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发文之前特别图片7。2012年8月29日晚上,我给新浪博客好友老骀和夫人、博友二娃牛牛父子,以及他们的战友李贵兴(左二)、杜品信(左一)拍合影。
8、发文之前特别图片8。2012年8月29日晚上,给董俊东(网名老骀)夫人张怀凤(右)、文屹兵(二娃牛牛)夫人拍合影。需要说明的是,文屹兵的夫人因有事未能参加为我接风洗尘的晚宴,是后来赶到的,因此我不知道她的名字。

9、发文之前特别图片9。2012年8月30日上午,我与董俊东、杜品信在乐山大佛下合影。

10、发文之前特别图片10。2012年8月30日上午,我与新浪好友老骀(董俊东)在东坡楼苏东坡塑像前合影。
11、发文之前特别图片11。拍于2012年8月30日17:14,我与新浪好友老骀(董俊东)、老骀的战友杜品信、老骀的公子董谋勇,在峨眉山合影。
12、发文之前特别图片12。拍于2012年8月30日下午,我与新浪好友老骀(董俊东)的公子董谋勇(今年考入重庆某大学)在峨眉山合影。这一次,老骀(董俊东)的公子董谋勇有任务在身,老骀说:“咱们在峨眉山喝酒是要尽兴的,我让儿子回返乐山时开车。”
13、发文之前特别图片13。拍于2012年8月31日9:19,峨眉山旅游车刚行不久,车出故障了,司机急忙打手机让其它车辆赶过来继续开,趁着旅友下车小憩的机会我给两位青年朋友合影。这个地方在一个拐弯处。大巴车车票每人90元,一开始觉得很贵,后来才知道,路途很远,在大山里行车,几秒钟就可以转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可也真怪,我始终没掉向。
14、发文之前特别图片14。拍于2012年8月31日12:38,在峨眉山给浙江宁波江乐区园丁街语文退休教师袁世娇(72岁)及其女儿拍照。
15、发文之前特别图片15。拍于2012年8月31日12:50,在峨眉山给中国民航飞行学院的沈钰茗(四川广汉人)和代瑶(东北人)拍照。(注:沈钰茗三个字里中间的字桃草,我迄今分辨不清究竟是个什么字?还是这位“山友”来访时自己纠正吧)
16、发文之前特别图片16。拍于2012年8月31日13:30,在峨眉山金顶给一个“特殊的朋友”拍照。这个朋友与我相处的时间比较长,它总是在我脚边过来过去,我开玩笑说:“你知道我叫刘福新啊?你也想在网上出名呀!”
17、发文之前特别图片17。拍于2012年8月31日下午,在峨眉山金顶给一个姑娘拍照。有雨有雾,拍出来的效果就是如此了,如果用“ps”大幅度处理就失真了。
18、发文之前特别图片18。拍于2012年8月31日下午,在峨眉山金顶给一家五口拍照。我突然找不到圆珠笔了,没能写下这一家人的大体地址和名字,但他们可以到达我的博客。
19、发文之前特别图片19。拍于2012年8月31日14:42,在峨眉山金顶给一对爱侣拍照。

20、发文之前特别图片20。拍于2012年9月2日12:33,在重庆市双佛寺路边树下。四川人赵先生说这叫黄桷树,是重庆市的“市树”。右为甘肃的袁先生,他曾问我这叫什么树,我说不知道。中为甘肃人脱先生,第一次听说这个姓氏。我让四川的赵先生和甘肃的袁先生、脱先生合影留念,记下这段美好时光。
21、发文之前特别图片21。拍于2012年9月2日15:24.在大足石刻风景区。给甘肃袁先生的儿子和女儿拍照。袁先生的女儿刚考入广州大学,一家四口去广州前在重庆旅游。我很抱歉,没能给他们一家拍个合影。
22、发文之前特别图片22。拍于2012年9月3日.在重庆市武隆天坑风景区。给一对夫妻拍照。
23、发文之前特别图片23。拍于2012年9月3日13:55.在重庆市武隆天坑风景区。给一位女士拍照。
24、发文之前特别图片24。拍于2012年9月3日13:58.在重庆市武隆天坑风景区。给另一对夫妻拍照。
25、发文之前特别图片25。拍于2012年9月3日14:06.在重庆市武隆天坑风景区,给一位青年朋友张强拍照。张强是重庆人,某企业助理工程师。在此次旅行回返途中,他指给我看他的家就在一个高坡的楼上。
26、发文之前特别图片26。拍于2012年9月3日16:03.在重庆市武隆地缝风景区,遇到了一个东营旅游团,这个是昌乐老乡,她的原籍是尧沟。(有人看了我的名片后喊她:“这个老师是你们昌乐的。”)
这位女士在东营工作多年,但她一说话,我就说:“你是昌乐尧沟人。”她感到很惊奇。)
27、发文之前特别图片27。拍于2012年9月3日下午.在重庆市武隆天坑风景区。给又一对夫妻拍照。
28、发文之前特别图片28。拍于2012年9月3日16:09.在重庆市武隆天坑风景区,给导游陈巧玲拍照。
29、发文之前特别图片29。拍于2012年9月3日下午.在重庆市武隆天坑风景区,给导游陈巧玲拍照之二。
30、发文之前特别图片30。拍于2012年9月3日16:16.在重庆市武隆天坑风景区,与助理工程师张强、导游陈巧玲合影。这幅合影很有意思,我说要与张强合影,张强找了个旅友为我们拍照,就见导游陈巧玲飞也似地闪了过来,“我也参加合影。”于是就有了这幅照片。我的老伴老远站着看,我想通过这件事儿,我的老伴也许有所感悟,许多照片并不是我主动与姑娘们拍的,是姑娘们主动和我合影的。
31、发文之前特别图片31。拍于2012年9月4日11:05.在重庆市广场(原上清寺原址),给一位外国女士拍照。这位外国女士看到了我的名片后,很流利地说出了“刘福新”三个字,这可能是一位在中国有着多年工作经历的女知识分子。
32、发文之前特别图片32。拍于2012年9月4日近午.在重庆市广场(原上清寺原址),给吉林省桦甸市张井洪先生一家(张井洪的母亲、夫人、女儿)拍照。
33、发文之前特别图片33。拍于2012年9月4日19:40.在重庆市飞机场。席地而坐的两位大学生,穿黑裤的在沈阳农业大学,另一位在沈阳化工大学。
34、发文之前特别图片34。2012年9月4日21:13.在重庆市飞机场候机大厅,与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张德彬工程师合影。

35、发文之前特别图片35。拍于2012年9月4日19:40.在重庆市飞机场候机大厅,给山东省青岛胶州市宁志礼夫妇拍照。
36、发文之前特别图片36。拍于2012年9月4日深夜,重庆飞往济南的飞机上,给空姐拍照。
【编后】既然图片下边都有注脚,我为何还将这些朋友的名字和住址打在正文里呢?我的想法是,凡是我在正文里打得名字,当我发布后,很快地就能在百度等搜索引擎出现了,这也是对她们的一种尊重。所以罗嗦就罗嗦点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