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今日九月九,登高喊山头
刘福新
记得2006年10月30日鄙人曾在这里发过一篇博文,题目是《关于唐朝诗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的解读》。我在2006年重阳节发的那篇博文里写了六个问题:1、这首诗写于何时?2、“九月九”为何称“重阳”?3、“处”字应做何解?4、重阳节习俗的由来?5、茱萸是什么?6、茱萸究竟插于何处?没料到鄙人这篇小文迄今为止竟然点击了4578次之多。今将这篇旧文的题目和网址列于下,以备网友参考:
关于唐朝诗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的解读(2006-10-30
18:50:27)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94bc6010006on.html

日月更替,四季轮回,还没眨巴几下眼,人生就步入了老年人行列。真可谓“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啊!
重阳节登高是我平生一大乐趣,所以每到重阳节我总会想到登山。我攀登过泰山,我登过八达岭长城,我攀登过省内外市内外许多山头,本县境内许多山我都登过。
今年的重阳节登高计划早就在我心里酝酿好多天了,所以昨天我打电话邀请了几位文友,今天上午,我们一行五人(马进先生、秦晓鸣先生、朱彬占先生、小老弟赵春文)到了离县城最近的“东山”,“东山”是我临时的叫法,它实际上属于孤山(首阳山)的余脉,孤山林场就在这个余脉的山南坡,孤山碑就在孤山林场大院中。但我组织的这次登高活动独选了一条林中小径,毕竟文友们年赋已高,攀登需量力而行。
我们走在弯弯曲曲的山间小径里,不时地爬到小丘上,俯瞰着山脚下的古城——营陵(今昌乐),昌乐县城安闲地躺在这片孤山余脉的西侧。今天的天气太好了,我们经过的每一处都接纳着太阳的光顾。东山的头朝北枕着胶济铁路,东山的尾朝南贴着宝通街,东山的胸脯朝西护卫着昌乐县城,东山脊梁朝东顶着孤山(首阳山)。多美的孤山余脉呀!
我们一行五人,边走边谈,兴致骤至,就喊起山来,“喊山”是一项十分健康的活动,将自己的郁积尽情排泄,除了比较年轻的博客好友赵春文稍微有点儿矜持外,三位文友:马进先生、秦晓鸣先生、朱彬占先生喊得高兴,喊得尽意,喊得红光满面,喊得豪情万丈。显然地,我受到了强烈滴感染,也跟着喊起来。望着大家十分坦荡十分自信的风度,望着他们十分惬意的面庞,我笑了,我组织的这次登高活动非常成功。我们沐浴着深秋的阳光,山丘是那么的平静和安详,我有一种不想再走出去的沉醉感。
在胜似闲庭信步的归途中,我觉得大自然的优美、宁静、坦荡,融进了山色中,潜入了我的心里,我思绪飘然,似乎要伴随着幽幽的枯草芳香,振翼而飞。
今日高兴,想写一首诗,可匆忙操觚,不能尽意,就放在文尾吧。
孤山余脉沐晴天,九日登临意适然。
千树满坡秋色里,五友潇洒竞喊山。
2012年10月23日,夏历壬辰年重阳节21:30完稿
1、在孤山(首阳山)余脉远拍西边的昌乐县城。
2、左起:赵春文先生、朱彬占先生、马进先生、秦晓鸣先生
3、我与三位文友
4
5、我吆喝他们登上了这小丘,朱彬占老弟高喊了一声“独办!”
6
7
8
9
10
11
12
13、我说“你俩不要看我。”
14、野生枸杞
15
16、我对他们讲:这是这座山里的第一株大榆树。
17
18
19、飞过来一只蝴蝶
20、野菊花
21、我说,到了酸枣坡了。
22、我喜欢这片酸枣
23、他们也被这片酸枣震撼了。被酸枣树顽强的生命力所感染。
24
25
26、我说,“底下是一条‘野人沟’。站在悬崖边,秦晓鸣老兄首先喊山了。
27、赵春文小老弟被这里的景色迷住了!他动情地说了一句:“以后要多出来看看!”
28、每个人都将自己的最大声音喊了出来。
29、喊山以后,他们意犹未尽,唱起京剧来了。我也一边拍照一边唱。秦晓鸣老兄嗓门最高,唱着唱着高不上去了。哈哈!
30、朱彬占老弟唱得最滑稽!
31
32、马进先生年齿最长,有点累了。不想下去看水池了。
33
34、我再远拍昌乐县城。
35、我说:“马老,您坐下,我在这儿单独给您拍一张。”
36、原路返回。因为这里只有一条路。
37
38
39、回到小停车场
40、这里有几棵红叶树
41、我说:“今天中午咱们到杨胖子商务酒店吃饭去。”
42、经理任小中作陪。我与任小中说:“叫刘树香经理过来,没个女士在场不热闹!”拍摄这两幅照片时,任小中经理有电话暂时出去了。以后的照片是赵春文小老弟拍摄的了。我不知道他的博文发没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