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创图文)青州偶园街
——青州古建筑摄影札记之五
刘福新
上世纪六十年代(1965——1968)我在益都师范(十九级四班)上学的时候,这条用长方形青石铺地的南北大街留下过我难以数清的脚印,初次入学那一刹那看到的坐西朝东的古建筑大门,星期天经常散步的偶园幽径,“文革”时用面糊糊粘贴大字标语的街墙,给坐火车到校园的父亲打酒的那家小店,还有坐落在这条大街南部的乐园大队小巷,都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特别是1967年,我被当时的“东方红”红卫兵首领派往乐园大队当“大使”,全权处理益都师范与乐园大队的联系事务,对这条大街的角角落落几乎走遍了。那是我尚未毕业就已经踏入社会的第一步。我曾像地下工作者一样在夜里赶赴青州古城南门里的“瓮城”参加东方红红卫兵会议,我曾送过应征入伍的青年农民朋友,我曾多次收到过一位叫窦学贤的农民朋友的玉米煎饼,1968年冬天毕业后(由于“文革”,晚毕业半年),我收到的信件有一半竟然来自于这条大街上的农民朋友。我1969年冬天的结婚照被索要了好几张,还是不够,不得不多次加洗。所以,我对于这条街道感情很深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我毕业后曾多次去过偶园街南段的乐园大队,但只有刚毕业后的第一次与老朋友见上了面,再后来,由于城市建设的迅速,那些青州旧民宅几乎绝迹,故人难寻呀,让我喟叹人生变化之大之遽。
既然说的是偶园大街,也就离不开与益都师范东大门(正门)斜对过的偶园。坐落在青州偶园街的“偶园”,据说它是由明朝衡王府的东花园改建而成。当时,凡是御花园内有的设施,这里也有,只是规模略小而已。大约过了180多年,清朝的文华殿大学士太子太傅冯溥,在告老还乡之前,将他在北京的万柳堂献给皇上,皇上就把原衡王府的东花园赐给了他。冯溥将东花园又进行了一番整修和改建,即取名“偶园”,含“无独有偶”之意。这座花园规模虽不大,但由于它是现存稀有的“康熙朝风格”园林建筑,所以有着很高的建筑文化价值。
偶园的结构严谨,布局得体。满园内,亭阁棋布,怪石嶙峋,泉水叮咚,曲径通幽,竹柏森森,花木隐翳,亭台楼榭错落有致,小桥回廊曲径通幽,洋溢着令人流连忘返的魅力。对于一个在这里上了三年半师范的我来说,我最喜欢的还是东南角的假山。
与师范正门(东大门)隔街相对的是一个西洋式大门,别称益都师范东院,我所在的十九级教室和宿舍都不在那儿,但劳动日(一周一次,可补加粮食半斤)常到里边挖厕所拉粪便,迄今常想到那段时光,在当时大学雷锋的日子里,不怕脏不怕累,热爱劳动蔚然成风。
今年6月11日到青州,原来的建筑多已改变,益都师范正门没了,对面的西洋式建筑没了,长条青石铺成的路变成了柏油路。那时候,街两旁的房屋多为旧时老店铺,均为青砖墙小瓦顶,古式木质小插板门,出檐的梁柱和弯脖的斗拱,古老的窗棂和斑驳陆离的木门,透露出古街的沧桑和岁月的悠远。如今大多改为新式建筑。我认为这条偶园街的变化是最大的。但也有惊喜,偶园街原来一棵长在住户天井里古槐,现在显现在我眼前。偶园街上的大槐树,与东关大街隔路相对,古槐新设了护栏,在百姓眼里,老槐树珍贵就在于岁月悠悠!那些企图长生不老的帝王,总爱听人家喊他“万岁万岁万万岁”,可他们“万岁”了吗?比起这棵偶园街的老槐爷,他们算得了什么?
至于其它感受,不能尽言。打住,我要发图片了。
2012年6月23日22:00完稿
(字号说明)字号的大小又编辑不成了。没办法,先发布,以后粘贴到我的网易博客就规范了。再从我的网易博客复制过来。嘿嘿!颜色也不能编辑了,我编辑的是蓝色,这一段却是黑色。
【再说明】一到网易博客立即就规范了,字号和颜色要怎么调就怎么调。
正值中午时分,偶园大门紧锁,我只能站在大门外拍一幅图片了。但这个大门不是原来的。原来的大门是北侧的那个。
这里有个游览图示。
这才是偶园原来的大门,如今改作它用了。商品经济吗?只能如此了!
我进了茶店,给两位茶庄工作人员拍照。

我隔着茶庄篱笆拍一幅偶园照片吧。也只能如此了!
原益都师范与乐园大队为邻,偶园也属于乐园大队的范围里。原来的房屋几乎不存在了。
好在益都师范还保留着一座旧式房屋。
原来的益都师范古色古香的正门变成了这么个玩意儿!
这座紧贴在原益都师范东大门北边的基督教教堂还在。
就在刚才,我从百度进入了“海边倾听”的新浪博客,在叙述这座教堂时说:“市三自爱国会基督教堂斜对面是市人民公园也就是偶园,再南走是天主教堂。教堂坐西朝东左右为对称式建筑,建于1910年1997年重修。去的时候没有开门问看门大姐讲教徒做礼拜的活动时是免费开放,等周末来的时候就可以进去这个哥特式建筑了。”
我觉得海边倾听这位新浪博客朋友打错字了,应该是“再北走”,不是“再南走”。
1966年“文革”一开始,益都师范分管教学业务的副校长陈衍绪先生被打成“洋奴”,据说就与这座教堂有关。

这幅图片拍斜了,经多次裁切,成了这个样子。
偶园街与许多东西向的街道成“丁字”交叉。参府街就是一条。我对这些街道印象很深。
情不自禁地走进去瞧瞧!
参府街里又岔出许多小胡同
回民初级中学的正门(西大门)在偶园街。

这里有家饭店,用“老槐树”命名。


树冠多大呀!

你有没有发现?青州市的古树名木都是署名“青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而我们昌乐县署名“潍坊——”从历史上来讲,青州一直管辖潍县,青州沦为“县级市”仅仅是近代的事情。


这个“金城药铺”很显眼!
偶园街的新式建筑代替了古建筑。
古槐正好对着东关大街。
这一幅图片是与古槐隔街相对的东关大街西端。
加载中,请稍候......