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丘石一挥张爱民先生的对联说起
刘福新
此文开头必须说明题目里的两个名字,“丘石一挥”是网名,张爱民是实名,我为何连用了两个名字,唯恐来访者混淆也。张爱民先生还有个书画院,名曰“山东一挥书画院”,我猜度他的“丘石一挥”的网名或许就源自他的书画院名字。当然,猜度仅仅是猜度,我没有丁点儿把握。若说有把握,那就是我知道张爱民先生的山东一挥书画院具体地址,这个书画院就在我居处对面的“昌乐文化路市场”。
就在我匆匆打到这里的时候,我想寻一幅自己拍摄的“昌乐文化路市场”图片,可从百度搜索到的几十篇博文配图里只找到了一幅不完整的图片,这是因为,如果是在我的博客正文里出现的字眼一定搜到,但在图片注脚里的字眼就不一定搜到了。不论怎么说,凡是昌乐市民对“昌乐文化路市场”都是印象很深的,它在文化路路东,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这里只有一个进修学校、几家门市部,还有一处城关工业集体所有制企业,而绝大多数地皮属于可耕地,还有一条又宽又深的大沟。之后,这里建起了一排二层小楼,不久小楼拆除,换成了今天的模样。原先,这个市场的对面是昌乐县教育局、昌乐二中,今天是一个居民小区的建设工地,名曰“香格里拉”。若抬眼望横挂在高处的“昌乐文化路市场”七个大字,显得不伦不类异常滑稽了。何以言此?您想,它对面的教育局、昌乐二中,他南侧的进修学校都拆除了,与“文化”还沾的哪门子边?
好在,如今的“昌乐文化路市场”除了纯粹的商业店铺之外,还有几家文化气息比较浓厚的经营者,张爱民先生的“山东一挥书画院”就在这里。这多少还让我心里生出一点儿安慰。
与张爱民先生的接触是近几年的事儿,这归功于昌乐县民间文化活动的开展,记得一次在昌城大酒店(不是宝城大酒店),由昌乐县政协主持的一次酒会上,一家人推我坐主宾,听说张爱民先生也在这个酒桌,我就让张先生,后来才知道自己比张爱民先生痴长几岁,只得忝居上位。还有一次是在“立伟国际”举办的书画展览活动中,给张爱民先生拍摄了几幅照片,可能那是我给张爱民先生第一次拍照吧?
记得这个“昌乐文化路市场”里还有一位昌乐书画名家黄富煕,与黄富煕先生的认识略早一些,2006年春天,我应邀到潍坊参加潍坊市酒文化年会,当时的潍坊市书法协会秘书长李希彦先生给我提了居室名“悦溪居”,回来后请黄富煕先生糊裱了起来。黄富煕先生那时的书画糊裱店在方山路,即今天潍坊百货大楼昌乐分店一带。黄富煕先生可能寓居北京,但偶尔回到昌乐,一见面就提起我的博客,他有些惊诧地对我说:“我的孩子们说,一打上我的名字,就到了您的博客,我也跟着刘老师成了名人了。”当然,黄富煕先生是谦虚,是他的大名抬高了我的网络人气。
如今,与张爱民先生见面稍稍多了些,特别是张爱民先生注册了新浪博客以后。但我这人远处(譬如乡镇山村)跑得多,近在咫尺的“昌乐文化市场”却很少进去,他们两个人的书画店究竟哪个在北哪个在南,还真难以分清了。
实事求是地讲,本人与作家协会、摄影家协会、营陵诗社交往的多,因为我是这两个协会指导委员会的成员,还是营陵诗社的名誉会长,而对书法、美术界略显生疏。既然生疏,也就了解少一些,写博发博很难说到点子上,不得不添加一些其它内容,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关于此篇博文的题目《从丘石一挥张爱民先生的对联说起》,除了开头几句解释之外,还有一点:这个题目真可谓让我绞尽脑计!因为年后读新浪好友陈启贤教授的博文,陈启贤教授有一篇博文是推崇手写对联的,我很赞同,于是跟帖谈了感受。3月1日傍晚,偶尔瞥到了几幅手写对联,一时喜出望外,我频频揿动快门,拍下了这条短巷所有对联,拍摄中间,我想趁机拜访张爱民先生,可张爱民先生外出未归,见一气质不凡的女士,一问方知是张爱民先生的女儿张弢,这是一位很有水平的青年女画家。于是,给张弢拍了几幅照片。3月10日,再访张爱民先生的山东一挥书画院,是想了解一下情况写一篇博文的,可巧张爱民先生在店里,他将一本《张爱民书画诗文作品集》赠给了我,我想,借了这本作品集的翻拍图片,这篇博文也就可以发一发了。因为作品集里有张爱民先生的简要介绍,就不用我打字了。
总之,此文在网络发布,事出有因,最早的灵感出自新浪好友成都陈启贤教授的博文,接着看到了张爱民先生挥洒自如的手写对联,另外,出自张爱民先生对于邻居的古道热肠,这种睦邻友好的精神在张爱民先生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本人感慨不已,所以此文题目拟作《从丘石一挥张爱民先生的对联说起》。
(一)3月1日拍张爱民先生对联
1
2
3
4
5、傍晚时分,店门基本都关闭了。
6
7、书画店内选拍一幅张爱民先生的画
8、张爱民先生的女儿张弢在店里
9
10
11、来了电话
12
13、这一幅对联可能是给文化市场东侧的小区物业写的
14
(二)3月10日再访张爱民先生书画店,翻拍其作品集
1、翻拍《张爱民书画诗文作品集》封面
2、《张爱民书画诗文作品集》里的“作者简介”
3、张爱民先生书法作品选
4、同上
5、《张爱民书画诗文作品集》里的诗文部分选拍
6、同上
7、杨子芳先生的《跋》和作者的《后记》
8、常用印章
9
10
11、作者简介
12、张爱民先生女儿张弢的画作选拍
13、同上
14、同上
16、张爱民先生外孙王浩辰的收藏证书
17、张爱民先生外孙王浩辰的画作选拍
18、《张爱民书画诗文作品集》封底
附一:以前所拍有关图片
1、只能从百度搜到我在2008年12月拍的这幅图片了。但“昌乐县文化路市场”这八个字从图片里看不完整。
2、在作品展二楼展厅遇到了本地画家张爱民。他那间位于文化路的画廊与我的居处很近。(从百度搜到的照片,在昌乐“立伟国际”一次北京画院书画展览会上)
3、张爱民先生在文化路搞了个“一挥花廊”。这是我第一次给他拍照。(2012年6月14日发)
附二:3月14日傍晚补拍图片
1、“昌乐文化路市场”,是七个字,不是八个字,正文打错了,立即改过来。

2、3月14日傍晚,我到这里补拍时,听“新新理发店”老板说张爱民先生的书画店已于3月13日夜里搬到后边一条巷子去了。

3、张爱民先生接孩子回来后,我给他拍的。这幅照片我觉得很有纪念意义。

4、同上

5、新店址,尚未整理就绪。

6、新店址就在原店址往北的一条巷子里
7、关掉灯光拍的图片。这是我在张爱民先生新店里拍的第一幅图片,也有着纪念意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