹下车拉呱。她们是一个班的同学,1987年高中毕业,我是她们高中毕业时的班主任。

 



潍坊港杂感        4、往北走,有许多绿色的水池(注意:还没到港口,不是大海),大儿子说,可能是造碱的吧?我当然不懂,但我也肯定这不是盐池。

 



潍坊港杂感                                         5、同上

 

                                     潍坊港杂感
                                     6、风力发电器

 

 


潍坊港杂感
                                  7、原来我们来的是旧港

 

 


潍坊港杂感
     8、沿着一条大堤继续东行,到了新港(也可能是新港的一部分),远拍东边的建筑物,那儿可能是潍坊港的行政机构所在地吧?

 

 


潍坊港杂感
         9、不知这些人是从哪儿下去的?这位女子在捞蟹子还是捞鱼?这幅图片是俯拍的大堤东边。

 

 


潍坊港杂感
              10、这是大堤西边的船只。船上的渔民在卖爬虾(俗称)和螃蟹。

 

 


潍坊港杂感
                         11、只有一块很窄的木板与船接通。

 

 


潍坊港杂感
           12、我的老伴(右)与嫂子(亲家母)在敲击“海蛎子”。

 

 


潍坊港杂感
                                                13

 

 


潍坊港杂感
                                     14、游客

 

 


潍坊港杂感
                                      15、早有准备的游客

 

 


潍坊港杂感
                  16、我上了打渔船。忘记学名,俗称“大爬虾”。

 

 


潍坊港杂感
                                            17、蟹子

 

 


潍坊港杂感
                                    18、蟹子

 

 


潍坊港杂感
                                                19

 


潍坊港杂感
                         20、海边的石头上遍布海蛎子

 

 


潍坊港杂感
             21、这一家子更是提前准备的工具。已经弄出了不少海蛎子的肉。

 

 


潍坊港杂感
                    22、只要是个真正的男人,就一定是劳动的主角。

 

 


潍坊港杂感
     23、我的学生于复芹个子好高啊,大儿媳海霞也有一米六多呢,竟然显得这么矮!需要说明的是,于复芹是南郝街人,我的老乡。她的小叔子贾秀鸣和弟媳妇徐健也是我的学生。现在于复芹与我大儿媳同在碧水龙庭小区,还是前后楼邻居。

 


潍坊港杂感
                                             24

 

 


潍坊港杂感
                                           25、游客

 

 


潍坊港杂感
     26、人造浅滩,可能里边有螃蟹。好多人是寿光本地的,穿着皮靴,有备而来。

 

 


潍坊港杂感
                                               27

 

 


潍坊港杂感
        28、嫂子(亲家母)其实比我们还小一岁。我与老伴都六十六(虚岁),她六十五(虚岁)。正应了一句“锅大盖垫小,论哥不论嫂”的民谚。

 

 

 

潍坊港杂感         29、大堤下的垃圾成堆。一是游客素质不高,二是缺乏有效管理。我们昌乐的西湖公园,哪怕掉下一根枯枝子,也有管理人员立即拾起来。我那篇博文还没发,我拍下了许多环卫工人的镜头。

 



潍坊港杂感                           30、白色垃圾袋与毫无生气的乱草。

 



潍坊港杂感                  31、这里有个临时支起来的小棚子,是做买卖的。

 



潍坊港杂感                      32、还没有点火,竹筐里备有有柴草和木炭。

 

 



潍坊港杂感                         33、卫生很差!看着就不顺眼!

 



潍坊港杂感               34、没料到这么个毫无景色可看的地方,来了这么多车辆?


潍坊港杂感
        35我说,既然来了,给你们合个影吧。左起:贾秀鸿、于复芹、贾秀鸿和于复芹的儿子、我的大儿子宏津、大儿媳海霞。

 

 


潍坊港杂感
        36、给学生于复芹一家合影。(于复芹的爱人贾秀鸿不是我的学生,但贾秀鸿的胞弟贾秀鸣却是我的学生。我的大儿媳张海霞,于复芹和她的小叔子贾秀鸣,弟媳徐健一个班)

 

 


潍坊港杂感
                37、我与海霞说,你就站中间,一边一个妈,合个影吧。

 

 

    潍坊港杂感        38、我觉得这儿实在是没意思,急着回。堵车了,足足堵了四十分钟。中间这辆黑色轿车里,有一家人,母亲与女儿在车里不住地朝外扔瓜子皮,竟然扔出一大堆。这个年轻的母亲如此教育女儿,很缺乏理智,耳濡目染,女儿将来会如何?但素质低劣的女人在中国太多了!

 



潍坊港杂感       39、长长的运输车与旅游轿车混在在一起,继续朝这里来的车,从这里离开的车辆挤成一团了。

   在拥挤中,一个骑着摩托的农民(后边坐着一农妇)顶上了前边的豪华轿车,豪华轿车里下来两个很有范的青年人,指着农民的脸大声呵斥,好在还没骂。看来这个骑摩托的农民要花钱了。过了一会儿,交警果然将那对农民夫妇的摩托扣了。(一路上,这样的车祸事故看到了好几起,这是第四起)

 



潍坊港杂感       40、寿光交警终于赶到,得以分流,否则很难走出去。我们的车就是从这个交警面前开出去的。交警从两辆长长的运输车之间搞出了一条很窄的通道。大儿子的车离开堵车的地方,已经40多分钟了。

 


潍坊港杂感
         41、大儿子驾驶的车“突围”后,到了“蓝色畅想”这儿,车暂停。大儿子打手机问后边的那辆车(于复芹老公贾秀鸿开着,上边有于复芹三口,我的大儿媳也在那辆车里)突围了没有?回复:还没有出来。

 

 


潍坊港杂感
       42、原来“央子”就在这里呀?我们去的那个港也叫“央子港”。大儿子说,叫潍坊港也好,叫北海港也罢,都在央子镇的地盘上,所以原先叫“央子港”。(原寒亭地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