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散记)我在摄影期间遇到的故事(一)
刘福新
自从去年昌乐作协接管《齐都文苑》主编工作以来,昌乐作协主席兼《齐都文苑》主编郭建华先生就向我索稿“摄影故事”,很遗憾,迄今尚未交一篇稿件。在摄影期间,遇到的事儿太多了,几乎每天都有,我这人自由自在惯了,对于约稿总是一个劲儿地拖。说句老实话,我痴于博客写作,在对待纸质报刊方面缺乏热情,很懒惰很邋遢。不过,我还是时刻注意摄影期间遇到的故事,今夜就发最近的几件小事。
(一)4月10日,昌乐教委数码影像,遇到两位女士
图1、
4月10日,在昌乐文化路昌乐教委数码影像,进来了两位打扮入时的女子,一见到我就喊“刘老师”,并问我认识她不?我说:“你是东海渔港的副总,我曾给你和冯珊珊(公关部经理)拍过照片,你们当时还不知道什么叫‘女士腿’,还是我教的。”她说:刘老师好记性。我说,我家里有你们的合影好几幅,她一听很激动,跟我到家里拿照片。
图2、右边的这位女士听说我会“PS”,非要拜我为师不可。当时在数码影像,我就说,我可不敢收你这徒弟!到了我家后,她又说了好几次,先请您和大姨吃饭,咱再商量。但我始终未敢答应。我知道我自己的斤两。
(二)4月11日近午,东山王一口老屋所遇
图片说明:4月11日一大早,北流泉老同学(昌乐一中初中部18级)王培元给我打手机,说王俊华要请我吃饭。王俊华何许人也?她也在在昌乐一中上过学,比我晚好几级。她的老伴叫王凯孝,已病故,她的儿子是企业家(开酒厂),老伴已走,顿感寂寞,开始学起了诗词。春节期间,我在王培元家做客,在王培元和王庆荣鼓动下,王俊华非要拜我为师不可。之后,给我打过多次手机,要到我家里求教,我因太忙,没答应她。
王培元替她诚邀,我答应了。不大一会儿,王俊华又给我打手机,让我早一步到她家,说她写了好几页诗词,盼着我给其修改。但我夜里打理博客,翌日上午需要充分休息,接手机时还在被窝里未起床。心想再迷瞪一下,不料又睡着了。醒过来已是10点半了,骑了自行车去东山王。
但我是从老村(老村被昌盛街一分为二)进入,一抬眼,原来的房屋基本拆光,仅留下这处老宅院。我举机就拍,暗暗琢磨:这处老屋再过几年可不就是“史料”了?拍完后,出来一位老者,我询问了几个问题,老者答不出来,他说:“我不是这个庄的人,我是来走闺女家的。”他指点我说,你从这屋后就可以到东山王小区了,我闺女就住在那儿。顺着老者的指点,不大会儿就从小区西侧进入了。
入席之前,那位走闺女家的老者也进了王俊华的家。原来这位老者与王俊华是儿女亲家。当然了,在王俊华的家,还有许多故事,譬如我给王俊华修改诗稿,不赘。
(三)4月11日下午宝石城,多了两个聊友
图1、从赵光辉新店出来(待发专稿),又看到了“鑫鼎珠宝”。左一是这里的店主(或店员)。左二,也是赵光辉的朋友,我们曾一块儿吃过饭,这印象比较深。
图2、原来这是姊妹四个。具体说,亲姐妹三个,弟媳妇一个。左起:大姐、二姐、三姐、弟媳妇。为了便于记忆,这个排列是我导演的。
图3、老二请我到她店里坐坐,我答应了。
图4、老二和她的老公。
图5、这里是媚妮珠宝,于丽娜女士开的店。开业时曾专车接我来这里摄影,所以此处也是我常来的地方。但于丽娜经常不在店里,她的店员也就与我很熟了。可坐着的这位不认识我。后边的这位说,刘老师给拍过开业合影。这位不认识我的女士问我要名片,成了我的腾讯QQ好友,她的昵称叫“甜甜”。
图6
图7
图8、要说一说中间这位穿红色羽绒服的高个子女士了。
图9、她的言谈引起了我的注意。
图10、专给她拍照。
图11、这位女士的腾讯QQ昵称叫小慧。
图12、我不知道这位姑娘是哪一个部门的工作人员,只听她打手机时催促对方说:“赶快过来吧,石县长接着就来了。”她说的石县长即是副县长兼公安局长的石汝祥。石汝祥还是昌乐书法家协会主席。
图13、一边打手机,一边还没忘朝我示意。
图14、给这位帅哥和美女合影。可我忘记问他们是哪个政府部门的。
图15
图16、昌乐宝石城管委会(副县级单位)的副主任徐爱玲过来了。但这一次,我没有达到给她专拍几幅照片的请求,因为接下来过来了一群人。我知道徐爱玲是带着一支队伍陪同商家参观宝石城的。
图17、果然,一会儿,昌乐传媒集团的录像师也来了。传媒集团的录像师都与我很熟,对我很尊敬。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