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稿)昌乐马宋饼

标签:
昌乐马宋饼周老川文刘福新图大街小巷马宋饼假冒者为多 |
分类: 知识交流 |
另有传说,许久前,马宋尚不叫马宋,居有夫妇,女姓马,男姓宋。妇人见常有客商歇脚、进京赶考人打尖,所带干粮易霉易馊。于是,试做烙饼,便于客人热食,又耐久储,利客人携行。不料一炮打响,极受欢迎。诸多客商口口相传,皆知该地马、宋姓氏人家有好饼。天长日久,直呼该地为马宋。有当地家谱记载,清乾隆年间,马宋饼即为当地有名品牌。至民国初,马宋街多户人家以卖饼为业,烙饼炉日渐红火,常有有驴车驮饼卖往潍县城。当地人以饼为主食,谓之易储、垫饥、耐消化。
制作马宋饼主要工序为和面、饧面、擀烙。和面要软,用温盐水将面粉搅拌成团,反复揉搓,待质地光亮,以包袱皮覆之,曰饧面。面团饧至似流非流时,移于面案,撕为小块。将小面团压平,再三层合一,中间一层两面涂花生油,随即擀压,使之薄如铜钱,形似圆盘,大小约一尺半。面饼置于铁鏊上,中火烙。见颜色白中带黄,取下凉透即成。烙成后,卷取时为一张,抻起一抖擞,即散为三页。页薄近透明,厚薄均匀,色泽艳丽,柔软芳香,油丰而不腻,微咸而透清香,开人胃口。随便卷入什么菜,都很可口。
有昌乐同事自家中返,带回一袋马宋饼。细观,饼极薄,有韧性,做工精细。抖开单页对光看时,果然近透明。午餐时众人共食,有卷鸡蛋者,有卷油条者,有卷现成炒辣椒炒芹菜者,双手握饼,大口撕咬,甚为豪放。我取饼卷热菜,学他人饼低向上握起捏住,低头缩颈防所渗汤汁玷衣,自上端下口,有些费劲,众人笑我牙口不好。连吃几口,饼中下端经热菜溻过,省许多劲,滋味还是不错。昌乐同事言,刚出锅时,口感味道最好。再有机会去昌乐时,请我品尝。我笑着应诺,又取一张饼,撕为适口小片,置于碗中,浇上西红柿鸡蛋汤,泡过再吃,也很美。
平心而论,很少吃饼之外地人,未必都说此饼有多好。但对当地人来说,退回若干年,单有此饼,即为美食,何况有蛋有菜有油条乎。再之,此饼神奇之处,是代代相传的做工技艺。手艺登峰造极时,此饼已近艺术作品,后生之人,当肃然起敬。
【文字编后】没想到新浪博客编辑系统,颜色也不能如愿。诸位朋友看一看,我想将周老川发给我的原文用紫色,结果只有开头两句半和结尾一段成功了。有的网友可能嫌我老絮叨这事儿,还有的网友担心说,你再说新浪编辑系统不行,就将你博文“河蟹”了。河蟹了就河蟹了!我怕它个鸟!(真的生气了,我也用一回“鸟”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