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哟哟哎哟哟”——去成都的列车上,行至湖北隧道处的小女孩)
本人在2012年度摄影作品交流会上参展的图片
刘福新
刚发了一则文化活动讯息《昌乐县摄影家协会2012年度作品交流会昨日召开》,新浪博客好友文翁在此篇博文评论栏首先发帖,询问为何看不到我的摄影作品?那就另发一篇吧。因为贴在前篇博文里很不合适。
作为昌乐摄影家协会指导委员会成员,我是被特邀的人员之一,参与摄影作品展览和交流的基本上是12寸照片,我的照片是10寸的,还有几幅是7寸的。
此次交流会上,大家都说“刘老师很上镜”,这里面有个小插曲:其中两位参与交流的会员的摄影作品是拍的本人。
还有一个信息需要说明:自徐颖猝然过世后,刘海燕女士被推举为昌乐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
(一)本人参加交流的10寸照片(共9幅)
因为这9幅照片是刚从昌乐教委数码影像洗照片之后的存片里下载的,所以发到网上反而不清晰。
1、羞赧 (二度梅)
2、岁痕(马少野)
3、老农(船底赵)
4、古巷(青州北关北口)
5、村口(团部坡)
6、草山(这才是真正的草山,被剥夺了冠名权的小山,位于五图街道姜家坊子以南,方山以北,鏊子山东侧)
7、“自拍自乐”。(361°商店)
8、村童老碾(常家庄)
9、上帝之子(赵世修)
(二)尚未拿出来交流的7寸照片
以下照片是7寸的,我已经带着了,因为会议室桌子上已经满了,我没拿出来。请诸位朋友评价以下这部分照片。虽然这部分照片可能艺术性差一点儿,但里面的绝大多数图片含有拍摄前、拍摄时以及拍摄后的小故事。拍摄时间我就不打注脚了,只标上图片题目和拍摄地址。
1、“金灿灿的收获”(昌乐县五图街道东上疃)
2、“高山流水觅知音”(重庆市武隆县地缝风景区)
3、“敬业精神”(昌乐宝石城2010年春书画展开幕会场)
4、“搅拉糖”(在昌乐开发区玉皇庙村的玉皇庙会上)
5、“花红柳绿”(昌乐县城南街道冯家庄村南)
6、“卖豆腐的表弟”(昌乐县城南街道南寨村)
7、“虔诚默祷” (昌乐恒安湖公园西南角陈师傅庙会)
8、“多么鲜亮!”(山东安丘)
9、“咱上车了”((昌乐县乔官镇三邓河)
10、“身残志坚”((昌乐县宝城街道前营子村姑娘)
11、“歪脖子树”(昌乐蓝宝石广场东南角,这棵我在博客赞颂过的歪脖子树已经没了)
12、“俺再推一次”(孤山街遇到一位原实验高中女教师,她见我没能拍好,对我说:“俺下去,再推上来。”原来她是从昌乐二中毕业的学生,她说她的班主任是张祥军。我说,咱昌乐二中出来的学生素质就是高!)
13、“老墙与花篓”((昌乐县朱刘街道都昌村)
14、“重心转移了”(潍坊人民公园)
15、“翩翩起舞”(朱刘街道都昌山会)
16、“回眸一笑”(昌乐县城)
17、“等待客人”(四川峨眉山夜景)
18、“川南汉子”(成都至自贡的高速路上。车里拍)
19、“川南风光”(峨眉山至重庆的高速路上。车里拍)
20、“隧道重重”(重庆市辖区的隧道数也数不清)
21、“路边小摊”(四川省自贡市)
22、“婚纱照”(潍坊市潍城区潍州湖畔)
23、“看我拍的”(重庆市天坑景区古代馆驿——拍《遍地都是黄金甲》的院落)
24、“给俺们拍下来了吗?”(昌乐山会——农贸城)
25、“古栈道”(重庆市武隆县地缝景区)
26、“鼓励的目光!”(昌乐县高崖村)
27、“永不分离”(昌乐县马家庄西边小丹河)
28、“马宋饼”(昌乐步行街北端)
29、“村头的温馨”(昌乐宝城街道马家庄)
30、“雪中的女孩”(昌乐县城方山路)
31、“谢谢大爷!”(昌乐县城利民街)
32、“抽烟通话两不误”(重庆飞机场)
33、“和善的老外”(青岛鲁迅公园)
34、“气功大师”(昌乐县乔官镇常家庄)
35、“拥抱大地”(昌乐县鄌郚镇的花生地)
36、“宰你不商量”(潍坊火车站)
37、“层层感染”(重庆飞机场候机大厅)
38、“有趣的岗位主播”(这位“岗位主播”看我给他拍照,灵机一动,插了个小曲:“有一位老大爷这么个岁数了,还来到现场,我代表大家表示感谢!”哈哈!我成老大爷了。
39、“被人盯上了”(潍坊市潍城区潍州湖畔)
40、“树木两边”(昌乐“三和社区”文艺演唱会)
41、“羡慕死了!”(昌乐孤山街夜景。我这个题目含有深意,本人从小失怙,一岁半没了亲娘,还不知道亲娘是啥模样,经常从梦里猜测亲娘的样子,见到母子这样的情景,怎么会不羡慕?)
42、“垂钓落日”(昌乐县城恒安湖边)
43、“我看你是装傻!”(重庆市一辆旅游团大巴车上,查出来两个冒充游客的当地妇女,耽误了游客整整一个小时,司机师傅讥刺其中一个妇女道:“我看你就是装傻!”)
44、“大喜过望”(昌乐宝通街月亮湾大桥南边有个月亮湾生态渔村,渔村南边有一独立小岛,我发现了这个鸟窝。仿佛回到了童年时光。)
45、“搞军训的士兵”(昌乐及第中学军训所见——如此军容合格吗?)
46、“割山草的农妇”(方山下)
47、“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昌乐五月二十八山会)
48、“满满一车子”(昌乐西湖公园大门外)
49、“亲切的乡音”(昌乐县高崖村)
50、“摩肩继踵”(农历六月二十七,方山庙会)
51、“又要上场了”(在东任疃采访时,偶见两辆三轮自西而东向我趋近,见我拍摄,停下了车子。原来三轮车里坐着一个身着红运动裤的童子……
这对老年夫妇原来是朱刘街道后牟村人,红衣童子是他们的孙子,刚从昌乐“大家乐”会场归家,很明显,他们是由此过路。童子叫刘洪勋,今年五岁半。刘洪勋在其奶奶鼓励下,重新穿上了红上衫,扎紧了红绸带,当即做了一套表演,引得东任疃村民纷纷赶来观赏。)
52、“哎哟哟,哎哟哟!”(在通往成都的列车上,行至湖北与四川交界处的隧道时,小女孩一直看着我隔着玻璃拍车外的风景。可是隧道一个接一个,刚要拍,进入了隧道;再拍,又是一个隧道。小女孩很替我可惜,于是,我举起机子刚要拍就进入了隧道时,这个列车上的小女孩便发出“哎哟哟,哎哟哟!”的慨叹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